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鑫
微量元素與人類健康,特別是兒童的生長發(fā)育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環(huán)境污染的加重、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有害微量元素如Pb、Cd等亦威脅著兒童健康,因此做好兒童保健工作勢在必行。現(xiàn)將本市2009年1月~2010年1月隨機抽取的健康查體的5877例兒童的微量元素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將本市2009年1月~2010年1月隨機抽取的來普寧市婦幼保健院健康查體的5877例兒童的微量元素檢測結果按年齡分0~6個月、7~12個月、1~3歲、4~6歲、7~9歲和9~12歲6組進行分析。
兒童用流水反復清洗雙手后,采用一次性微量吸管精確采集手指末梢血40μl各一管,分別采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譜儀配套的稀釋液1.2mL和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譜儀配套的稀釋液0.36mL混勻稀釋,40℃冷藏,2d內檢測Cu、Zu、Ca、Mg、Fe。
利用方差分析對不同年齡組兒童各種微量元素含量水平進行比較,檢驗水準為0.01;利用x2檢驗對不同年齡組兒童各種微量元素的缺乏率進行兩兩比較,檢驗水準為0.001。
Ca、Cu、Mg、Fe、Zn的測量結果以正常參考范圍為標準,凡低于其下限者視為該種元素缺乏;各種元素的正常參考范圍如下:銅(Cu)11.8~39.3μmol/L;鈣(Ca)1.55~2.10mmol/L;鎂(Mg)1.12~2.06mmol/L;鐵(Fe)7.52~11.82mmol/L;鋅(Zn)在不同年齡段參考范圍不同:0~1歲58.0~100.0μmol/L;1~2歲62.0~110.0μmol/L;2~3歲66.0~120.0μmol/L;3~5歲72.0~130.0μmol/L;>5歲76.5~170.0μmol/L。
5877例兒童均無銅(Cu)、鎂(Mg)兩種元素的缺乏。隨年齡增長,Zn、Fe、Pb含量呈上升趨勢,而Ca含量呈下降趨勢;除Cu、Mg兩種元素外,Zn、Ca、Fe三種元素含量水平在不同年齡組兒童中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鋅(Zn)、鈣(Ca)、鐵(Fe)三種元素在各個年齡段的缺乏率如表2所示。隨著年齡的上升,缺鋅率及缺鐵率逐漸下降,而缺鈣率逐漸上升。將各年齡段兒童三種元素的缺乏率進行多組比較的x2檢驗可知,這三種元素在不同年齡組中的缺乏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65.31,P<0.01)。0~6個月的鋅鐵聯(lián)合缺乏率最高,見表3。
表1 0-12歲兒童不同年齡組全血5種元素檢測結果(±s)

表1 0-12歲兒童不同年齡組全血5種元素檢測結果(±s)
組別 例數(shù) 銅濃度(μmol/L)鋅濃度(μmol/L)鈣濃度(mmol/L)鎂濃度 (mmol/L)鐵濃度(mmol/L)0~6個月 834 25.15±6.21 45.58±8.62 1.79±0.15 1.47±0.13 7.03±4.23 7~12個月 1674 27.77±6.17 59.51±9.12 1.77±0.14 1.52±0.15 7.19±4.20 1~3歲 1371 27.01±6.15 66.87±8.76 1.73±0.17 1.52±0.18 7.54±4.51 4~6歲 1678 26.61±5.86 75.59±9.64 1.70±0.15 1.52±0.19 7.70±4.42 7~9歲 768 25.92±5.78 79.10±9.72 1.65±0.18 1.51±0.21 7.89±4.73 10~12歲 386 24.65±5.21 79.72±9.65 1.66±0.16 1.52±0.17 8.07±4.68總計平均值 5877 26.61±5.53 66.71±9.23 1.73±0.16 1.51±0.18 7.50±4.52

表2 0~12歲兒童不同年齡組全血5種元素缺乏率檢測結果(%)

