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作祥,李芷慧,周鵬
(大連交通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8)
大功率機車是我國鐵路貨運重載的主要牽引機車,其制造難度很高.車軸是鐵道車輛走行部極為重要的部件,其質(zhì)量狀態(tài)直接關(guān)系到鐵路運輸安全.而決定車軸的質(zhì)量關(guān)鍵在于軸坯的質(zhì)量及其熱處理技術(shù),為此,世界各國都對鐵路車軸提出了嚴格的質(zhì)量要求.鐵路大功率機車(重載貨車牽引用)的車軸采用一種新鋼種——EA4T,該鋼是歐洲先進標準(EN13261:2003)[1]規(guī)定的高速、重載鐵路車軸用鋼,國外許多大功率機車和高速列車用車軸都采用這一標準.我國的車軸用鋼主要為40鋼、50鋼[2-3],隨著我國貨車載重量的持續(xù)增加和運行速度的不斷提高,原40鋼、50鋼已不適宜作為高速、重載機車車軸用鋼,需要引進國外技術(shù)、采用力學性能更優(yōu)異的EA4T鋼,在調(diào)質(zhì)狀態(tài)下使用[4].標準規(guī)定該鋼經(jīng)熱處理后組織應為M+B,但由于車軸的截面積較大,熱處理工藝條件多變,導致車軸檢測組織中常出現(xiàn)超標的先共析鐵素體.由于缺乏25CrMo4鋼的TTT或CCT曲線,所以,需要弄清25CrMo4鋼中先共析鐵素體在冷卻中的轉(zhuǎn)變規(guī)律,為其熱處理工藝提供理論指導.
本實驗所用的25CrMo4鋼的化學成分見表1.材料經(jīng)鍛造后正火,正火態(tài)洛氏硬度值HRC25~26.

表1 25CrMo4鋼的化學成分 %
試樣加熱到920℃保溫30 min,然后將試樣取出放入BaCl2+KCl+NaCl鹽浴槽中分別在740℃、710℃和675℃下等溫,控制等溫時間,然后再在3.5%NaCl溶液中冷至室溫.
將熱處理后的方料用線切割切開制成金相試樣,用4%的硝酸酒精腐蝕后觀察顯微組織,金相觀察采用Neophot-32型金相顯微鏡.根據(jù)面積來統(tǒng)計鐵素體的數(shù)量,計算得出鐵素體含量.硬度測量用HR-150A型洛氏硬度計.
圖1是25CrMo4鋼原材料的組織形貌,可見,鋼的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鐵素體和珠光體的晶粒尺寸都很細小.

圖1 25CrMo4鋼原材料的組織形貌
為了獲得不同的鐵素體含量,采用了分級淬火的工藝.具體如下:在920℃奧氏體化,然后迅速淬入650~750℃(先共析鐵素體轉(zhuǎn)變區(qū))的鹽浴中等溫不同時間,待其析出先共析鐵素體,然后再淬入鹽水中,并進行回火.
本實驗分別選擇在740℃、710℃和675℃三個溫度進行第二級淬火的等溫過程,以研究鐵素體的析出規(guī)律,尋求一個容易控制鐵素體量的適當工藝,進而研究鐵素體量對力學性能的影響.對于熱處理后的試樣,通過金相和硬度兩種手段來對其進行分析.
2.2.1 740℃等溫過程
圖2是25CrMo4鋼在740℃等溫不同時間轉(zhuǎn)變的顯微組織.從圖中可以看到,25CrMo4鋼在740℃等溫70 s后才有少量的先共析鐵素體(F)形成,隨著等溫時間的延長,到110 s時才可見F數(shù)量增多,到300 s時形成了許多多邊形的先共析F組織,F(xiàn)塊明顯增大.到600 s時,鐵素體塊尺寸有所增大,但數(shù)量增加不是十分明顯,F(xiàn)數(shù)量不超過8%.可見在740℃這一較高溫度下等溫F的析出速度較慢.由于在該溫度下C、Fe元素的擴散較快,F(xiàn)長的較粗大.


圖2 25CrMo4鋼在740℃等溫轉(zhuǎn)變的顯微組織
2.2.2 710℃等溫鐵素體析出規(guī)律


圖3 25CrMo4鋼在710℃等溫轉(zhuǎn)變的顯微組織
圖3是25CrMo4鋼在710℃等溫不同時間轉(zhuǎn)變的顯微組織,25CrMo4鋼在等溫30 s后可看到少量的先共析F開始形成,等溫50 s時已經(jīng)較為明顯,隨著等溫時間的延長,F(xiàn)數(shù)量增多,到100 s時形成了許多多邊形的先共析F組織,F(xiàn)塊明顯增大,其數(shù)量約6%~8%.可見在710℃這個溫度等溫,F(xiàn)的析出速度明顯快于740℃下等溫.
2.2.3 675℃等溫鐵素體析出規(guī)律
圖4是25CrMo4鋼在675℃等溫不同時間轉(zhuǎn)變的顯微組織,25CrMo4鋼在等溫35秒時開始有鐵素體析出,70 s后可看到有明顯的先共析F形成,隨著等溫時間的延長,F(xiàn)數(shù)量逐漸增多.到120 s時形成了大量的先共析F,數(shù)量已接近10%,F(xiàn)塊明顯增大,F(xiàn)分布均勻,F(xiàn)也是從原奧氏體中析出.到240 s時,F(xiàn)塊數(shù)量和尺寸都有所增大,F(xiàn)數(shù)量已接近15%.可見在675℃這一溫度下等溫,F(xiàn)的析出速度更快.


