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馨 (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6)
自19世紀上半葉歐洲的現代鋼琴傳入中國,在這僅僅100多年的歷史里,作為“舶來品”的鋼琴已經成為中國最風靡最普及的樂器。中國的音樂家們一直在不斷的摸索中進行著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中國的鋼琴教學與演奏水平也在近年來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和提高。
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起源于清末民初之際,1915年趙元任創作了中國鋼琴史上第一首鋼琴曲《和平進行曲》。1934年齊爾品“征求中國風味鋼琴曲”活動中,賀綠汀的《牧童短笛》一舉奪魁,更加標志著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一直以來我們呼吁振興民族音樂、發展民族音樂,中國杰出的音樂家們在進行鋼琴音樂創作時,無不秉著“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原則,把西方作曲技術融合到中國本民族音樂文化中,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具有中國民族特點的鋼琴曲。現從以下四個方面對中國鋼琴曲民族化特點進行闡述。
鋼琴改編曲最早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涌現出來的一種鋼琴曲創作方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鋼琴改編曲也成了該時期唯一的鋼琴曲創作方式,從此之后也成為中國音樂家進行鋼琴曲創作時采用的較主要方式。其中根據古曲及傳統民族器樂曲改編的優秀作品主要有:《梅花三弄》(王建中)《夕陽簫鼓》(黎英海)《陽關三疊》(黎英海)《平湖秋月》(陳培勛)《霓裳羽衣曲》(謝耿)《二泉映月》(儲望華)《百鳥朝鳳》(王建中)《箏蕭吟》(儲望華)《劉天華即興曲三首》(崔世光)等等。
以上優秀作品中,《梅花三弄》是著名作曲家王建中根據同名古琴曲改編的一首鋼琴曲,用西方的樂器之王來表現中國傳統民族器樂曲的魅力。古琴曲《梅花三弄》據傳是唐代琴人顏師古根據晉代桓伊吹奏的笛曲改編而來。鋼琴曲《梅花三弄》的創作特別注重模仿古琴的音色,演奏時要注意彈出古琴的韻味,要有氣息的配合。古琴的音色根據彈法不同分為了三大類:泛音、散音、按音,三種琴音在琴學中又被分別稱為天地人,取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地人和之意。
引子部分的八度倚音是在模仿古琴的勾弦奏法,表現出了輕柔、飄渺、深邃、悠遠的音色:
譜例1

引子第19小節、第22小節、第27小節的連線部分是在模仿古琴抹弦奏法:
譜例2:

三次主題出現是在模仿古琴的泛音奏法,彈奏時觸鍵和踏板都要十分考究和細致,要彈出晶瑩剔透且富有彈性的音色。譜例3中第一次主題樂段,表現出了三個不同的聲音層次,高旋律進行、低旋律層次以及十六分音符構成的陪襯聲部,特別突出了高旋律聲部的美。
譜例3:

樂曲第四部分Piu mosso中出現的均勻的十三連音是在模仿古琴的刮奏、掃弦奏法,暗喻梅花傲雪風中的高尚品質。
譜例4:

除上述例子以外,樂曲其他旋律多采用了模仿古琴按音的奏法,演奏時要彈出古琴婉轉細膩的音色。
根據民歌、優秀創作歌曲的旋律作為素材改編的優秀作品主要有:鋼琴協奏曲《黃河》(殷承宗、儲望華、劉莊等)《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王建中)《蘭花花》(汪立三)《解放區的天》(儲望華)《中國民歌七首》(包括《正月新春》《太陽出來喜洋洋》《瀏陽河》《劉??抽浴贰对谀沁b遠的地方》《情歌》《猜調》)(儲望華)《陜北民歌主題變奏曲》(周廣仁)《兄妹開荒》(汪立三)《春天的故事》(張朝)等等
鋼琴協奏曲《黃河》是上個世紀60年代后期,中國音樂家殷承宗、儲望華、劉莊、盛禮洪等根據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改編而成的鋼琴協奏曲,這首協奏曲已經成為了當今國際樂壇上最負盛名的中國鋼琴曲之一?!饵S河大合唱》創作于抗戰時期1939年3月,一共有八個樂章:《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水謠》《河邊對口曲》《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整部作品表現出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與敵人抗爭到底的愛國民族熱情。
鋼琴協奏曲《黃河》總共有四個樂章:《序曲——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憤》《保衛黃河》,均采用了《黃河大合唱》中的旋律進行改編創作。第一樂章《序曲——黃河船夫曲》的旋律來自于《黃河大合唱》的《黃河船夫曲》,表現的是黃河驚濤駭浪的氣勢,船夫們在險境中與黃河搏斗的生動情景;第二樂章《黃河頌》的旋律來自于《黃河大合唱》中的《黃河頌》,表現了對黃河和祖國大好河山的歌頌,寬廣的旋律使炎黃子孫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樂章《黃河憤》由一段中國竹笛引入溫婉的《黃水謠》的主旋律,慢慢進入《黃河怨》的旋律,表現了無比的傷痛、悲憤以及強烈的控訴之情;第四樂章《保衛黃河》由樂隊奏出《怒吼吧,黃河》作為引子,隨即進入到鋼琴《保衛黃河》的主題旋律,此樂章采用了西方作曲技法中的卡農手法,各聲部相繼模仿追逐,氣勢和情緒不斷得以擴張,另外《東方紅》的旋律也貫穿了樂章始終,最后結尾又引用了《國際歌》的結束句,整個篇章氣勢雄偉,熱情激昂,突出了保家衛國的主題思想。
根據少數民族音樂音調、節奏和色彩性調式和聲作為基礎進行創作的優秀作品主要有:《喀什噶爾舞曲》(石夫)《新疆舞曲第一號》和《新疆舞曲第二號》(丁善德)《火把節之夜》(廖勝京)《春舞》(孫以強)《長短的組合》(權吉浩)《壯鄉組曲》(倪洪進)《童嬉》(朱踐耳)《西藏素描》崔炳元等等。
《春舞》是1980年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孫以強根據新疆民間音樂的特點創作的一首鋼琴獨奏曲,描寫的是能歌善舞的新疆維吾爾族人民歡歌喜慶的節日場面。全曲曲風明快、旋律優美、節奏活潑,新疆維吾爾族特有的切分節奏始終貫穿于全曲,弱起的現象也常常出現,這都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音樂特征。
譜例5:

