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具元(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 天水 741020)
高職水土保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及其保障機制研究
王具元
(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 天水 741020)
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經過15年的改革,根據調查研究,確定了教學目標,構建了適合高職高專水土保持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單項實訓,使學生的基礎操作技能得到了有效提高;通過綜合實訓,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頂崗實習,有效促進了工學結合和高技能人才培養。
高職;水土保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保障機制
截至2009年,全國開設水土保持專業的高職高專院校僅有7所,2007年招生的院校只有3所,2009年,本專業的招生院校只有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國家重點建設專業中,水土保持專業是唯一由我院重點建設的專業。我院水土保持專業開設于1995年,當時還是中專學校,2001年學校升格后,開始招收3年制大專學生,現有在校生二百余人,2008年水土保持專業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建設專業。經過近十五年的不斷探索和嘗試,特別是經過重點建設,構建了更加符合高職高專水土保持專業人才培養特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校站合作,項目代訓”的人才培養模式,并進行了該模式保障機制的初步探討,有效保證了教學的規范性和長效性,使其更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
通過對行業崗位群能力要求的分析,結合水土保持行業的工作特殊性,以行業生產過程為導向,以課內教學和專項訓練為基礎,以項目代訓或仿真式綜合實訓為切入點,構建高職水土保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具體做法是第一、第二學期學習文化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進行單項技能訓練;第三、四、五學期學習專業課,進行單項訓練,同時依據水土保持站(行)等單位的生產要求,進行校站(行)合作,以水保(治沙)站具體生產(工程)項目(任務)為依托,在生產的關鍵時期,采取工作實踐的形式進行綜合實訓或仿真實訓,完成項目代訓;最后一個學期進行頂崗實習。這樣可以真正落實以工程項目和生產任務為主,體現工作過程導向的“校站合作、項目代訓”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
“校站合作,項目代訓”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內容是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的核心是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單項訓練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綜合實訓主要是通過仿真實訓(校內實訓基地)和具體生產(工程)項目(校外實訓基地)的任務驅動方式完成。結合水保(治沙)站的具體生產(工程)項目,在生產季節確定實訓時間和實訓內容,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選取實訓項目,統一選派專業教師和水保(治沙)站的技術專家共同指導學生,直接參與生產(工程)項目(任務)的實施,完成綜合實訓任務。
頂崗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進行,校站結合,以站為主,直接將學生選派到相關水保(治沙)站,選派教師并聘用行業技術人員共同完成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指導和考核,做到頂崗實訓有計劃,學生有崗位,考核有標準,管理有方法,如圖1所示。

圖1 “校站合作、項目代訓”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圖
從以往教學模式來看,學校由于受到經費的限制,有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具體表現為重視教學,輕視第二課堂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學生潛能的開發及個性的發揮,注重理論學習和知識傳授,輕視素質和技能培養。這些問題的出現與實習實驗等實踐教學環節較少有關,一是實驗空間場所小,儀器設備不足,導致學生動手機會較少;二是實踐基地較少,運行費用高,不能根據專業需求安排足量的外業實踐,人才培養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通過與用人單位共同建設實訓基地,解決了學生實踐教學的場地和經費的問題,同時聘請用人單位的行業專家為兼職教師,解決了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頂崗實習安排在
第六學期,承擔實習、就業雙重任務,時間接點具備延續性,有利于創造就業空間,縮短企業再次培訓周期,減少學生試用期環節,真正收到學校、企業、學生“三贏”的效果。
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教學制度保障體系 “校站合作、項目代訓”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是實踐教學,根據水土保持專業的職業崗位群與專業培養目標,以滿足行業企業各崗位對水土保持專業人才職業能力的需求為原則,以行業企業職業崗位群為主線,以職業崗位需求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構建了基于水土保持崗位工作過程的實踐教學體系保障機制,如圖2所示。以專業技能單項實訓為基礎,以項目代訓或仿真綜合實訓為切入點,以校站合作、頂崗實習為突破口,形成“三級456”實踐教學制度保障體系。
1.單項技能訓練。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單項技能訓練采用“教、學、練、做四環節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使教師的講、學生的學、練、做四合一,采用“邊教邊學、邊學邊練、邊練邊做”的方式開展教學,并將其貫穿于單項技能訓練全過程中。
2.綜合實訓。以“五化”實現項目代訓:(1)實訓教學任務化。按照具體的水土保持工程項目,實訓教師下達實訓任務,填寫實訓任務書,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實訓,以實現項目代訓,獲得技能。(2)實訓內容項目化。結合水土保持(治沙)站的具體生產(工程)項目或仿真項目,根據生產季節確定實訓內容和時間,完成項目代訓。(3)實訓過程規范化。實訓過程參照專業資格證書的要求和行業專業規范要求進行訓練。(4)實訓結果成果化。明確實訓的成果形式和內容,實訓結束時,要形成實習的階段成果或完整成果,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并根據具體成果對學生的實訓效果和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5)實訓目標能力化。實訓目標要明確突出培養相關職業工作崗位領域的核心能力。
