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06年公務員工資改革5年后,新一輪旨在消除地區差距、消除基層與省市級之間差距的公務員收入改革又將拉開帷幕。
“我們縣的一位科級公務員,在縣里就是局長一級的干部,基本工資加上津補貼是2200元,每月住房公積金扣8%,養老保險扣2%,醫療保險扣2%,加起來要扣12%,拿到手的也就1500-1600元。我們縣長(處級)也就3000元?!鄙綎|省聊城市某縣公務員李輝(化名)坦言。
據悉,聊城共轄8個縣、區,每個縣、區的工資水平都不一樣,其差別主要體現在津補貼上。關于津補貼的發放,山東省規定,要根據當地財力決定發放數額。這也是導致每個縣、區工資不一樣的原因。據山東省人事系統某官員介紹,從整體上看,山東省、市、縣各級公務員的工資差距都比較大。山東省直機關比地級市多1000多元,地級市比縣級市高一倍。
與貧困地區相比,發達地區的公務員工資比較可觀。如深圳市一個科員的工資,是上述山東某縣科級領導的4倍。
2006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的方案“另行制定,適當時候出臺”。而這一“適時出臺”的制度至今尚未出臺。在此背景下,各地相繼自行出臺了“津補貼”政策。各種名目不同、數量不等的獎金、補助、津貼、補貼令人眼花繚亂。這被認為是導致各地公務員工資差異的“罪魁禍首”。
據了解,人社部有關部門已經開始在北京、云南等地調研公務員津補貼情況,并根據調研結果著手起草《公務員實施地區附加津補貼方案》,為下一步公務員工資改革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