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
5月19日,美國商務SNS網站LinkedIn上市成功。
LinkedIn首日表現搶眼,漲了一倍,一度達到121.97美元,市值達到90億美元左右,這約相當于該公司今年預期營收的18倍,而谷歌市值與其今年預期營收的比值僅為5倍左右。因此有分析主張拋掉蘋果股票,購進LinkedIn。雖然近日股價有所回落,但仍處于高位。
LinkedIn會是下一個Facebook嗎?這個問題在LinkedIn上市之前就已經被提出來。同為SNS模式,LinkedIn與Facebook正好相成一對鏡像,Facebook的定位是C,是C-SNS,LinkedIn的定位是B,是B-SNS。可以說,直到LinkedIn出現,SNS模式才最終完整了。相對而言,B-SNS聚集的是有錢人,更近于商務,因此可以想見,這樣的SNS上市了,引起巨大反響,應在情理之中。
LinkedIn在上市之前,被估值在30億至33億美元之間,已被認為偏高,而實際情況已比預計超出了三倍。這同FriendFinder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形成了反差。即便是根據30億美元計算,LinkedIn的市值與利潤之比,顯然已遠遠高出Facebook的市值與利潤之比。
隨著LinkedIn上市,以及后面Facebook、Groupon和Twitter排隊上市,再加上已有的奇虎360和人人網,可以想見,今年將是SNS概念空前熱鬧的一年。不過,LinkedIn與其它SNS都不一樣,它是B-SNS這個品種,而這個品種肯定還會出現其它的變種,并形成系列。
不用說,中國互聯網又有可“模仿”對象了。將來打著“中國LinkedIn”旗號的網站,說不定會冒出一串又一串。為了讓美國人了解,要在美國上市,就不得不說自己是“中國的某某美國網站”。比如,奇虎360上市時,說自己是中國的Facebook。而眾所周知,它與Facebook沒有任何共同之處。騙騙美國人,讓他們掏錢而已。連奇虎360這樣獨一無二的創新者,都必須把自己打扮成模仿者。結果就是,不明真相的中國群眾,包括不明真相的媒體,真的相信中國是在模仿,而沒有識別出披著羊皮(模仿者)的狼(創新者)。
下一步,中國會有哪些披著LinkedIn模仿者羊皮的創新者出現呢?商務社交模式的優士網肯定算一家,號稱職業人的實名智訊商務社交網絡經緯網肯定也算一家,此外還有天際網、若鄰網等等不太知名者。
優士網聯合創始人、CEO盧漢森無意中說了一句話,有點“泄密”,他說“優士網是Chinas answer to LinkedIn,而不是模仿、克隆LinkedIn。”我從這話中,又嗅到一種熟悉的味道,準備看歷史上那熟悉的一幕重演。LinkedIn這個老師本身在中國未必能成,卻從裝扮成它的模仿者的狼中,最終冒出幾個,在中國成了氣候。中國互聯網的各類網站,都是如此,無一例外;希望在B-SNS這一行,不要破了例。
為什么同是熟悉中國市場,中國的地頭蛇戰勝不了肯德基、麥當勞,而中國互聯網卻集體打敗了他們假裝模仿的老師呢?我觀察了十多年,答案就在創新。中國人在互聯網上不是創新弱,而是180度相反,創新超強。這一點把中美競爭與歐美競爭做對比,看得就特別明顯。
說到創新,我個人研究認為,以LinkedIn上市開創的商務SNS時代,創新空白率還在95%以上,基本可稱為未入門徑的行業。LinkedIn不過抓住了邊緣一角。一年后在中國將流行的喬什·貝諾夫的《HERO》一書,將讓人家大開眼界,明白B-SNS的所以然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