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馳

(1)“非”字停車場泊車技巧。利用可用的通道寬度,盡量將車的位置“擺斜”。這是很重要的一步,目的是要讓車子與車位的夾角減小,減小倒車時打方向的幅度。當車輛“擺斜”到駕駛席一側后視鏡可以看到車位左側車輛的邊角時,就可以開始倒車了。倒車時要觀察左后視鏡,留意左后輪與旁邊車輛的距離,這是倒車過程中出現的第一個“危險點”。當自己車的左后輪越過了左側車輛車頭后,“危險點”就轉移到另一個地方——車子右后角。這時目光應從左側后視鏡轉移到右側后視鏡,判斷尾部與右側車輛的距離是否安全。當右側后視鏡里看到本車與右車位已停車輛之間出現“縫隙”時,說明你已經成功通過了所有危險點。這時須交叉觀察左右后視鏡繼續打方向,調整車子的后退軌跡,盡量擺正入庫。倒進車位后,還要留意后方的位置。一般來說,本車反光鏡與旁車反光鏡對齊就可以了。
(2)“一”字停車場(路邊)泊車技巧。倒車進入角度以40°~45°進入為宜。以往右后倒為例:進入后向左打方向的時機非常重要,注意車頭,感覺車頭能過了(車頭右甩時不會碰到前車),就可以打方向了。這時通常車尾到了車位的后1/3處。打方向太晚的話,后面的空間不夠,車身也可能太靠右,右面是墻的話就頂上了;打太早又可能車身還在外面,要挪好幾次才能入位,新手可能根本挪不進去。倒車泊車,切入角和打輪時機非常重要。
(3)兩邊后視鏡的功能及利用。有經驗的駕駛員只在長距離直線倒車時才透過車窗直接觀察,其他情況基本上都是利用后視鏡來倒車。這是因為,倒車時最需要注意的是車身側面的低矮障礙物以及地面的凹陷,而這些從車窗里是看不到的,唯有依靠后視鏡。另外,通過后視鏡倒車,不需回頭觀察,可同時兼顧前面情況,避免車頭刮擦。使用后視鏡應了解其特點。右側后視鏡是一面具有微小曲率的凸面鏡,觀察范圍較大,但鏡中景物看上去要比實際情況遠。它在倒車時的主要用處在于觀察車身右側有無障礙物,及輪胎與路牙之間距離。左側后視鏡是一面平面鏡,觀察范圍較小,但有真實的距離感,能判斷車身與左后方障礙物的真實距離。有些車庫劃有泊位線,借助它也能判斷車身停的是否“正”。車內部還有一面后視鏡,駕駛技術如不熟練,可通過它觀察正后方情況。
(4)倒車的注意事項。倒車除了上述3個技巧外,還應該注意下述6個方面:一是倒車車速一定要慢,慢速可以給自己留更多的觀察和打輪的余地。二是車與馬路牙子相距10~20cm為好,即一個反光鏡的寬度。三是不要原地打輪,這樣很損車,如果需要多次挪車,注意在每次動作完畢車未完全停止時,向相反方向回一把輪。四是不要完全依賴后視鏡、倒車雷達,倒車前要看清車位周圍情況,尤其要留心車位后部的障礙物,如消防栓、水泥墩。注意,沒有足夠的把握寧愿重來一次,不要勉強倒車入庫。五是必要時打開車燈,從而準確判斷車與障礙物的距離。六是盡量與旁邊車輛保持平行,而且車頭方向一致,避免與其他車輛碰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