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紅 葛勤 林綺玲 單菲
絕經期是指女性從性成熟期開始過度到老年期的一個生理過程,在此過程當中,卵巢內分泌功能開始逐漸衰退,進而引起性激素分泌異常(雌激素減少、雄激素增高或兩者比例失調),從而導致血脂等一系列的生化指標紊亂[1-2]。雷洛昔芬是新一代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物,它對乳腺組織及子宮內膜具有抗雌激素樣的作用,而在骨組織中呈現雌激素樣活性,同時具有改善血脂的作用[3]。本文就雷洛昔芬治療更年期骨質疏松及血脂升高的療效進行隨機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9年2月~2010年9月我院就診的女性更年期骨質疏松患者58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5±1.3)歲,絕經時間均在2年以上,且無嚴重或慢性致殘性疾病。納入標準:空腹12h后血清堿性磷酸酶>92U/L,血骨鈣素>70ng/mL,血清甘油三酯>1.7mmol/L或總膽固醇>6.0mmol/L。排除標準:患有已知、可疑或既往患乳腺癌、雌激素依賴性腫瘤;深部靜脈栓塞史;有影響骨代謝的疾?。患毙曰蚵愿尾。荒I功能受損;不明原因子宮異常出血等。受試者3個月內未服用任何含雌、孕、雄激素、類固醇類、降血脂及含維生素B6、B12、葉酸類藥物及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5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9例,分別接受雷洛昔芬和安慰劑治療,兩組在年齡、停經時間、身高、體重均衡性較好,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服用雷洛昔芬60mg/d(禮來蘇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J20080022),對照組服用與雷洛昔芬外觀、氣味完全相同的安慰劑1片/d,兩組均服用鈣爾奇D片(中美合資蘇州立達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8D62),1片/d,共服12個月。
觀察治療前后血清堿性磷酸酶、血骨鈣素、甘油三酯、總膽固醇的變化情況。
如表1所示,雷洛昔芬治療組治療后血骨鈣素升高0.41mmol/L,對照組經安慰劑治療后升高0.03mmol/L,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血堿性磷酸酶降低5.05IU/L,對照組降低0.51IU/L,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治療前后血清骨代謝指標變化情況(±s)

表1 治療前后血清骨代謝指標變化情況(±s)
組別 時間 血骨鈣素(ng/mL)血堿性磷酸酶(IU/L)觀察組 治療前 75.11±3.08 97.37±7.02治療后 70.06±0.10 92.32±8.77對照組 治療前 76.32±0.07 97.28±8.00治療后 75.81±0.09 96.77±7.79
觀察組經雷洛昔芬治療后,甘油三酯無明顯變化,經統計學分析,P>0.05。而雷洛昔芬能明顯降低總膽固醇含量(P<0.05)。如表2所示。
表2 雷洛昔芬對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的影響(±s)

表2 雷洛昔芬對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的影響(±s)
組別 時間 甘油三酯(mmol/L) 總膽固醇(mmol/L)觀察組 治療前 2.15±0.03 6.15±1.01治療后 2.12±0.05 6.02±1.13對照組 治療前 2.14±0.05 6.19±1.09治療后 2.21±0.01 6.31±1.10
骨骼是人體最大的鈣、磷儲藏庫。它們在骨-血中保持動態平衡,并受維生素D和內分泌(甲狀旁腺)的調節。雌激素有拮抗甲狀旁腺激素排鈣的作用,因此當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時,更多的鈣離子可能釋放到血流當中,從而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生,這種情況在絕經后女性當中尤為明顯[4-6]。此外,骨質疏松引起的骨折幾率是正常人的5倍,因此積極治療骨質疏松具有重要的社會和家庭意義[7]。
血清骨鈣素是骨轉換率的重要指標,在本研究當中,我們發現治療組和安慰劑組的骨轉換率均有降低,但雷洛昔芬組的下降更明顯。血堿性磷酸酶是另一個較敏感的反應骨形成的指標。血清中堿性磷酸酶50%來源于骨組織所分泌,在肝功能正常時,血堿性磷酸酶可以反映成骨細胞的活性。本試驗研究表明,雷洛昔芬治療前后,堿性磷酸酶含量明顯降低,證明雷洛昔芬能降低骨轉換率,防止絕經后骨質疏松患者的骨量丟失,因此是一種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有效藥物。
在本研究當中,雷洛昔芬對降低甘油三酯無明顯升高,這表明雷洛昔芬對總體脂代謝譜有益。同時我們發現,雷洛昔芬治療能有效降低總膽固醇水平,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8]。這也從另一方面解釋了與雷洛昔芬在高心血管事件風險的婦女亞組中,其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降低。
本研究中無一病例死亡,也未有因不良事件而退出治療的患者。治療過程中少數婦女雖然偶有下肢痙攣發生,但其程度輕微,無需特殊處理,亦未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由于長期依從性對于骨質疏松癥的治療而言是必要的,因此雷洛昔芬的良好耐受性顯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吳宜勇.老年女性骨質疏松與激素治療[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6(06):414-415.
[2]李治敏,張立群,潘偉.老年婦女骨質疏松的藥物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07(10):1838-1838.
[3]鄭建華,佟曉晶,黃延剛,等.雷洛昔芬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03):218-219.
[4]張劼,黃仲奎,黃松,等.絕經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及血清骨鈣素變化[J].廣西醫學,2009(06):774-775.
[5]馬立旭,王澤清,李燕,等.絕經后婦女年齡、絕經年限等因素與骨密度關系的探討[J].寧夏醫學院學報,2008(02):196-198.
[6]路軍麗,林守清.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預防及治療[J].當代醫學,2002,8(4):63-67.
[7]路軍麗.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預防及治療[J].當代醫學,2002(04):63-67.
[8]尚淑賢.雷洛昔芬治療絕經后婦女SLE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0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