由于新疆地處中西交通樞紐,音樂文化也受到東歐、中亞的影響,形成了特有的維吾爾族調式,樂曲中也多處運用帶有變化音的特殊調式,例如譜例6中升c、升g的運用,改變了原有的自然音階,形成了特有的異域風情。
譜例6:

《童嬉》是著名作曲家朱踐耳在云南采風時,根據云南哈尼族兒歌《趕街去》的音調創作的鋼琴獨奏曲,主要描寫了哈尼族兒童活潑可愛、頑皮、逗趣、嬉戲的場面。
引子部分是在模仿哈尼族兒童喊山的情景,體現了淳樸的山野民風。緊接著第8小節出現的主題是《趕街去》主旋律,左手伴奏聲部則采用了西方作曲技法中的固定低音。
譜例7:

樂曲第57小節至第60小節、第123小節至第128小節、第134小節至第137小節用不協和的節奏型和弦模仿少數民族打擊樂器的效果,表現的是哈尼族兒童嬉戲的歡樂場面。
這是一首非常賦有云南地方風味的鋼琴曲,作曲家運用了比較現代的作曲手法,結合云南當地的民族音調,其中包括了很多不協和音程,全曲云南民族特點和現代的風格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鮮的效果,是一部優秀的現代中國鋼琴作品。
根據京劇曲牌以及其他戲曲音樂的音調、唱腔進行改編創作的優秀作品有:《紅燈記》(殷承宗)《甘灑熱血寫春秋》(儲望華)《京劇曲牌鋼琴練習曲四首》(倪洪進)《家住安源》(趙曉生)《豫調》(陳怡)《夜深沉——創意曲》(朱世瑞)《戲曲組曲》朱曉宇《皮黃》(張朝)等等。
《京劇曲牌鋼琴練習曲四首》是我國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倪洪進根據京劇曲牌創作的鋼琴練習曲。京劇作為我國的國粹,是最具有中國風格的民族音樂之一。倪洪進的父親倪秋平是我國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的琴師,從小給她以耳濡目染,于是她創作了這組具有典型中國民族音樂風格的鋼琴練習曲。
以第一首練習曲為例,這首練習曲采用了京劇曲牌《小開門》的音調創作而成,是一首訓練左手快速跑動的練習曲。引子是京劇西皮音調的模仿,譜例8中第14小節開始是《小開門》的音調,左手是伴奏。
譜例8:

第23小節leggiero的地方,要注意左手在模仿小鼓點的感覺,左右手是兩條線,連線的劃分和氣口是不一樣的。整首練習曲采用的是單三部曲式結構,從織體來看運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左手起著烘托右手旋律的作用,同時左右手又相對獨立,使雙手的獨立性和顆粒性都得以訓練。
以上主要從四方面結合相關曲例闡述了中國鋼琴曲的民族化特點。除此之外中國的作曲家們仍在不停的摸索,用現代作曲技法進行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比如用無調性或十二音體系等現代作曲技法、用自己的作曲技法系統來進行創作,使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更加多元化?!爸挥忻褡宓?,才是世界的”。要發展中國鋼琴音樂,我們只有立足本國,立足于本民族民間音樂的研究和創作,吸收西方鋼琴藝術精華,才能使中國鋼琴音樂進一步走向世界,才能盡快建立起多年來中國音樂前輩們夢寐以求的中國鋼琴學派。
[1]孫繼南.周柱銓主編.中國音樂通史簡編[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2010年7月第25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