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偉 王英姿
常熟理工學院 管理學院 江蘇常熟 1 5 5 0 0
金融案例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有關金融基本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金融事件的現場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正確的研究理念、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的教學方式。
金融案例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求,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運用案例教學能夠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各種類型的金融案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作出決策和提出建議。
1.金融案例教學可以有效克服金融學課程中理論知識過于抽象的缺點。在金融學課程體系中,基礎理論過于宏觀化和抽象化,學生不易理解。例如,貨幣的需求與供給、貨幣政策的實施、利率與貨幣供求的關系等理論知識錯綜復雜,如果沒有相應的教學案例,學生很難從直觀上把握理論的本質,不易在短時間內掌握。
2.金融案例教學體現了金融學課程實踐性的特點。金融學課程體系中,有很多實務性的知識,這些知識是日常實踐工作的總結。比如證券投資學中客戶賬戶的開設、IPO、期貨交易流程等等,都具有實務性的特征。如果教師僅僅依據課本照本宣科,不僅講地繁瑣,不得要領,學生也聽的無趣。如果采用金融案例教學,通過案例的分析,學生可以很好的掌握實務操作的基本流程,教師授課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金融案例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面向實際的思維方式。金融學課程體系目標就是把學生培養成面向實際,應用型的人才。學生需要的金融知識絕對不是簡單的堆積相加,而是前后連貫,系統的掌握。金融案例教學可以使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效的培養的面向實踐的思維方式,善于吸收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現有的金融案例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由于金融案例教學還處于起步階段,現有的金融案例教學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具體操作上還存在一些誤區。
1.偏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系統性金融思維體系。
現有的金融案例教學強調的是對金融基本原理的傳授,強調知識的掌握,看重的是教學目標的實現,而忽略了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前后系統掌握,缺乏培養系統分析金融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2004年10月的“中航油”事件是金融學教學中比較經典的一個案例。在運用這個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把整個事件的處理過于簡化,而僅僅要求學生運用相關的期權期貨知識對其進行分析,這雖然能使課堂上的教學目標得以體現,期權期貨知識得以掌握,但同時也會使學生在思考整個事件時候,思維過于簡單,不利于以后處理實際問題。實際上,如果對中航油事件進行深入分析,可以將很多前后知識連貫起來,為后續的理論學習埋下鋪墊。
2.忽視學生主體地位,降低了學生參與案例討論的主動性。
在案例教學中由于教學條件、教學安排以及授課教師準備不足,金融案例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案例討論往往被忽略。沒有了充分的案例討論,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就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案例教學也相應的變成了教師的舉例和講解,失去案例教學的意義。在準備金融案例教學中,事前的案例準備不僅需要教師認真備課,準備相關材料,也需要學生在課前對相關案例的背景材料進行搜集,進行課前的思考。只有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被充分調動起來。在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中,如果學生缺乏相應的課前準備,相關背景又很復雜,學生很難在課堂進行充分討論,最終案例討論變成教師的課堂講授。
3.金融案例教材介紹背景材料粗糙,不適應金融案例教學的開展。
從已出版的案例教材的現實情況來看,絕大部分案例的通過報刊和互聯網收集,修改而成的。在這些案例介紹中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評析的材料過多,導致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已經先入為主的接受了評論者的觀點,很難再充分討論。另外在案例介紹中,相關背景介紹過于簡單,教學中使用的時候很難從簡單的介紹中,挖掘有討論意義的論題。例如某案例教材對中航油事件的介紹,只按照時間順序對事件過程做了介紹,缺乏相應的背景分析,利用這些資料,學生很難討論出有價值的結論。在缺乏合適案例教材的情況下,教師與學生需要花費更多地精力和時間進行課前收集和整理,這大大降低了案例教學的效率。
充分發揮金融案例教學的優勢,克服金融案例教學的不足是金融學教學的基本要求,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通過對中航油事件的分析,重構了金融案例教學過程,下圖展示了金融案例教學流程。

