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云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正如一盤激戰正酣的棋局,而沃爾瑪的進入,對于整盤棋局的影響無疑是顛覆性的。
現在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正如一盤激戰正酣的棋局,錯綜復雜,勝負難料,一點小小的變動都可能引起整個棋盤局勢的風云突變,更不要說這個時候落入棋盤的是沃爾瑪這個龐然大物了。
爭食者“沃爾瑪”
去年11月深圳山姆會員店低調開始了線上業務,標志著世界上最大的連鎖業巨頭沃爾瑪也想在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上分一杯羹。而沃爾瑪特意為拓展電子商務業務而設立的名為Global.com的部門,也宣告了它的決心。之后一直與沃爾瑪傳出“緋聞”的是要做成“One world one shop”的京東商城,而沃爾瑪與京東商城的聯合也讓所有媒體憧憬不已,但天不遂人愿,5月18日沃爾瑪與1號店突然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前者購入后者少量股份,至此,沃爾瑪正式進入了中國電子商務的棋盤。
沃爾瑪想要在中國經營網上超市,首先要面對的是所有百貨類電子商務網站的共同難關,就是中國供應商的問題。記得小學課本上形容我們偉大祖國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就是“地大物博”了,我們的祖國地域寬廣、地產繁多,但放到電商領域,對于沃爾瑪來說這卻并非好事。我國寬廣的地域導致供應商比較分散,而幾乎每個地區的供應商都有其“龍頭企業”,正如楊君所說“中國的特色就是供應商的關系比較復雜”,即使是對于沃爾瑪這樣擁有極其完整供應鏈體系的大型超市來說,如何在中國處理好各個供應商之間的關系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實際上,中國電子商務的紅海市場使得中國的消費人群對于網購的訴求非常嚴苛,保守的中國人對于新鮮事物總是要求很高。感謝萬能的WEB,讓習慣“貨比三家”的國人能夠很輕松的“貨比百家”,而國內幾大電子商務網站頻頻打響的價格戰更是讓消費者的“比價”現象相當嚴重,沃爾瑪對于中國人“沒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的不斷追求,能否吃得消也是個問題。
其次,中國人對于超市類網購與國外的消費者有著很大的區別,楊君認為“中國消費者對于超市類網購是‘少量多次的購買頻次,但是國外是一周才買一次的購買模式”,因此不難想象,在這種購物習慣下,對于沃爾瑪網上超市的后期配送來說很可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劉強東要花費100到200億元建設一個全國的物流體系,當當、卓越也不甘落后,紛紛自建物流體系,在我國物流配送系統完全無法與國外相比的情況下,如何建立一條自己的物流體系就成為了沃爾瑪首先要面對的問題。不提京東商城那斥巨資打造的倉儲物流體系,1號店也是很早一批自建物流起家的電子商務平臺。這也許與其創始人于剛曾先后擔任亞馬遜全球供應鏈副總裁、戴爾全球采購副總裁有關,其對于物流體系的建設一直很看重。1號店運營副總裁王海暉也表示,1號店今年還將在武漢、成都、西安和沈陽建立倉儲中心,以實現對二級城市物流網絡渠道的覆蓋。而此前1號店的倉儲物流已經覆蓋了北京、上海和廣州。不難看出,無論是之前與其傳出“緋聞”的京東商城,還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1號店,沃爾瑪對于物流體系十分看重。楊君也表示:“物流體系對于沃爾瑪布局電子商務,肯定是一個重中之重”。
對于沃爾瑪一直推崇的線上買貨線下提貨模式,在我國也很有可能遭遇“水土不服”的狀況,楊君認為:“跟國外相比國內實體店的飽和度不高,尤其是在一些二三線城市,超市的普及率可能還不到,線下提貨就增加了消費者的一個麻煩”。
總之,沃爾瑪在中國將要遭遇到水土不服的狀況已經可以預見,問題只是在于其如何進行“本土化”。正如易觀商業解決方案高級咨詢顧問楊君所說:“國內在物流配送,網購消費者的成熟度肯定是不如美國市場的,短期之內肯定無法照搬在美國的做法”。
前不久,國美宣布與網絡支付巨頭支付寶達成戰略合作,“國美電器網上商城”的上線無不昭示著沃爾瑪并非唯一對電商領域有企圖的傳統賣場,傳統賣場在電子商務領域紛紛發力。
實際上在我國,對于包括沃爾瑪、國美在內的所有傳統賣場來說,向電商轉化中一個很大的瓶頸就是線上線下的融合問題。因為線上的人群和線下的人群重合度是不一致的,所以如何進行線上線下差異化的經營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楊君表示,“我們也認為差異化的經營是傳統企業的一個很好的方向。”
被打亂的棋局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格局現在錯綜復雜,一直在國外壓制沃爾瑪的亞馬遜在中國找到了合適的盟友,卓越亞馬遜雖然在中國的電商市場遠遠稱不上龍頭老大,但憑借亞馬遜的幕后支持,其在書籍市場站穩腳跟后也已經慢慢向百貨等領域滲透。
由于雙方之前的一系列恩怨,京東商城與當當網算是經常被拿來比較的兩家電商網站,當當網雖然交易額無法與京東和卓越相比,但“老三”的位置向來十拿九穩,更何況已成功在美國上市,與京東打起價格戰來也是“不差錢”,而作為京東來說,龐大的交易額、重金投資建成的物流倉儲體系是其最大的本錢,而以此私募而來的資金顯然也并不比當當少。
除了幾家B2C巨頭之外,紅孩子、麥考林等垂直電子商務網站的實力也同樣不容小覷。而這次沃爾瑪入股1號店的行動,對于這盤已經亂的不能再亂的棋局而言,影響也是深遠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沃爾瑪的最終目的必然是控股1號店,但問題是控股之后呢?以沃爾瑪的能力以百貨B2C殺入電子商務市場的第一集團并非難事,面對強敵壓境的沃爾瑪百貨超市,其他垂直B2C網站能否頂住壓力繼續存活實在是個問題,一旦讓沃爾瑪成事,被收購似乎就成為了它們唯一的出路。
首當其沖遭遇“網上沃爾瑪”的就是當當網,雖然其已經上市,但上市獲得便捷融資渠道的同時還要背負數據透明的責任,一旦業績下滑,資本市場就將表現其冷酷的一面。本來當當與京東的爭端就已落在下風,而當當股價的走向也一直并不樂觀,沃爾瑪的突然出現更是很有可能令當當腹背受敵,只因當當的經營范圍與兩者重合都較大,而京東還有3C產品的保險,一旦當當的交易額在今后被沃爾瑪分走,它的情況將極為不妙。
在這之后,或是形成卓越亞馬遜、京東、沃爾瑪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可能像三國后期一樣,沃爾瑪難以適應中國特殊的市場情況,最終一潰千里,導致劉強東“One world one shop”野心的實現,不管怎么說,沃爾瑪的加入必然導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當然前提是它能在國內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