表3 0~12歲兒童不同年齡組全血鋅鐵聯(lián)合缺乏率(%)
微量元素是指每日膳食需要量在100mg以下的元素[1],如鐵、銅、鋅、硒、錳等,其含量不及體重的萬分之一。分子生物學研究揭示,微量元素通過與蛋白質結合,可以以多種形式作用于人體,如參與合成酶、激素、維生素等。它們的攝入過量、不足、不平衡等都會影響人類健康,尤其是對生長發(fā)育快、對各種營養(yǎng)需求量大、各種生理機制尚未發(fā)育成熟的兒童來說,必需微量元素(如鋅、鐵等)的缺乏或有害微量元素(如鉛、鎘)的超標對兒童健康的影響更不容忽視。
鈣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穩(wěn)定神經細胞膜影響其應激性,鈣離子還參與凝血過程和參與細胞內信號轉導,是許多酶的輔助因子。同時鈣對骨骼及牙齒的發(fā)育影響甚大,兒童缺鈣易患佝僂病、手足抽搐等。有研究表明,缺鈣影響兒童生長發(fā)育,低鈣與兒童身高矮小有重要關系[2]。不僅如此,低鈣兒童患反復感染性疾病的幾率亦比正常兒童高[3],因為鈣劑能增強氣管、支氣管的纖毛運動,使呼吸道清除功能增強,同時又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另外,小兒挑食、厭食、消化不良等也與低鈣引起的消化道功能紊亂有關[4]。本地區(qū)兒童缺鈣整體還較嚴重,總體缺鈣率達17.94%。尤其是4~6歲7~12歲的兒童,缺鈣率高達25.28%,可能與這個時期的兒童生長發(fā)育較快、活動量大、消耗多等原因有關,家長對此階段的兒童更應該注意給予鈣的補充。
鐵是人體含量最多最豐富的一種微量元素,是骨髓造血的主要原料,是血紅蛋白重要的組成成分[4],缺鐵性貧血是兒童常見的營養(yǎng)不良性疾病。同時,人體內有許多含鐵的酶(如細胞色素酶、過氧化物酶、琥珀酸脫氫酶等)[3]和鐵依賴酶,這些酶參與一系列重要的代謝過程。當鐵缺乏時,這些酶的含量和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導致兒童免疫力降低而易受感染,可能導致呼吸道感染且遷延不愈,最終發(fā)展成反復呼吸道感染[5];同時還會導致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口角炎等多種疾病。本文研究結果顯示,0~1歲及1~3歲嬰幼兒時期的兒童缺鐵較其他年齡組最為嚴重,可能是由于嬰幼兒生長快、造血功能旺盛,對鐵的需求量大,同時母乳中含鐵量不能滿足其需要,輔食添加又不及時、喂養(yǎng)不當、偏食等多種原因造成的。從數(shù)據(jù)上看,本地區(qū)總體鐵缺乏率非常高,達到45.29%,這與家長對缺鐵的認識程度密不可分,應加強對家長的健康宣教。
鋅參與人體內80多種酶的合成,是人體生長發(fā)育中重要的微量元素,在體內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營養(yǎng)作用,特別是對兒童的免疫功能,創(chuàng)傷愈合和智力發(fā)育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6-7],參與血紅蛋白的合成,提供鐵的利用和吸收,協(xié)同造血。鐵又與能量代謝、造血和免疫、多種酶的活性有關。二者相互影響。本次測定結果表明普寧市兒童血清微量元素以鋅和鐵元素的缺乏較為嚴重,0~6個月的鋅鐵聯(lián)合缺乏率最高。由于人體鋅的主要來源是食物,推測嬰幼兒缺鋅最嚴重可能與該年齡段兒童飲食結果相對單一有關,且學齡前兒童易出現(xiàn)挑食、偏食、吃零食、食用天然缺鋅食物、精制食品(如精白米、富強粉等)的不良飲食習慣也容易導致缺鋅。此外,兒童腹瀉時,腸道對鋅的吸收障礙和排除增加,也是導致缺鋅的重要原因[8]。
從此次數(shù)據(jù)分析上看,本市的兒童微量元素水平不是很樂觀,鐵的缺乏率總體最高,達45.29%;鋅其次,為34.35%;鈣元素的缺乏率較少,為17.94%,這種差異與人們對各種元素的熟悉和重視程度密不可分。兒童保健人員及家長應對各種元素都重視起來,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易缺乏的元素進行重點補充,從而保證兒童的健康成長。
[1]范久波,劉海菊,陳斌,等.3320例兒童微量元素檢測結果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9,9(1):101-103.
[2]黃麗敏.矮身材兒童血鉛鎘鋅鈣鐵銅鎂水平分析[J].四川醫(yī)學,2009,30(7):1084-1086.
[3]李琳琳.兒童感染性疾病與微量元素關系的探討[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6(21):1850-1851.
[4]高元華.微量元素與免疫功能關系的探討[J].中國保健雜志,2006,14(10):27-28.
[5]沈春玲.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J].中外醫(yī)療,2009,9:143.
[6]趙承軍,壬潔,王淑靜.寧夏山區(qū)學齡前兒童血清鋅含量分析[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0,10(22):5.
[7]張偉淳.微量元素鋅在兒童生長發(fā)育中的作用[J].當代醫(yī)學,2011,17(3):41.
[8]陳善昌,湯興萍.鋅缺乏與兒童感染性疾病關系探討[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7,9(1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