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岳
[摘 要]代位繼承制度是繼承法的重要制度之一,是對法定繼承制度的一項重要補充,是保護公民私人財產順利轉移的重要法律依據。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和立法技術的提升,有必要對我國的代位繼承制度進行改進和完善,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實現公民的私人財產繼承權得到足夠的保護。
[關鍵詞]繼承權;法定繼承;代位繼承
所謂代位繼承,各國通行的概念是指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或由于其他原因喪失或放棄繼承權時 ,由繼承人的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遺產份額的一種法律制度。代位繼承是法定繼承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法定繼承的一種重要補充,不適用于遺囑繼承。代位繼承的適用主體有嚴格的限制,必須是具有法定繼承權的被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是一次性繼承,是間接繼承,區別于轉繼承的兩次連續直接繼承。
一、 我國代位繼承制度的概念
我國《繼承法》第 11條規定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代位繼承是和本位繼承相對應的一種繼承制度,是法定繼承的一種特殊情況。它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時,由被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替先死亡的長輩直系血親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一項法定繼承制度,又稱間接繼承、承租繼承。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稱被代位繼承人,簡稱被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繼承遺產的人稱代位繼承人,簡稱代位人。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繼承遺產的權利,叫代位繼承權。
二、我國代位繼承制度的發生條件
根據我國的《繼承法》和意見規定,可以得出我國的代位繼承是指未喪失或放棄繼承權的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時,由被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作為代位人繼承被代位人應繼遺產份額的制度。由此 ,代位繼承必須滿足 :①被代位人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子女,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 、養子女以及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②被繼承人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 ,包括自然死亡 ,也包括宣告死亡。如果被繼承人的子女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死亡 ,則按照法定繼承進行處理,不發生代位繼承。③代位繼承人必須是被繼承人死亡時被繼承人子女的未死亡的晚輩直系血親,包括子女、孫子女 、外孫子女等。我國繼承法規定除了晚輩直系血親外,配偶、長輩直系血親、旁系血親等親屬均沒有代位繼承權。④被代位繼承人必須未喪失或放棄繼承權。被代位繼承人一旦喪失或放棄繼承權,就不會發生代位繼承。
三、代位繼承的性質分析
關于代位繼承的性質在法學理論界主要有“代表權說”和“固有權說”兩種。立法上對代位繼承權性質的不同主張,將直接關系到喪失或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的直系血親卑親屬能否作為代位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問題。代表權說,又稱為代位權說 ,認為代位繼承人不是依據自己本身所固有的權利 ,而是代替被代位繼承人的繼承地位而繼承,是被代位人的代表。如果被代位繼承人喪失或放棄繼承權,其直系卑親屬自然就沒有代位繼承權可言了。法國民法采用代表權說。
固有權認為“代位繼承人系基于自己的固有權利繼承被繼承人,而不是基于被代位人的繼承地位繼承。因此被代位人喪失繼承權、放棄繼承權時,其直系卑親屬仍可基于自己的固有權利代其位而繼承”。瑞士、日本等國采用固有權說。可見,代表權說與固有權說關于代位繼承的異議之處在于當被繼承人子女喪失或放棄繼承權時,其晚輩直系血親有無權利代位繼承。無論代表權說還是固有權說,都有其自身的優點與缺陷,又有著很強的生命力。所以選擇“代表權說”還是“固有權說”,必須立足于各國的實際情況。
四、我國代位繼承權制度的分析
從我國繼承法規定層面來看,我國代位繼承制度明顯采用了“代表權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 28條中規定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晚輩直系血親不得代位繼承。如該代位繼承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或對被繼承人盡贍養義務較多的,可適當分給遺產。”這說明我國代位繼承制在采用代表權說的同時,又有所適當補充,體現了養老育幼原則和公平原則。在繼承法中,設立代位繼承是為了保護代位繼承人的物質生活和經濟利益,為了對弱者提供社會保障,以撫養未成年人和照顧不能獨立生活的人 ,使被代位人未成年的直系親屬在被代位人死亡后生活上有所保障。因為在父母先于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的情況下,孫子女、外孫子女往往未成年而不能獨立生活 ,或者由此造成生活困難。養老育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繼承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但是如果當父母拒絕繼承或喪失繼承權時,就會產生孫子女、外孫子女喪失了代位繼承權,從而無法保障上述基本原則的實現,不利于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因此,我國從法律上應當確認繼承被繼承人是代位繼承人固有的權利,認定代位繼承人法定繼承人的地位,放寬代位繼承的條件。明確規定當被代位繼承人喪失或放棄繼承權時,代位繼承人仍然可以代位繼承。這樣能夠更好地體現死者的意愿,保護公民私人財產繼承權,避免被繼承人的遺產作為無人繼承的遺產轉歸國家或集體所有。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 ,我國的經濟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公民的私有財產份額也在不斷增加。對于完善繼承法中的代位繼承制度而言,對公民的現實生活有著直接的影響。代位繼承制度應當從我國現實國情出發 ,結合歷史上的繼承傳統、習慣以及西方發達國家一些先進的繼承制度 ,在立法和司法解釋層面進一步加以完善,給公民以更加完備的保護。(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