圖1 金融案例教學流程圖
1.案例實施前的教學準備。
該階段包含教師準備和學生準備。教師主要選擇較好的案例,搜集相關的背景材料,依據背景材料提出幾個主要討論的問題。以中航油事件為例,需要學生回去搜集的整理的問題包括:中航油在此次事件中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虧損?中航油內部控制為什么會形同虛設?如此巨額虧損之下,中航油的命運如何?在此次事件中,是否有國際炒家操縱市場價格、逼空中航油?在教師和學生完成了上述準備之后,對中航油事件的整體背景就有了一個系統的把握。
2.案例教學實施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有以下幾個步驟:
(1)學生必須對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充分掌握。學生在分析討論案例之前,是需要相關的理論知識做鋪墊的。基礎理論知識是分析實際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如果相關理論知識沒有掌握好,學生在分析時不能很好抓住案例本質,分析過程和結果不得要領。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需要教師在案例分析之前做基本的介紹,介紹的時候要簡明扼要,為案例分析做好充分的理論準備。
在中航油事件中,需要學生掌握好的基礎理論知識:期權的種類、盈虧分析、交易流程,公司法的相關規定以及企業內部控制的相關知識。
(2)案例討論是金融案例教學的中心環節。在教學中,教師應設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鼓勵學生敢于大膽思考、廣開思路、積極提問,不斷提出新的設想。首先使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鼓勵學生在小組討論時,按照所列問題大膽發言,然后每組推薦一位學生做總結發言。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善于發現和捕捉發言中的“閃光點”。在討論中學生出現不同的意見是正常的,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保持中立,綜合考慮正反兩面的觀點,讓不同的觀點在學生中得到充分的討論,擺脫標準答案的枷鎖。

圖2 中航油事件發展脈絡
在中航油的案例討論中,學生往往的爭論此時往往集中于問題:此次中航油巨虧原因是什么?按其輕重進行排序:是對形勢的判斷錯誤,還是內部控制的失效,國際炒家的操縱,金融衍生品知識和經驗的欠缺學生對上述原因的主次排序存在較大的爭論,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這個爭論加深了學生對中航油事件的認識。另外一個爭論較大的問題:作為中航油控股股東,國企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是否應該出資,還是聽任其破產清算?學生對這些問題的深入討論,連貫了前后所學的知識,加強了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
(3)做好案例分析的綜合整理工作。在案例分析結束后,教師需要對本次案例討論內容作一個總結,根據學生的表現,評定學生成績。金融案例分析討論是個復雜的過程,學生在討論中的個人見解很多,爭論也比較多,教師需要做個客觀的綜述和評判。同時對討論的金融案例進行整理:各種背景資料,討論過程,主要觀點,分析結果,中航油事件發展脈絡的整理分析如圖2所示。這些材料不斷歸入金融案例教學的教案里,在每輪教學中講義不斷得到補充和提高。
3.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 影音資料的使用要恰到好處。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教學設備的更新,影音資料越來越廣泛的被用于教學。在金融案例教學中,影音資料的恰當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案例的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參與的興趣。但影響資料也不宜過多,過多使用,不但占用了過多教學時間,使的本來是案例討論的時間變成了觀看影音資料的時間,不利于案例教學的充分討論和開展。
(2)注意背景材料和評述性材料比例。背景材料是金融案例教學的基礎,只有擁有充分可靠的背景材料,案例分析才能有堅實的基礎。通過背景材料的收集和解讀,案例分析已經開始了。在收集材料的時候,難免會遇到評析性的材料,這些評析性材料都是專家學者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所得個人見解。恰當的評析性材料可以為學生的分析,提供一些分析的角度和方法。如果評析性材料過多,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只能人云亦云,無法得到自己的獨到見解。
(3)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師的專業素質是實施案例教學的關鍵。專業知識和專業術語熟練掌握是分析中航油事件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期權交易的實務,相關專業術語,如“爆倉”、“逼倉”、“挪盤”向學生進行講解。
學校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制定相關制度,鼓勵有能力的教師在金融課程案例編寫及教學方面有所作為,加強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送出去、引進來的辦法,豐富教學人員的實踐經驗,充實案例教學內容。
[1]張國平.管理學課程案例教學中存在的誤區與突破技巧[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6,(5).
[2]焦繼軍.金融學科案例教學探析[J]. 金融教學與研究,2007,(1).
[3]周新輝.現代金融案例教學模式的重構[J],財會月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