劉英華,潘炳燦*,王淑玉
1.山東菏澤醫學??茖W校臨床醫學系,山東菏澤 274000;2.山東省菏澤市立醫院檢驗科,山東菏澤 274000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兒期重要的疾病之一,指的是由于圍生期窒息、缺氧,導致新生兒的大腦缺氧缺血性損害,臨床表現為新生兒出現一系列神經系統異常,此情況下患兒易發生腦性癱瘓和智力低下等嚴重后遺癥,乃至終生殘疾[1]。高壓氧(hyperbaric oxygen,HBO)可改善腦組織供氧的彌散作用和彌散距離,是在高于大氣壓下吸入純氧,增加氧在機體組織血漿中的溶解度,改善微循環恢復缺氧缺血腦細胞的正常能量代謝[2],挽救新生兒機體內瀕死的細胞,但是高壓氧治療HIE的效果目前在國內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3]。本調查選取我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間治療的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采用高壓氧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菏澤醫專附屬牡丹人民醫院在2009年1月~2010年12月間確診的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共180例,診斷標準符合由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于2004年11月修訂的《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標準》,并且臨床分度符合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依據和臨床分度》[4]。臨床分度均為中度;180例病例中,男93例,女87例,均為足月兒;將180例患兒隨機分為兩組,所有患兒均符合以下條件:①入院時間均不足24 h。②均有圍生期缺氧窒息史。③Apgar評分5 min后均<6分。④生后12 h出現異常神經系統癥狀,如意識障礙、驚厥、過度興奮、肌張力改變、原始反應消失等,且頭顱CT(3 d之后)均符合HIE改變。⑤均排除先天性畸形、染色體異常和明顯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所有患兒在性別、出生體重、病情程度、母親的年齡和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常規治療 兩組組患兒均采取常壓吸氧、鎮靜止痙、20%甘露醇降低顱內壓、糾正酸中毒及使用腦活素、胞二磷膽堿等腦細胞代謝激活治療。
1.2.2 高壓氧治療 治療組患兒除了上述常規治療,在生命體征平穩和驚厥控制后給予高壓氧治療。治療前醫護人員詳細觀察評估病情,由醫生、護士、家長共同制定治療方案。治療時患兒取右側臥位,面朝操作人員,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準確掌握升壓、穩壓換氣、減壓時間、壓力和速度。洗艙時氧流量為9 L/min,時間為10 min左右;升壓速度為0.005 MPa/min,時間為10 min左右;穩壓過程中保持壓力為0.04 MPa,時間為30 min;減壓時間為10 min,氣壓下降速度為0.005 MPa/min。濃度為65%~85%,1次/d,每次持續 1.0~1.5 h,7 d為一療程。輕度患兒1~2個療程,中度患兒3~4個療程,重度患兒可延長至8個療程,治療過程中需密切觀察患兒的反應[5]。
兩組患兒均由新生兒科醫生專人密切觀察病情,判斷意識障礙、驚厥消失時間、肌張力和原始反射異常等癥狀消失的時間;臨床癥狀7 d內消失為顯效,10 d內消失為有效,總有效病例為顯效與有效之和,14 d仍有癥狀或死亡為無效[6],此類患兒多為重癥HIE患者,經積極搶救仍無明顯改善?;純壕瞿X電圖檢查,分別在治療前和出生后滿28 d時各做1次;使用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法(NBNA)測定新生兒的行為,治療前和治療1個療程后、生后滿28 d時各做1次測定;患兒均在生后做眼底檢查,由眼科醫生操作。
所有數據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分析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分析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的療效情況:觀察組有效為68例,無效為22例;對照組有效為44例,無效為46例,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眼底檢查所有患兒均無發現異常。腦電圖檢查結果比較見表2,NBNA評分結果比較見表3。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表2 兩組腦電圖檢查結果比較(n)

表3 兩組NBNA評分結果比較
高壓氧在多種神經系統疾病中的應用都比較廣泛,其在神經系統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提高組織細胞中氧含量,增加腦血管中氧分壓,提高血氧濃度及氧的彌散距離和彌散率,促進腦細胞修復[7]。②高壓氧狀態下,毛細血管收縮,毛細血管中血液儲量減少,從而降低毛細血管滲出量,利于降低顱內壓,預防、緩解腦水腫。③高壓氧提高血氧含量,促進腦細胞有氧代謝,增加能量,減少酸性代謝產物,糾正細胞內離子失衡,改善細胞水腫。④高壓氧可以促進膠質纖維和神經組織的修復及生長發育,加速神經功能的修復,預防后遺癥發生[8]。
對比治療結果顯示高壓氧對于改變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機體對氧的攝取和利用有顯著療效,能夠使患兒血氧含量增多,增高血氧分壓,增強血氧彌散能力,從而改善患兒全身的缺氧狀態。機體處在高壓氧下,可以改善腦缺氧狀態,打破了患兒腦缺氧和腦水腫之間的惡性循環,對患兒細胞凋亡的可逆性損害起到挽救的作用,以此減少患兒后遺癥的發生。本次研究表明,高壓氧縮短了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的恢復時間,且在高壓氧治療期間均無不良反應,提高了療效。
綜上所述,只要把握好高壓氧的應用方法和嚴格的用量,有效避免毒副作用,那么它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治療中可縮短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的治療療程,提高療效,預防后遺癥發生,具有一定臨床推廣意義。
[1]高艷.高壓氧輔助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6):286-287.
[2]王曉君,王周,陳清華,等.高壓氧對成年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腦神經細胞的保護作用[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0,4(8):665-666.
[3]母得志,夏斌.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與治療的現狀[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7,9(4):289-291.
[4]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新生兒學組.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依據和臨床分度[J].中華兒科雜志,1997,35(2):99-100.
[5]楊紹珍,劉紅菊.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高壓氧治療的管理體會[J].山東醫藥,2010,50(7):75.
[6]于式翠,楊華,紀金梅.高壓氧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0,13(2):246-247.
[7]李寧,黃懷.高壓氧臨床治療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7,96-121.
[8]朱遠群,余軍紅.高壓氧在神經系統疾病的應用[J].蛇志,2010,2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