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嚴碧華
容大生物 品牌突圍
□ 本刊記者 嚴碧華
在化妝品行業里,相比而言,廣州容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容大生物)顯得有點“稚嫩”,然而業績卻并不俗,讓業界為之側目。在外資品牌大力“圍剿”的背景下,一國內化妝品行業的后來者如何突出重圍,顯然備受關注。
容大生物董事長韓敏的另一個身份是中華全國商業聯合會美容化妝品業商會生物美容專業委員會主任,因而其眼界不僅僅是容大生物的業績問題,“針對當前生物美容缺乏行業標準的現狀,我們將積極行動。”

廣州容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灌裝間。圖 / 受訪者提供
出生于海南的韓敏介入化妝品行業有點戲劇性,大學畢業后即分配到深圳外貿集團,后來進入深圳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工作,1997年初開始下海與人合伙創辦公司,2000年成立深圳容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與睿智,韓敏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迅速完成了人生財富第一桶金的積累。“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法安心工作,膨脹了。”陽春三月的廣州,綠意盎然,坐在容大生物辦公樓上,看著不遠處的珠江,他娓娓道來。
因為投資的關系,他總是到處考查項目,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涂桂洪教授,也因此接觸到了深圳華生元基因工程發展有限公司,他發現該公司的核心技術“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rhEGF)”處于國際前列。
事實上,在2000 年 ,深圳華生元基因工程發展有限公司就開始組建基因美容護膚研究中心(深圳金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前身)。經過咨詢專家,韓敏敏銳地發現了該技術用于生物美容的前景。“于是就一頭扎了進去,至于水有多深,當時并沒有去想。”
但在資本市場頗有建樹的他,對化妝品行業仍是一竅不通。“投資這個行業,最開始我是想培養一個平臺,推向資本市場上市然后撤退。”這也是他最善長的工作,但當真正介入這個行業后,他大為吃驚,在當時的環境下,想在幾年內上市幾乎是鏡中花、水中月。
開弓沒有回頭劍,于是他硬著頭皮琢磨怎樣才能做好。經過仔細分析,他認為盡管市場混亂但空間非常巨大,機會也很多,需要重點突破的是改變國人的消費習慣,重樹消費者的信心。“但這談何容易,國內化妝品行業發展才二、三十年,而歐美都有上百年的歷史,無論是資金實力、品質、包裝與推廣我們都無法比,更為重要的是當時國內一些化妝品企業圖眼前利益簡單的模仿嚴重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因此國內消費者‘崇洋媚外’思想尤為突出。”他曾經非常沮喪與彷徨。
韓敏表示,重樹國人信心、建立民族品牌,在美容行業更是迫切。
好在有了核心技術,而且是經歷了多年的沉淀,再加上這方面技術應用于化妝品行業的前景誘人,這些讓韓敏信心倍增。
深刻體會到了品質的重要性,而品質并不會從天而降,尤其需要企業扎實的科研投入。與一些化妝品企業不同的是,容大生物從一開始就特別注重科研,甚至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只有投入而沒有產出。
深圳金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容大生物生產廠)的核心技術是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這一技術可追溯到近二十年前的1991 年。
據介紹,深圳市金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最早由深圳華生元基因工程發展有限公司出資創立,并獲深圳市高新辦同意以“ 生長因子應用技術” 立項, 進入中國硅谷——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它以現代生物技術為依托,立足于基因美容護膚品和保健品的科研、開發、生產及銷售。
“我們規模相比較小,聘請的研發人員卻并不少,完全按照高新技術企業的標準提取利潤用于科研”。深圳金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楊平順說。
到目前為止已經擁有成熟化妝品配方500多個,被市場檢驗認可的就高達180多個成熟配方,形成抗衰、修復、亞健康調理等多個產品系列。
為了更好地搞好研發,使核心技術能保持領先。2009年,該公司還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病毒生物技術國家工程中心北京金迪克生物技術研究所,三方本著共同發展的原則,共建一個以生物科技為先導的高水平的“皮膚健康研究中心” 。