圖4 25CrMo4鋼在675℃等溫轉(zhuǎn)變的顯微組織

圖5 等溫時間對25CrMo4鋼先共析鐵素體含量的影響
從圖5可以更直觀地看出等溫處理下等溫溫度及等溫時間對F析出量的規(guī)律,25CrMo4鋼在740℃等溫(曲線a)下F的析出速度很慢,到600 s時,F(xiàn)數(shù)量也不超過8%;25CrMo4鋼在710℃(曲線b)及675℃(曲線c)下等溫,F(xiàn)析出速度明顯加快,且25CrMo4鋼在675℃這一溫度下等溫,F(xiàn)的析出速度快且數(shù)量容易控制.
2.3.1 鐵素體量對25CrMo4鋼硬度的影響
圖6是25CrMo4鋼在920℃ ×30 min加熱,740℃等溫不同時間,鹽水淬火和回火后的硬度.可見,在未形成F前其淬火硬度較高,達到了HRC50以上,當F析出后,淬火硬度略有降低,但至600 s時鐵素體析出量仍不大,因而硬度下降較少.650℃回火后其硬度基本接近,只是F含量多的樣品的硬度略低.

圖6 在740℃等溫所得的淬火和回火硬度
圖7是25CrMo4鋼在920℃ ×30 min加熱,710℃等溫不同時間,鹽水淬火以及回火后的硬度.可見,在未形成F前其淬火硬度較高,都達到了HRC53左右,當開始有F析出后,淬火硬度略有降低.回火硬度基本接近,隨F含量增多,硬度稍有下降.

圖7 在710℃等溫所得的淬火和回火硬度
圖8是25CrMo4鋼在920℃ ×30 min加熱,675℃等溫不同時間,鹽水淬火和回火后的硬度.可見,在未形成F前其淬火硬度較高,達到了HRC53左右,當F析出后,淬火硬度逐漸降低,當析出大量的鐵素體時,硬度下降較多,當鐵素體量達到15%左右時,硬度已降至 HRC40以下.650℃回火后其硬度不隨鐵素體量變化,硬度不變.

圖8 在675°C等溫所得的淬火和回火硬度
2.3.2 鐵素體量對25CrMo4鋼拉伸性能的影響
表2為不同鐵素體含量的4個試樣經(jīng)拉伸實驗所得的結(jié)果.由表中結(jié)果可見,當鐵素體量控制在11%以內(nèi),25CrMo4鋼的抗拉強度、屈服極限基本相同,伸長量和面縮率也基本接近.可見,當鐵素體量較少時,對25GrMo4鋼的拉伸性能影響較小.但其中3號試樣,因發(fā)生標距外斷裂的現(xiàn)象而出現(xiàn)奇異值.由實驗結(jié)果可見,強度值偏高,因而仍需提高回火溫度或延長回火時間來提高其塑性.

表2 不同鐵素體含量試樣的拉伸性能
2.3.3 鐵素體量對25CrMo4鋼沖擊韌性的影響

圖9 不同鐵素體量試樣的沖擊功
圖9為不同鐵素體含量的試樣經(jīng)沖擊試驗所得的結(jié)果.由圖中結(jié)果可見,隨鐵素體含量的增加,25CrMo4鋼的沖擊功逐漸減小,當鐵素體量超過5%時,沖擊功下降顯著.這很可能是由于鐵素體組織受沖擊時,產(chǎn)生了微裂紋.鐵素體容易引起裂紋的萌生,尤其是當鐵素體量較多時,所產(chǎn)生的裂紋匯集而導致裂紋迅速擴展,導致沖擊韌性下降.
(1)在先共析鐵素體的轉(zhuǎn)變區(qū)間內(nèi),隨溫度的降低,鐵素體的析出速率加快,F(xiàn)逐漸呈均勻分布,并且F轉(zhuǎn)為在原奧氏體晶界析出.而隨著等溫時間的增加,鐵素體的尺寸和數(shù)量都會有所增加,形態(tài)由細小的針狀變?yōu)榇髩K的多邊形狀;
(2)在675~740℃溫度區(qū)間保溫,隨著溫度的降低,鐵素體析出速度加快;
(3)在675℃等溫時,鐵素體的析出速度較快,且析出數(shù)量容易控制.獲得2%~3%,5%~8%,10%~15%鐵素體的保溫時間分別是70 s,120 s和240 s;
(4)當鐵素體量在11%以內(nèi),25CrMo4鋼的抗拉強度、屈服極限基本相同.沖擊韌性在鐵素體量小于5%時也基本相同,但當鐵素體含量達到11%時則有所降低.
[1]BS EN13261:2003.鐵路應用-輪對和轉(zhuǎn)向架-車軸-產(chǎn)品要求[S].歐洲標準委員會,2003.
[2]戚正風.車軸用鋼的碳含量及熱處理[J].材料工程,1999(3):32-33.
[3]李學鋒.鐵道車輛用LZW車軸鋼晶粒度研究[J].鋼鐵,2001(8):36-38.
[4]任民.馮偉.德國低合金調(diào)制鋼25CrMo4的焊接[J].石油化工建設,2007(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