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塞
[關鍵詞]電視節目;編排策略;編排原則
一、突出頻道特色,打造有風格的節目
因為缺少創新機制,同時電視節目知識產權的保護措施不到位,國內電視節目的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節目扎堆現象明顯。如衛視大部分變成電視劇頻道還有近幾年相繼出現的選秀熱、記歌詞熱、水上競技類節目熱、婚戀節目熱等隨著電視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可收看的頻道越來越多,缺少特色、缺少創新、在節目編排上沒有獨創性的頻道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弱。國內影響力較大的幾個衛視頻道都是憑借自己的突出優勢,強化自己的頻道特色,追求與眾不同的風格,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如湖南衛視以娛樂節目打天下,《超級女聲》、《超級男聲》、《快樂大本營》、《我們約會吧》等都帶有很強的娛樂性;江蘇衛視的突出特色是情感類節目,婚戀節目《非誠勿擾》以情感訴求見長;浙江衛視則在音樂挖掘方面下了工夫,培養發現了許多演藝人才;海南衛視早就發展成了專業的旅游頻道,為當地的旅游經濟發展貢獻了很大力量。相反,創新能力不強研發能力弱,沒有自己特色的頻道則日益被邊緣化。
二、觀眾的收視習慣和興趣是電視節目編排的總要依據
觀眾的收視習慣和興趣基本是固定的,對有興趣的電視節目,他們會根據電視臺的節目不斷地變換頻道搜尋,這種搜尋是對自身收視欲望的滿足,又是對電視臺節目的檢閱,滿足觀眾的收視習慣和興趣,編排好節目,是提高節目收視率的一個關鍵環節。固定的骨干節目定點準時播出,觀眾喜歡的新聞節目、電視劇、文藝以及其他重要的自辦欄目也要定點準時播出,其他節目也需要基本準時播出,不能有太大的誤差,更不能隨意改變。節目制作要規范,不能隨便超時或短時,特別節目、臨時增加的節目要提前報批,以便于安排、上電視報和做節目預告。已上電視報預告的節目沒有特殊原因不能隨便更改,這就要求節目編排具有前瞻性、預見性,要考慮不同節目、紀念日的不同影響以及近期可能召開的重要會議,預先對一兩周節目做出安排,使電視報上預告的節目與每天實際播出的節目一致,即使有特殊原因必須臨時改變節目,也要本著對觀眾負責的態度,采取各種方法提前預告,力求使觀眾對本臺主要節目的印象就像觀眾對19:00的《新聞聯播》一樣熟悉明了。根據節目的收視對象給每一個節目尋找最恰當的播出時段。一般來說,任何一個節目,不論其形式如何,都有一個由節目內容決定的主觀收視對象,即適合的觀眾層面,這個層面在節目策劃制作階段就已經形成,并經節目的宣傳、推介、包裝而得到強化。不同節目的最恰當的播出時段是不同的,如少兒節目恰當的播出時段是17:00至19:00,老年節目的播出時間應在每天上午或下午。我們編排節目要仔細研究不同觀眾層面的收視特點、收視習慣,給每一個節目安排最恰當的播出時段,從而最大限度地增強每一個節目的傳播效果,提高每一個節目的收視率??紤]不同觀眾群的收視習慣,加強與觀眾的互動。收視率是節目編排的依據,提升收視率也是節目編排的重要目標。在觀眾構成上,要前后照應,充分考慮觀眾的欣賞習慣,最大限度地按觀眾的生活、收視習慣編排節目。不同年齡、職業、學歷的人,有不同的行為生活方式,在電視節目的收視習慣上也不相同,為提高影響力,擴大收視份額,必須盡最大努力,研究觀眾,研究其收視行為。如普通觀眾、少年兒童、白領階層、政府官員與高級管理人員,在電視收視行為上就有著明顯差異,收視時間不同,興趣愛好迥異。在節目編排,特別是綜合頻道節目編排時就應該全方位考慮。許多頻道采用各種措施與觀眾互動,原來電視臺與觀眾的交流不過是觀眾來信、點歌等,現在,手機短信、網站、信息臺成了電視臺與觀眾聯系的密切紐帶,在節目策劃和編排中隨時和觀眾交流,讓觀眾參與進來,最大限度地調動觀眾的參與性,有利于培養他們對節目的忠誠度,保持觀眾的穩定性。
三、創新是電視節目編排的靈魂
不斷創新,制造熱點,吸引觀眾眼球。電視節目是辦給觀眾看的,觀眾的興趣愛好會不斷變化,不斷轉移。電視節目編排必須以創新為先導,不斷制造熱點、看點、賣點,才能持續吸引觀眾注意。在編排時,提前考慮并策劃各種活動營銷方案,能夠為一個頻道贏得競爭先機。
四、重視次黃金時段,避免“同質化”競爭
晚間19:00—22:00是傳統意義上的黃金時段,歷來最受電視臺和廣告商的重視,也是各電視臺競爭最激烈的時段。這說明“同質化”競爭已趨白熱化。如何避免“同質化”的出現?電視經營管理者就要重視18:00—19:00這個“次黃金時段”。通過巧妙編排節目,提高該時段的收視率;并利用收視慣性這一規律,使后面的黃金時段得到較高的收視起點。因此,重視“次黃金時段”,使黃金時段往前延伸是提高整體收視率的一條捷徑。通過分析觀眾收視需求,如何對次黃金時段進行科學合理編排,可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盡量把影視、旅游和娛樂節目等活潑輕松、觀眾面廣、收視率高的節目安排在該時段。因為忙碌一天的人回到家中不需要說教、沉重的電視節目,此時的觀眾需要的是放松和娛樂;另一原因是這個時候家庭成員最齊全,老少咸宜的節目易被接受。
第二,細化該時段,而不是大板塊的形式。這種細分的編排幾乎可以滿足不同品位、不同層次的觀眾群的需要,使眾口不再難調。
第三,仔細研究競爭對手,知己知彼,揚長避短。針對與我臺實力相當的對手,可采用“對抗式編排”,即用自己的強檔節目和其競爭,爭奪觀眾。但對手實力較強,可采用“迂回式編排”。這樣做,避免直接競爭播放不同類型節目,爭取觀眾。
第四,固定節目播出時間,便于觀眾記憶、識別,形成固定的收視習慣。如節目改版頻繁,播出時間動輒改變,使觀眾無法建立起固定的收視習慣,必然降低節目收視率。
電視節目編排是一門綜合藝術,又是一門時間分割藝術,它是一個電視臺宣傳思想的綜合體現,一個電視臺,如果節目編排得合理巧妙,不僅會提高本臺精品節目的收視率,而且能連帶提高本臺一般節目的收視率,反之,如果節目編排不合理,收視率就會大打折扣。
電視編排是對電視節目進行內容和形式處理的終端,是一個將節目要素變為節目成品的過程:合理的頻道編排可以實現欄目之間的順暢過渡,有效控制觀眾流,避免觀眾中途流失。電視編排對于優化電視內容的傳播效果、實現電視媒體的營銷目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宏云.激發觀眾興趣促進新聞創新
[J].新聞知識,2004,(2).
[2]毛麗霞.電視節目編排藝術探討[J].青
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2).
[3]曲新華.論電視節目編排與電視市場
營銷[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
18(35).
[4]胡波.收視率調查與節目編排策略[J].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4,(3):26-27.□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