3.頂崗實習。從六個環節加強制度化管理:(1)兼職教師導師制。每個頂崗實習的學生都由行業企業根據實習崗位,選定一位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兼職教師)擔任學生實習導師,進行技術指導。(2)專任教師責任制。專業教研室根據學生的特長和實習意向,選擇實習單位,確定實習指導教師,負責學生的實習指導、畢業論文或頂崗實習總結的撰寫工作。(3)頂崗單位月報制。頂崗單位每月向學院(系)填表傳真通報實習學生的頂崗情況和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表現,發現問題及時與學院責任教師溝通解決。(4)頂崗學生周記制。頂崗學生每周填寫學院統一印制的頂崗實習記錄手冊中的頂崗實習記錄表,記錄一周的頂崗實習內容和工作體會,便于頂崗學生及時總結,并作為實習結束時成績評定的依據之一。(5)關鍵節點考核制。兼職教師在項目關鍵點對頂崗實習學生進行考核,按照項目開發的不同階段,兼職教師將項目開發劃分為若干個關鍵節點,一般為2~4個,實習學生每完成一個節點的任務,兼職教師將對學生進行考核,作為學生頂崗實習成績評定的重要依據。(6)成績評定雙元制。頂崗實習學生的成績評定由兼職教師和責任教師雙方分別打分,綜合評定。兼職教師依據兼職教師指導書和節點考核成績對學生做出評價,學校責任教師依據責任教師任務書、學生頂崗實習手冊中的學生周記、總結等內容對學生做出評價,嚴格按照過程管理進行考核。
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調研報告,確定水土保持專業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目標是以實踐方式完成水土保持專業的教學過程,按照“校站合作,項目代訓”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目標,具體要求是:通過森林植物調查、植物環境調查分析、工程測量技術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調查能力;通過水文基礎課程、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訓練培養學生的監測技術能力;通過干旱區造林技術、土地荒漠化治
四位一體:教、學、練、做理技術、水土保持工程技術、水流域綜合治理技術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治理技術能力;通過水土保持規劃設計、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水土保持制圖訓練培養學生的設計技術能力。最后,通過頂崗實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圖2 水土保持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教學制度保障體系圖
校企合作保障 聘請行業企業專家組成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研制課程標準,開發教材,研制校企雙重管理制度和考核標準,根據專業建設需要,定期邀請行業企業一線專家到學院進行座談、做學術報告、進行技能指導,共同商議專業建設與發展。
教學團隊保障 為保證與“校站合作,項目代訓”的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水土保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順利實施,必須優化師資結構,打造一支專業素質過硬、德才兼備的教學團隊。通過重點建設,使“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90%,同時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下企業鍛煉、參與生產項目、參加專業建設研討會等形式提高其綜合素質,此外,學院還聘用了24名行業技術專家、22名技術能手作為兼職教師。
實驗實訓條件保障 通過專業建設,擴建了土壤實訓室、工程測量實訓室、植物實訓室、數字測圖實訓室,新建了水工監測與水流測控實訓室、自動氣象站、水土保持規劃設計實訓室、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綜合模擬實訓室、“3S”實訓中心等5個實訓室。通過校站合作,新建了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監測與防治等14個生產性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總數達到48個,為學生完成半年以上的頂崗實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水土保持專業通過長期的實踐證明,“校站合作,項目代訓”的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實踐可以促進專業發展,使人才培養模式的專業崗位針對性更加突出,能力目標更加清晰,專業的人才培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系統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扎實,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能將所學知識貫穿起來,靈活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學生之間能夠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團隊協作意識和溝通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增強。
[1]黃金永,毛全有,姚榮慶.高職基于工作過程的工藝實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0,(11):33-34.
[2]程洪,劉佳麗.高職高專水土保持生態類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水土保持,2006,(2):37-39.
[3]張德喜,張志遠.高職水土保持專業的課程體系和技能培養[J].中國水土保持,2003,(9):46-47.
[4]王青蘭.高職水土保持專業課程改革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08,(10):150-151.
[5]羅國生.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0,(2):11-12.
[6]方躍春.關于高職頂崗實習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職業教育研究,2010,(6):125-126.
G712
A
1672-5727(2011)10-0034-02
王具元(1977—),男,甘肅天水人,碩士,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實踐教學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