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山
[關鍵詞]檢察資源;合理配置;系統思考
反貪污賄賂局制定反貪污賄賂偵查工作計劃和安排意見;依法受理初查和立案偵查本轄區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國家工作人員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經濟犯罪案件;做好職務犯罪個案預防工作。
瀆職侵權檢察局負責受理、初查、立案偵查轄區內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開展職務犯罪個案預防工作;分析研究瀆職侵權犯罪的情況、趨勢和對策。
偵查監督科負責全區刑事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審查批捕、決定逮捕、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工作;開展未成年人犯罪檢察和未成年受害人權利保護工作。
一、 檢察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種種表現
本文所稱檢察資源,是指檢察機關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總和。現實中檢察資源存在的不合理處比比皆是。簡單列舉如下:
1.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如基層院內設機構過多,脫離實際求大求全,人員過于分散;非辦案科室的人員配置過多,辦案科室人員配置過低;地方黨委政府“攤派”的非檢務活動占用警力問題突出;科室之間忙閑不一,相差懸殊,浪費警力問題;人員總體超編于特定時間內(如辦案時)找不到可用之人的矛盾,等等。
2.物力資源配置不合理。如車輛、電腦、復印機等交通、辦案裝備數量越來越多,設備占有量增加與辦案業績提高沒有形成正比,車輛、設備使用的矛盾依然突出;在一個單位,辦公設備配置按級別高低配置,而不是按辦案急需程度配置造成的浪費;在“科技強檢”中片面追求高、精、新帶來的設施閑置的浪費,等等。
3.財力資源配置不合理。如過去進人門檻低,導致大量培訓經費花在不適應檢察工作和沒有培訓潛力人員“補課”上,而急需深造提高的人卻得不到應有的培訓機會;實報實銷的辦案經費支出方式,沒有發揮資金投入刺激大要案偵破的良性循環機制,導致辦案的無計劃性,有限資金平均消耗,大要案辦案資金匱乏,等等。
二、 檢察資源配置不合理的認識根源
縱觀上述檢察資源配置不合理的表現,在檢察機關人、財、物占有和使用上存在諸多認識誤區。
誤區之一,人員配置不是為了檢察工作的根本屬性(即司法活動)服務,而是為上級機關服務、為照顧科室之間均衡、對稱,或為院領導使用方便而設置。
誤區之二,追求部門利益最大化、解決眼前的矛盾化解,缺乏統一的全盤打算。作為某一級檢察院的決策者,國家財政供養體制決定他不用考慮人員開支來源,擴編進人、擴大隊伍總量的動機膨脹就理所當然;下級院迫于上級院和當地黨委的壓力,為完成種種不切實際的達標評級、完成種種攤派任務、指令性任務,白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在檢察院內部,科室、部門負責人之間爭業務骨干、爭設備、爭資金。等等。
誤區之三,決策者受到自己所在層面、自身視野范圍所限(即特定的結構),所得出的結論,或者只見“樹木”,或者只見“森林”,沒有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在看待、配置和使用檢察資源上失之偏頗,事與愿違,忽“左”忽右,犯這樣那樣的錯誤。
所以,突破“局限思考”是我們正確決策、達成檢察資源最優配置的必由之路。
三、 運用系統思考,合理配置檢察資源
《第五項修煉》點明了“局限思考”的癥結,更為寶貴的是,本書還為我們開出了醫治的良方,這就是比得圣吉所謂的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從本質上講,合理配置檢察資源就是運籌謀劃檢察工作總體思路,充分實現法律監督職能。
1.要站在全黨工作大局審視檢察工作,跳出部門利益局限性,轉變思想,提高認識,做好服務。檢察機關面臨著怎樣由過去的法律制裁者回歸到法律服務者和保障者上來的新轉變,就我們基層院而言,就是如何實現“打擊、監督、預防、保護”職能,在檢察實踐中服務全黨大局,圍繞黨委中心工作做好法律服務工作,提供好法治保障。
2.要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膽略和姿態抓班子,帶隊伍。以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為檢察工作第一要務,在謀劃檢察工作發展前景時,要時刻考慮檢察如何促進本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如何確保一方的政治穩定、社會安定。既要破除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保守觀念,樹立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的斗志,又要時刻不忘實事求是、辯證分析的科學態度,選準把握好檢察工作繼承與發展的平衡點。既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注重量的積累和突破,又要抓住時機,迎頭猛追,實現基礎建設、“科技強檢”等多項工作的質的飛躍。
3.在“入世”與國際法治接軌的形勢下,保持清醒頭腦,明辯政治是非,正確處理好每起案件,做到打擊犯罪與保障人權的兼顧統一。系統思考要求我們把握整體思考、動態思考的同時,更要求我們把握本質思考。在“入世”的今天,東西方法律文化交流滲透日益廣泛,西方發達國家的司法文明成果日益被我國司法體制吸收、利用,但是這并不等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法律制度向資本主義法律體制回歸。在處理罪與非罪問題、在澄清模糊的法律關系界限時,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牢牢把握法律和政策界限,使我們的查案方向自始至終立足在“三個代表”思想指導下,植根在黨的統一領導之下。運用系統思考,不僅能打開合理配置檢察資源的認識之門,也能為我們處理國家政治、社會經濟、家庭生活、個體成長指點迷途,是我們終身學習的向導。□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