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
[關鍵詞]電視廣告節目;非線性制作;技術包裝
生存在信息社會,電視已成為人們生活密不可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電視節目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信息需求,就必須不斷提高節目質量,節目的制作包裝成為重要一環。隨著電視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制作設備推陳出新,特別是集字幕機、特技機、編輯機于一體的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出現,使電視節目制作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電視越來越“好看”了。由線性到非線性,由磁帶編輯到磁盤編輯,由模擬到數字……原來復雜的制作方式變得非常簡單,而觀眾看到的電視畫面卻更加豐富多彩。
相對與電視新聞類節目,廣告類節目雖然也講真實性和實效性,同時更注重欣賞性與藝術性。但是它的形式可以更為活潑,因而制作包裝的天地更為廣闊。經過包裝的廣告節目,大大增強了可視性,無論是形式、還是色彩、技術手段上都可以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精美的節目包裝,自然離不開先進的設備。在這個大眾傳播日趨數字化的時代,電視技術設備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而設備經費卻是有限的,這就給我們節目編輯制作人員提出了挑戰:如何利用現有的設備,做出在視覺、聽覺上更具美感的節目呢?
我們立足實際,充分開發運用部門2005年6月引入的SOBEY創意CY99非線性視音頻編輯系統對節目進行制作包裝,利用平面處理軟件Photoshop和3D MAX進行效果處理,結合非線性編輯等集錄放機、切換臺、特技臺、調音臺、字幕機等于一身,功能強大,操作簡便,是未來電視數字化時代編輯制作節目的完美搭檔。具體說來,我們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節目制作質量,努力創造精品。
(一)建立視音頻資料庫、不斷更新字幕模式
資料庫,顧名思義它是儲備資料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同小可。就像作戰要有軍火庫,我們做電視節目,在一定程度上會存在不可預見性和突然性、緊急性。
正是電腦技術的發展為我們建立一個這樣的資料庫提供了物質條件。針對使用情況,我們建立了視頻場景實物庫、音頻資料庫等,實踐證明,不僅自己節目受益匪淺,其他目前還在傳統線性模式下工作的同事在緊急關頭也來求援。
非線性編輯系統的素材采集可以由磁帶輸入(模擬信號壓縮轉換成數字信號),也可以由互聯網或其他系統引入(數字信號AV文件),為提高節目質量,我們在節目的素材采集、資料存儲階段就嚴把質量關。每一片段視頻信號的亮度、色度、飽和度、對比度,我們都會運用CY99的獨特功能進行增減修補,對音頻信號的左右聲道也要進行音量調整(輸入音量不宜過大,否則容易造成幅失真)。使畫面色調和諧悅目,使聲音流暢悅耳。這些過程如果在傳統線性編輯條件下將會非常麻煩,而且要一遍一遍地倒磁帶,使信號損失減弱,但在非線性編輯過程中卻非常方便快捷,而且同步完成,即使包括一二聲道合音,也可以實時處理,絲毫不會損傷信號。
電視本身就是一門綜合藝術,處處蘊涵著美學的實踐,我們也可以說,電腦在電視領域的拓展及電視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我們電視節目的編輯制作人員空前地面臨大挑戰。我們在不斷地學習新技術的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和美學修養,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信息、審美需求。哪怕是小小的電視字幕一個方面,也要常換常新!
(二)過渡、畫面特技方式的設置
非線性編輯系統擁有多層視頻軌,一般在同處一軌的前后相鄰的兩個素材間應用過渡特技,使兩個畫面的銜接產生特技效果,形成強有力的視覺沖擊,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在系統的過渡特技編輯狀態下,我們編輯制作人員可以手動設置任一過渡特技內部的固定參數及任意位置的可變參數,也就是“自定義”過渡特技方式,或在素材庫中預置的過渡特技模板基礎上進行簡單修改以衍生出新的過渡特技方式。因為非線性編輯系統的每一視頻軌道都可以提供幾十種不同的劃像選擇,每一種劃像又可變化出水平垂直移位、重復、翻轉等等無盡的方式,這就使它的特技功能千變萬化。
這些二維過渡特技可以實時精確到關鍵幀,形式包括區域馬賽克、油畫、亮色調整、單色、靜幀、抽幀、疊畫、劃像、專業色鍵、亮度鍵、二維DVE等軌道特技。所有特技均可直接拖放置于時間線上的兩段視頻素材之間。當需要不同的特技效果時,只需簡單地從庫中拖拽到要加特技的關鍵幀、再松開鼠標就可以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對畫面特技進行預先設置、儲存。與過渡特技不同的是:畫面特技是視頻素材的內部特技,可放置子字幕軌及各視頻軌上,也可以作為過渡特技使用。只需要使用任一素材內部的畫面就能產生特技效果。它的可改變參數包括:窗口設置、透明度、疊畫、色鍵、屏幕、放大鏡、馬賽克、濾色鏡、抽幀等等,如果我們的非線性編輯系統加上三維軟件,那么又能增加卷頁、掃光、變形等變化多端的特技效果,引領觀眾進入一個純美的熒屏世界,得到其他藝術無法替代的審美享受,更加深化我們所要傳遞的信息。
由于每個廣告片主要圍繞一個主題(商家、產品等),因此,用于內容相關的畫面作為背景可以起到提示作用,加深觀眾印象。一個精巧的創意加上適當的技術就可以讓節目包含更多的信息,更具有震撼力。
提高電視節目的制作質量,是我們每一個電視人的責任和義務,一個精品節目的產生過程包含藝術創作和技術處理兩部分。有同人把電視藝術創作比做電腦軟件,把電視技術處理比做硬件,實在很恰當。在實踐中,軟件和硬件是不可分離,互相滲透的。
我們從事的電視廣告行業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電視節目處處流露著“人”的主觀意圖,處處滲透著信息、情感的交流。電視技術操作并不復雜,真正的差別就在于“軟件”。
因此,作為一名電視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為人民奉獻出更多更好的精品節目,就應該具備多方面的素質,不一定樣樣精通,但最好是觸類旁通,涉獵廣泛。這樣才有資格站在新世紀的地平線上,擁抱一個嶄新的電視時代!□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