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恩飛
吉林省四平市傳染病醫院,吉林四平 136000
近年來對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e-CHB)的形成機制有了深入研究,一般認為,這種類型感染者的流行病學、分子病毒學、免疫學和發病機制相當復雜,抗病毒治療與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e+CHB)明顯不同,停藥標準較難確定,停藥后復發者較多。本研究觀察六味五靈片聯合派羅欣治療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3月~2011年2月在四平市傳染病醫院住院診治的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5例,男55例,女30例,年齡29~61歲,平均(38.4±8.9)歲。診斷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和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的標準。預先設計指標:入選患者檢查病毒載量陽性,谷丙轉氨酶>40 U的2~10倍,總膽紅素<84 μmol/L,血象、甲狀腺功能正常。先將選擇病例分為聯合治療組45例和對照組40例,治療組平均年齡(39.3±4.7)歲,HBV DNA(5.0±0.6) copies/mL; 對照組平均年齡(36.8±5.9)歲,HBVDNA(4.9±0.8) copies/mL。兩組年齡、性別、HBV DNA水平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治療組45例患者口服六味五靈片(世博金都醫藥科技發展公司,Z20060238)治療24周,前3個月1.5 g,3次/d,口服;后3個月減量(1.5 g,2次/d;1.0 g,2次/d; 1.0 g,1/d,口服)同時加用派羅欣(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注射液,瑞士巴塞爾豪夫邁羅氏有限公司,J20040039)180μg肌肉注射,1次/周。對照組患者只給予六味五靈片1.5 g,3次/d,口服,24周。
美國BECKMAN COULTER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總膽紅素;采用國產四時熒光PCR擴增儀進行熒光定量聚合酶聯反應法檢測HBV DNA。
兩組ALT、AST、TBIL在治療12周及24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均P<0.01;與同期對照組比較,P<0.01,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見表1;兩組治療12周及24周HBVDNA轉陰率分別為93.3%、95.6%;72.5%、82.5%。聯合治療組治療12周后HBV DNA轉陰率明顯高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24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12周及24周ALT、AST、TBIL的變化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同期對照組比較,②P<0.01
?

表2 兩組治療12周及24周HBV DNA轉陰率的比較[n(﹪)]
HbeAg陽性CHB大多處于病毒高水平復制狀態,病情反復遷延不愈,肝細胞壞死,再生形成肝纖維化進而為肝癌的發生提供了契機。目前普遍的共識是以抗病毒為基礎上積極阻斷纖維化,病情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3]。派羅欣干擾素可與細胞表面的特異性α受體結合,調節多種生物效應,包括抑制感染細胞內的病毒復制,抑制細胞增殖,并具有免疫調節作用。恢復肝細胞正常功能,減輕臨床癥狀進而改善預后起到十分積極作用[4]。
六味五靈片由多種中藥組成,有以下功能:降酶保肝,修復肝細胞,抗纖維化,阻斷肝硬化;調節機體免疫,重建免疫功能;六味五靈片具有雙向調節免疫功能,在不同免疫狀態下具有不同的調節作用,顯示了明顯的雙向調節作用,抑制病毒復制。六味五靈片有比較顯著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激活了肝細胞的抗病毒蛋白基因,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達到殺滅、抑制病毒的作用,防止肝組織新生物的產生。
聯合組患者經積極治療,肝功能改善顯著,于對照組差異明顯。12周時的HBV DNA陰轉率也優于對照組。派羅欣與六味五靈片聯合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協同作用,是否可以提高HbsAg、HbeAg血清學轉換,仍需進一步的臨床病例積累。
[1]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324-329.
[2]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方案[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6,9(1):8-18.
[3] 許鴻志,任建林,毛乾國,等. 一種新的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變異機制 [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9,27(6):352-356.
[4] 駱抗先.乙型肝炎基礎和臨床[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