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增艷 韋金育 張青青 韋 濤
廣西民族醫藥研究院,廣西 南寧 530001
黃根為茜草科植物南山花Prismatomeris connata Y.Z.Ruan.的根。具有利濕退黃,強筋壯骨,祛瘀生新,涼血止血等功效,可用于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白血病,矽肺,牙齦出血,尿路感染的治療[1]。在廣西壯族民間常用黃根治療急、慢性肝炎。本課題組通過研究黃根對肝纖維化大鼠模型的病理學改變,進而觀察其抗肝纖維化作用。
Wistar大鼠60只,SPF級,體重203±13.1g,雌雄各半。購自廣西醫科大學動物實驗中心。飼養于20~25℃,相對濕度60±10%環境中。
黃根醇提物,本院提取。臨用時蒸餾水調制所需濃度。秋水仙堿,云南昊幫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90920。用研缽研成粉末,蒸餾水溶解并稀釋至實驗所需濃度,臨用搖勻。
BS224S型電子天平 (北京賽多利斯);AMS-18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北京奧普森);SW-261-79型電熱恒溫水浴箱 (上海醫療器械廠)。
首次大鼠皮下注射純CCl45ml/kg體重,以后改為皮下注射CCl440%花生油溶液3ml/kg體重,每3天1次,共6周。喂正常固體飼料,自由飲水[2]。
Wistar大鼠60只,隨機分為6組:黃根高劑量組、黃根中劑量組、黃根低劑量組、空白組、模型組、秋水同堿組,每組10只。自造模第1天起,黃根高、中、低劑組分別按5.6g(生藥)/Kg、2.8g(生藥)/Kg、1.4g(生藥)/Kg劑量給藥,秋水仙堿組按0.2mg/Kg劑量給藥。空白組、模型組分別予等體積蒸餾水,每天灌胃1次,共6周。各組末次給藥后禁食12小時,稱重,經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取大鼠右小葉肝臟,剪取約0.5厘米厚度肝組織,中性甲醛緩沖液固定,石蠟包埋,切片為5μm厚度。經多級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作HE染色,天狼猩紅染色,光鏡下拍攝病理組織照片,觀察纖維組織增生程度的變化情況[3]。
空白組大鼠肝組織中肝小葉結構清晰完整,肝細胞索排列整齊,無肝細胞變懷壞死,無炎細胞浸潤,無纖維增生 (見圖1)。模型組大鼠肝組織可見肝細胞排列紊亂,肝細胞空泡樣變性、壞死,匯管區大量纖維組織增生并有散在炎性細胞浸潤,部分大鼠可見纖維組織增生延伸到肝小葉,分隔肝小葉形成假小葉 (見圖2)。陽性藥組和高劑量組大鼠肝細胞變性壞死減輕,部分大鼠可見假小葉(見圖3-4);中劑量組和低劑量組大鼠肝細胞變性、壞死仍較明顯,匯管區纖維組織增生,部分大鼠可見假小葉(見圖5-6)。


表3 各組大鼠組織膠原纖維增生程度分級比較情況 (各組n=10)
光鏡下觀察,纖維組織增生情況以“++++”為最嚴重,“-”為無纖維增生[4]。正常組大鼠肝組織切片顯示無肝纖維化形成,模型組纖維增生明顯,說明模型已造模成功。高劑量組和模型組對肝纖維化大鼠均有改善,可明顯降低大鼠纖維增生程度 (P<0.01)。各組的Riddit分析的R值見表3。
病理學是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形態結構、功能和代謝等方面的改變,揭示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從而闡明疾病本質的醫學科學[5]。在肝纖維化發生發展過程中,觀察肝細胞的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變化,更有助于探討抗肝纖維化的作用機理和作用規律。本實驗的病理學結果表明:黃根高劑量組大鼠肝細胞變性壞死程度減輕,提示黃根具抗肝纖維化作用。但有關黃根抗肝纖維化的作用機制,還有待今后更進一步的研究。
[1]梁啟成,鐘鳴.中國壯藥學[M].廣西民族出版社,2005.
[2]鐘鳴,黃琳蕓,余勝民,等.排錢草對大鼠實驗性肝纖維化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1999,9(4):22.
[3]孫設宗,唐微,張紅梅.等.云芝多糖對小鼠實驗性肝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8,18(9):1217.
[4]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肝纖維化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26(11):1052.
[5]楊燕初,孟冬月.病理學[M].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