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永
[關鍵詞]墾區;斷保;漏保;社會保障
墾區的社會保險事業始于1987年,從當初開展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之后開展職工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隨后開展了養老保險擴面,接續斷保、漏保人員養老保險關系,開展集體、個體、私營、及靈活就業人員各項保險,實現了“五險合一”的目標。墾區社保事業的穩定發展,保證了墾區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維護了墾區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推進了墾區實現新的飛躍。但墾區社保事業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就墾區職工斷保、漏保及非農業職工的社會保障問題作以探討。
一、墾區職工斷保、漏保及非農業職工現狀
首先明確這里所說斷保是指原企業職工由于被企業除名、解除勞動關系等原因中斷養老保險關系的人員和參保后形成個人欠費的人員;漏保是指從實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后從未參保的原企業職工。目前在墾區還存在相當一部分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斷保、漏保人員,另外隨著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農場已不再大批招錄農業職工,這樣導致非農業職工人數增多,這一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如不得到很好解決,將為墾區社會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添加不安定、不和諧的因素。
二、墾區原企業職工斷保、漏保及非農場職工未參保的原因
(一)形成斷保的原因
1.原企業職工被除名或解除勞動關系后未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前些年,一些職工因長期不在農場,與農場脫離聯系且多年不繳納個人應繳養老保險費被企業除名,從而養老保險關系中斷。2002年墾區開展養老保險擴面工作以來,除名、解除勞動關系的原企業職工一部分以個體勞動者身份接續了養老保險關系,部分人無能力補繳未接續,還有一部分人是根本聯系不上無法辦理接續。
2.由于農場勞動關系清理不徹底而形成個人欠費。這部分人大多數是多年離開農場,無法聯系,但企業又沒有與他們解除勞動關系,個人多年欠繳社會保險費。
3.部分低收入職工無能力繳費而形成個人欠費。這種情況包括一些老弱病殘,靠低保生活的職工,場直關停并轉企業下崗職工中低收入群體。
4.由于個體參保繳費基數連年攀升,繳費標準逐年增加,部分以個體身份接續及個體參保人員無能力繳費形成斷保。
(二)形成漏保的原因
墾區的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經歷了分局統籌、總局統籌到目前的省級統籌。在最初的分局級統籌階段,繳費核定是按單位職工工資總額(工副業職工按實際工資收入,農業單位按檔案工資)的一定比例進行核定的,人員多工資總額即高,繳費就要多,這樣各單位在申報職工參保人數上做文章。其一是一些在單位掛名但當時不在單位(長期在外)上班的人員未申報參保。其二,上世紀90年代農場錄用的合同制工人未予申報參保。
(三)非農業職工未參保的原因
農場近些年來已不再大批招錄工人,一些新生勞動力只能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而這些人大多數收入都不高(萬元左右),有的每年就幾千元的收入,他們想參保,但無能為力。綜上所述,參保繳費門檻高仍是制約參保的關鍵。
三、解決斷保、漏保及非農業職工參保問題的建議
既然墾區斷保、漏保接續及非農業職工接續、參保的關建所在是參保資金問題,那么我們就應從實際出發,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想法設法為這部分人參保解決資金問題或在接續參保政策上作以調整,盡可能的減少接續、參保的直接成本,使其達到應保盡保,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調整接續、參保政策使其達到應保盡保
1.降低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標準。目前墾區靈活就業人員當年參保繳費是按上年省平工資核定的,靈活就業人員可按省平工資的60%~100%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從墾區大多數靈活就業人員的實際收入看,最低的參保繳費標準也難以承受,所以抑制了接續、參保的積極性。筆者建議能否再適當降低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標準。
2.斷保、漏保接續可根據本人意愿選擇是否補繳斷保期間的費用。現行政策規定斷保人員接續養老關系必須從斷保之日補繳斷保期間個人按規定應繳的社保費,漏保人員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必須從建立個人繳費制度起補繳個人應繳的社保費,由于斷筆者認為,從現實出發,以保證斷保、漏保人員能夠接續參保為目的,凡以個體勞動者身份接續養老保險關系的,可根據個人的繳費能力自主選擇是否補繳中斷期間的費用,可以從辦理之日開始繳費,斷保期間不補繳的不計算繳費年限,斷保、漏保以前的視同繳費年限(被判刑、勞教人員除外)和實際繳費年限予以承認。
(二)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目前,我省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已經全面開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筆者建議能否按參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模式,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按照多交多得、少交少得的原則,將沒有能力按個體參保的低收入群體納入居民養老保險覆蓋范疇,確保他們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有一定的收入維持正常生活。
(三)企業要將斷保、漏保職工的接續參保問題擺上工作日程,認真加以解決,以保證墾區社會環境的穩定和諧
1.對欠繳社保費人員認真進行梳理。對那些長期不在農場、多年欠繳個人社保費的,企業要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清理,以減輕農場負擔;對確屬困難而交不上社保費的,農場應給予墊交,以體現農場對困難職工的關心,農場與職工個人形成借貸關系,以后職工有條件時償還或將來用養老金逐年償還。
2.化解矛盾,妥善解決斷保、漏保職工的接續問題。對中斷養老保險關系以及漏保職工,要認真界定身份,根據形成原因,有針對性的加以解決。對由組織處理不當形成的斷保、漏保,從企業、個人雙方資金承擔上考慮,企業和個人可達成協議,先讓其以個體勞動者身份接續養老保險關系,之后企業再與其簽訂勞動合同,重新招錄為農場員工。□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