如今,深圳金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深圳華生元生物基因工程公司仍同在南山區科技一路的一座樓里辦公, 3月21日,記者實地參觀發現,整潔的廠房,封閉的車間,嚴密的操作流程漲貼于各個車間的門口。
據該公司總工程師楊平順介紹,公司有嚴格的操作流程,每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在公司里,質監部門權限很大,對每批產品都要檢測,如果發現問題,立馬處理掉,沒有任何情面可講。
楊平順介紹,就在前不久,根據廣東省統一部署,全省范圍內2011年化妝品“打擊違法添加”專項整治行動。2月22日,深圳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項監督小組,對該公司生產現場管理、作業流程、文件管理、質量監控、標簽標識等33個硬件及軟件項目進行了仔細認真的檢查和核對。并在成品庫檢查時,對該公司生產的成品,隨機抽樣6批次作為本次專項檢查的監督檢驗抽樣。
“檢查結束后,相關負責人表示,做一流產品,創民族品牌,不只是停留在一句口號上,從公司的執著追求上看到了希望。”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楊平順很是欣慰。
更讓楊平順感到自豪的是, 去年10月,他代表公司赴北京參加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持召開的“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座談會”。“我們是作為深圳化妝品企業唯一的代表。”
到了現場,楊平順發現,這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第一次舉辦這種類型的會議,是為廣泛聽取監管相對人對化妝品監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推進政務公開,不斷提高監管工作質量和水平而召開的。參加座談會的代表,大多來自于雅詩蘭黛、歐萊雅、資生堂等外資企業。這些讓楊平順略感尷尬,“國內化妝品企業的話語權明顯不夠。”
科研與生產問題解決了,韓敏開始大力推廣市場,最開始也走過彎路。“不瞞你說,我曾經與人合作走日化線,但最后以失敗而告終。”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在思索,并沒有再輕易出手。
“無論是日化線,還是專柜,目前尚難以與國際品牌競爭,那我們就選擇專線,走美容院這條線。”他表示,事實證明效果非常好,“用不了幾年我們也會在專柜與國際品牌一較高低。”
思路清晰了,但如何走進專業線仍是個待解題。如何讓消費者認識、接受金納斯這一美容業具有顛覆意義的后起之秀? 這個問題曾經一度困擾著韓敏和他的團隊。
如今已與容大生物合作的美容店負責人,對使用什么品牌的化妝品是非常謹慎的,之所以原來選擇國際知名品牌,是因為那些品牌對顧客保險,不會引起糾紛,這也是他們最為注重的。
“游說之下”,一些敢吃螃蟹的美容店主自己開始試用產品并發現該產品品質穩定,安全性并不比國際知名品牌差。
與一些其它化妝品品牌想方設法傍“洋品牌”不同的是,容大生物從開一始就高舉民族品牌旗幟。無論是在容大生物,還是深圳金因生物有限公司,走進公司第一眼就能看到“做國人信賴產品,創中華民族品牌”這句旗幟鮮明的標語,這一口號甚至打印在每一位員工的名片上。
這也是容大生物的精確定位,無論是在什么場合,韓敏總會矢志不渝地推介民族品牌。2008年底,在北京飯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當韓敏第一次向外界鄭重地提出“做國人信賴產品,創中華民族品牌”時,更多的人以為他是在做秀,但他顯然不以為然。為了更好的倡導這種理念,他總是往不停地飛行在各個市場之間,每到一個地方,無論多忙,只要有機會,他總會滔滔不絕地聊起民族品牌。漸漸地,公司高管被感染了,員工被感染了,緊接著美容院老板也被感染了,最后感染變成了動力。
在深圳華橋城的一家美容院里,容大康體霜項目部技術總監彭偉剛總是會習慣于在做康體項目時不厭其煩地宣講近年來國產品牌品質的提升,引導消費民族品牌。
在上海,一劉姓美容院負責人向記者坦言,最開始都是將信將疑,但時間一長就被感染了。
“我就是要在美容行業掀起一場革命,重樹國人對國產化妝品的信心。”他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總量邁向世界第二位,國人自信心得到了極大彰顯。“中國古代的陶瓷、絲綢,中國現在的航天、生物等科技已經是世界領先了,這給我們化妝品行業帶來了巨大機會,我們自己生產的化妝品也許并不比國際一線品牌差,我們的使命應該包容、相信自己的品牌,樹立消費者對國產化妝品的信心。”在一次美容行業的演講中,他如此疾呼。
□ 編輯 尹麗麗 □ 美編 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