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萍,肖 慧,馬英橋
(1.和龍林業局醫院,吉林 和龍 133500;2.秦皇島市腫瘤醫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0)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3-2010年間經超聲檢查結果及術后病理證實的49例腮腺腫瘤患者,對比總結其超聲表現,探討運用二維超聲和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在腮腺腫瘤術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本組49例腮腺腫瘤患者,男性19例,女性25例,年齡25~82歲,平均46.8歲。
1.2 儀器 采用東芝Noime3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頻率7~10 MHz。
1.3 檢查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對病灶部位連續滑行進行多切面超聲掃查,觀察腫瘤的形態、邊界、內部回聲及有無頸深淋巴結轉移;觀察腫瘤內部血流分布情況,并對動脈進行檢測,獲取收縮期峰值流速(PSV)。腫瘤血流分為四級[1]:0級無血流信號;Ⅰ級腫瘤周邊見點狀或短線狀血流信號,內部未見血流信號;Ⅱ級腫瘤內部見散在點狀或短線狀血流信號,血管走行規則;Ⅲ級腫瘤內部血流豐富呈分支狀或網狀,可見豐富的短條、長條狀血流,血管走行迂曲雜亂。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卡方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9例腮腺腫物均經手術切除病理證實,腫塊檢出率為100%,病變均為單側,最大直徑12~56 mm。良性腫瘤36例,符合率為83.3%(30/36),包括混合瘤18例,腺淋巴瘤9例,潴留性囊腫4例,炎性包塊5例;惡性腫瘤13例,符合率為76.9%(10/13),包括混合瘤惡變7例,腺泡細胞癌2例,基底細胞腺瘤惡變1例,黏液表皮樣癌1例,透明細胞癌1例,肌上皮癌1例,見表1。
本組病例的聲像圖特征(表2):(1)形態:良性腫瘤中形態較規則27例,形態不規則或欠規則9例;惡性腫瘤中形態較規則4例,形態不規則或欠規則9例(P>0.05)。(2)邊界:良性腫瘤中邊界清32例,邊界模糊4例,惡性腫瘤中邊界清3例,邊界模糊10例(P<0.05)。(3)內部回聲:所有腫物回聲均低于正常腮腺組織回聲,良性腫瘤中內部回聲均勻18例,不均勻或欠均勻18例,無針尖樣鈣化,惡性腫瘤中內部回聲均勻5例,不均勻或欠均勻8例(P>0.05),有針尖樣鈣化4例(P<0.05)。(4)周圍淋巴結轉移:良性腫瘤中無淋巴結轉移,惡性腫瘤中5例淋巴結轉移(病理證實)(P<0.05)。(5)彩色血流顯像(表3):良性腫瘤血流信號相對少,2例Ⅱ級,19例為Ⅰ級,血流速度均<35 cm/s,15例0級;惡性腫瘤血流信號較豐富,6例為Ⅲ級,5例為Ⅱ級,血流速度均>35 cm/s,11例中7例>60 cm/s,2例為Ⅰ級,血流速度均<35 cm/s(P<0.05)。

表1 彩超檢測腮腺腫瘤良惡性檢出率(例)

表2 二維超聲腮腺腫瘤聲像圖表現(例)

表3 多普勒彩超腮腺腫瘤血流分級(例)
腮腺腫瘤是頜面部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對于腮腺腫瘤,不管是惡性腫瘤還是良性腫瘤,外科手術都是重要的、有效的治療手段,首次手術的選擇是否正確和手術的徹底程度是治愈的關鍵,因此術前診斷、腫瘤的位置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對手術成功及預后起著重要作用。由于穿刺及取組織活檢損壞腫瘤包膜,易造成種植性擴散,一般情況下較少進行,因此超聲檢查尤顯重要。雖然多年前有學者[2]認為超聲對腮腺的良惡性腫瘤的鑒別意義不大,但近年隨著科技的發展、高頻探頭的應用,腫瘤內部的細微結構可以清楚的顯示。國內有學者通過臨床總結指出: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對腮腺良惡性腫瘤的鑒別有重要價值[3];由于病理組織學結構特點,良性腫瘤聲像圖大多表現為邊界清,形態規則或分葉狀,內部回聲低,均勻或不均勻,部分可見液性暗區,無針尖樣鈣化,血流強度多在0~Ⅰ級;惡性腫瘤常呈浸潤性生長,大多包膜不完整,以實性為主,部分有囊性變或壞死,聲像圖特點為邊界不清,邊緣不整,形態不規則,內部可見針尖樣鈣化,彩色血流信號表現為不規則的叢林樣血管及豐富的動脈供血[4],血流強度多在Ⅱ~Ⅲ級,可有淋巴結轉移性腫大等特點。
分析上述指標,腫瘤形態規則、邊界清晰的病理性質傾向于良性,本組誤診的3例惡性腫瘤,直徑均小于20 mm,提示惡性腫瘤的早期可因組織改變尚不明顯,可有形態規則、界限清晰等良性聲像圖表現,鑒別較困難[5],說明形態不規則、邊界欠清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特征而不是唯一特征。腫瘤內部回聲均勻程度在良、惡性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回聲中有針尖樣鈣化的均為惡性,良性腫瘤無一例具備此特征。有關腮腺惡性腫瘤淋巴結轉移中,大多數轉移至同側頸深淋巴結,正常淋巴結邊界光滑,規整,呈蠶豆形或腎形,分皮質和髓質兩部分,皮質呈低或弱回聲,髓質為中高回聲,可見淋巴門位于淋巴結凹陷處,有彩色點狀低速血流或不易檢出[6],而本組發現的淋巴結轉移的聲像圖特征為:淋巴結明顯腫大,圓形或類圓形,淋巴門結構欠清晰或消失,內部回聲較低,可探及較豐富的、分布雜亂的血流信號,4例均經病理證實為惡性腫瘤淋巴結轉移。在彩色血流信號中,良性腫瘤血供少,血管密度低,血流信號檢出率低,惡性腫瘤血流信號豐富,血流速度增快,其中7例>60 cm/s,此特點良性腫瘤無一例出現。
結果表明,二維超聲可觀察腫瘤形態、邊界及內部回聲等、并結合有無頸深淋巴結轉移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參數,多數可明確腫瘤的性質,提高診斷符合率。彩色多普勒超聲以其特有的高分辨力,能及早發現腫瘤,確定腫瘤的形態、大小、深度及內部結構,可觀察腫瘤與周圍組織和血管的關系等優勢,結合血流動力學指標測定,能大大地提高惡性腫瘤的診斷準確率,同時了解病變進展情況及惡性腫瘤有無轉移,為臨床提供準確的信息,對手術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Kurjak A,Kupesic Sm,Anic T,et al.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and Power Doppler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ovarian lesions[J].Gynecol Oncol,2000,76(1):28-32.
[2]王 敏,魏 芳,劉學明.超聲對腮腺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4,13(9):680-682.
[3]葉 琴,林禮務,薛恩生,等.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腮腺良惡性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及其價值[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2006,3(1):49-51.
[4]Yabuuchi H,Fukuya T,Tajima T,et al.Salivery gland tumors:diagnostic value of gadolinium-enhanced dynamic MR imaging with histopathologic correlation[J].J Radiology,2003,226(2):345-354.
[5]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362.
[6]王純正,徐智章.超聲診斷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