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
[關鍵詞]電視現場直播報道;電視競爭力;發揮傳統優勢
現場報道是電視記者置身于新聞現場,出圖像并用同期聲向觀眾敘述、評論新聞事件的一種報道形式。在現代電視新聞傳播中,現場報道已日益成為一種普遍的報道方式。現場報道越來越受到重視,更多的新聞被要求以現場報道的方式直播。在西方電視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凡是適合現場報道的新聞決不用其他形式的報道,理由是相比其他報道形式,現場報道最能體現新聞事件的現場感。因為在現場報道中,報道者進入畫面,一邊采訪一邊進行解說,原生態的現場聲音、現場環境以及種種細節都在向觀眾傳播信息,使觀眾仿佛置身于新聞現場,產生強烈的真實感和參與感。我國的現場直播報道的起點應該算是從1997年香港回歸的直播開始的,那是中央電視臺第一次相對來說,規模很大,參與人數眾多的現場直播,雖然現在回頭來看,當初的電視直播還存在著不少的瑕疵,還有很多細節有待提升,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那次現場直播奠定了日后中國電視直播的一個基石。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大地震,中央電視臺為代表的國內電視媒體采取緊急行動,推出持續性的全天候大直播,直播不僅迅速、全面、豐富、深入的報道了抗震救災全程,推進了捐助支援、恢復重建的進程,所有的傳媒人通過這場考驗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洗禮。5月12日到14日的收視率統計也充分反映了受眾對直播報道的興趣和依賴。例如據AGB尼爾森統計,上海的東方衛視做了全天直播后,5月14日18點30分東方新聞的收視率上升到2.8,而平時這一個時段1都不到。電視事業的發展,傳媒競爭的激烈,自然對電視節目,對電視從業人員,對電視記者帶來新的、更高的、更嚴格的要求。要當一個合格的電視記者,除了記者共同應該具備的政治水平,新聞敏感,采訪與寫作能力外,還應該掌握現場報道和現場采訪的本領。現場意識是電視記者必須具備的主要素質,也是提高電視新聞總體水平的關鍵所在。我們倡導進行現場報道,同時,還應倡導學習和趕上國際先進的現場報道方式,使我們在提升電視新聞的報道質量和特色新聞專欄的品位方面,在增強電視與其他媒體競爭能力方面,更勝一籌。國際上電視同行搞現場報道,已經發展到經常采用單機微波或采用衛星進行現場直播,有的甚至發展到雙現場報道,雙現場通話。如奧運會報道,直播室是一個現場,記者在悉尼比賽現場進行采訪報道,則是另一個現場。第一現場與第二現場同步進行報道,采用電視手段,把兩個現場壓縮在一起。同一個熒屏畫面上,相隔數千公里,進行現場通話,其真實程度,其觀眾參與程度,更是無以復加了。可以說,電視新聞直播是電視的最高境界,無疑也是現場報道的最高境界。現場報道與現場采訪,有相同之處,即記者都應到達事件的現場。但現場報道與現場采訪又有不相同的地方。現場報道,記者要拿起話筒,面對觀眾,整條新聞要以記者的敘述、引導來完成報道。現場報道可以溶進現場采訪,也可以不用現場采訪,完全是記者在現場說就行了。現場采訪,是記者面對新聞人物,新聞事件的目擊者、參與者的采訪,記者不用面對觀眾,而是通過自己的提問,引導被采訪者向觀眾表述新聞事實、觀點和旁證。有時,記者概括報道事實,引用被采訪者的一段現場聲音,達到加強和證實報道的可信性的目的。電視媒體與平面媒體體現解釋能力的方式確有不同,平面媒體需要更多地采用分析報道、深度報道、觀點報道、評論等等方式,而電視現場直播報道融多種因素、手段于一體,以特有的方式體現解釋能力。例如在汶川地震的報道中,處置唐家山堰塞湖的直播報道,是這次直播報道中延續時間最長、涉及現場最多、技術含量最高、關注度也最高的。處置唐家山堰塞湖的直播報道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應急動員過程。有這樣的報道,不僅使應急撤離的人們有了更多的理解,全國、全世界都同步看到一個奇跡的發生。從當天的收視統計來看,在這個階段的收視率也的確是最高,這就說明,這樣的現場直播在電視的競爭中是有很大的優勢的。
還有一個實例也很好的說明了電視直播報道很具有競爭力的。2000年8月20日和2001年6月3日上午,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東方時空特別節目,先后對我國北京郊區老山西漢墓葬遺址和云南澄江縣撫仙湖水下古建筑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進行了現場直播。兩次直播分別開創了我國廣播電視實踐活動中的“破天荒”紀錄:前者是第一次陸上考古發掘直播,后者則是首次水下考古發掘直播。按說這樣的題材的現場直播報道可能相對來說是觀眾群很有限的,因為關注考古的觀眾和關注重大新聞事件的觀眾群來相比,是很小的一部分,然而就是這樣的兩場直播,在收視上卻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考古發掘是緩慢單調的勞動,如果攝影鏡頭總是對著考古人員或遺址,電視畫面將顯得平淡無奇,觀眾會產生視覺疲勞而失去觀看的興趣與耐心。這時,插播就應及時補入,以打破長時間直播造成的觀眾心理抵制屏障,將鮮活的畫面語言借機傳達給觀眾,讓他們恢復收視的興趣與主動,將觀看進行到底。另外,發掘工作是一項邏輯嚴密、系統科學的整體工程,前后期的工作是環環相扣、一線貫通的,不可能截取其中某個片斷進行研究,否則最后得出的結論必然是不科學的。因此,在直播間隙,很有必要向觀眾插播發掘前的詳細背景資料,使他們對本次考古發掘有一個宏觀而完整的認知。通過這樣的橋段安排,整個直播過程流暢,點次清晰,讓觀眾看得欲罷不能。
現場直播的顯著之處就是在于將信息的搜尋、選擇、組合等等直接展現在傳播行為中,與報道同步進行,觀眾可以與主持人一起急切的搜尋信息,一切與現場完全同步的模式更加具有沖擊力、感染力,體現了直播的價值和影響力。一般的報道模式提供的只是信息碎片,而在突發事件的特殊背景之下,人們不滿足于傳媒把信息碎片整合好后再提供,哪怕是細碎的信息碎片,只要它以信息流的方式呈現出來,受眾愿意與尋找信息的進程同步,在接收信息中自行組合,個體判斷,高流量的現場直播報道更容易成為受眾的第一信息源。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深入,隨著各種媒體的新興發展和擴大,信息的快速和全面只是人們對于信息需求的一個基本要求了,要想進一步發揮電視的傳統優勢,增加電視這個媒體的競爭力,現場直播必將起著更大的作用。□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