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平 魏建誼 余碧霞
子宮肌瘤是發病率較高的婦科疾病之一,其不僅給患者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而且有可能產生癌變,發展為惡性腫瘤,隨著腹腔鏡手術的優勢日益凸顯和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該術式進行治療。手術后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順利康復有重要意義[1]。我們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研究對象為2010年6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64例,年齡32歲~45歲,平均37.8歲。均根據B超和盆腔檢查確診病情,并對陰道流血不規律或月經紊亂患者行診斷性刮宮檢查,排除宮頸惡性病變者。所有患者子宮均無明顯脫垂及盆腔粘連,活動度良好。順利完成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術后所有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32例。一般資料方面兩組無顯著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給予基礎護理,具體如下。
(1)密切監測。手術結束患者清醒后返回病房,護士及時和麻醉師協助患者于病床,詳細了解手術情況,囑禁食禁水6h,防止嘔吐物吸入,患者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返流引起墜積性肺炎或窒息。給予心電監護、吸氧。檢查穿刺孔敷料有無滲血,接導尿管于床邊,防折疊、堵塞,6h后協助病人翻身,肛門有排氣、病情允許拔除導尿管,囑患者4~6h自排小便,協助取半坐臥位,抹洗會陰每天兩次。囑咐患者注意休息。
(2)飲食護理。術后6h可進食高維生素、高熱量的流質食物,但要避免進吃牛奶、豆類、韭菜產氣食物,以避免出現腸脹氣。同時鼓勵增加水分的攝入,飲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d,以便盡快排尿,避免尿路感染。同時給予腹部按摩和盡早離床活動,可避免發生腸粘連。
(3)并發癥護理。①高碳酸血癥:因CO2彌散入血,CO2分壓升高,表現為患者呼吸減慢,吸氧可促進CO2的排出,提高氧分壓,因此可根據病情實時調整輸氧速度[2]。②穿刺孔出血:多為穿刺鞘拔出后壓迫作用消失所致,及時更換無菌敷料并加壓包扎,如效果仍無明顯改善,可在穿刺孔縫合一針加強止血效果。③肩痛:若術中氣腹壓力過高或術后CO2殘留在腹腔,膈神經受到刺激可引起肩背部酸痛。除給予吸氧外,還可采取胸膝臥位,使殘留的CO2氣體向盆腔聚集排出。④內出血:注意觀察有無腹部壓痛或反跳痛、腹痛和陰道流血,若48h仍未排氣者或腹脹感覺異常明顯,可肌注新斯的明0.5mg并加強觀察。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具體如下:仔細觀察患者表情,動作,語言等,從中體會患者的情緒狀態或波動,根據患者性格特征,心理狀態等,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用鼓勵性的話語寬慰患者情緒,增強患者信心,并從患者的心理狀態表現出來的肢體語言,以及患者病情變化體現出來的心理變化,作為病情監測的輔助參考,及早發現異常,及時幫患者解決潛在的困難,增加患者的身心舒適度。
相關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x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以P<0.05為統計學差異具有顯著性。
兩組相關指標如表1所示。實驗組術后VAS評分(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術后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小于對照組(t=4.695,P<0.01;t=8.521,P<0.01;t=5.732,P<0.01)。并發癥主要輕微的為皮下氣腫、和腹脹等,兩組無顯著性差異,經對癥處理后予以控制。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統計
子宮肌瘤的發生與雌激素含量長期過高、導致內分泌失調和子宮肌瘤素活性增強關系有關,多無明顯癥狀,少數患者可有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癥狀等,如發生蒂扭轉時可引起疼痛。本病多為良性,但若不及時治療,也可能發生惡性病變,并引起感染及化膿、子宮體癌等嚴重并發癥。傳統開腹手術技術成熟,操作相對簡單,手術野清晰,手術時間相對較短,可更為徹底的清除肌瘤,減少復發,但其手術創傷大,術后恢復慢術后遺留瘢痕。腹腔鏡手術對盆腔粘連和附件腫塊可以更為精細的處理,而且可同時對不孕者行輸卵管通液術,雖然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具有切口小、術后恢復快等顯著優點,因此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3-4]。
由于人工氣腹的建立,術后高碳酸血癥,內出血等相關并發癥也相應增多,同時也給康復期飲食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術后基礎護理非常重要,有必要在營造良好休息環境,調節飲食的同時,給予患者嚴密的并發癥監測,保證患者順利康復。但是由于子宮肌瘤的處理,患者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顧慮,擔心康復后身體的改變,影響作為女人的完整性,以及性生活質量,現代護理不僅要盡量保證身體的康復,而且還應該考慮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我們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積極安慰和疏導患者,提高心理舒適度。此外,通過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也可以推測患者病情的康復情況,有助于發現患者不便于明言的困難,并適時調整護理方案,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的全面康復。
從臨床統計來看,兩組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提示基礎護理對于保證患者順利康復是非常重要的。但實驗組術后VAS評分、術后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小于對照組(t=4.695,P<0.01;t=8.521,P<0.01;t=5.732,P<0.01),提示良好的心理狀態,對于促進病情更快的康復有積極意義。因此我們認為,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強化心理護理,可以促進患者更快的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考慮。
[1]吳麗清.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45例療效觀察及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4):84-85.
[2]黃翠煥.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6,25(6):513.
[3]朱金萍,吳丹.經陰道與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1):56.
[4]劉春娜.腹腔鏡與剖腹子宮肌瘤挖除術臨床效果比較分析[J].當代醫學,2009,15(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