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碧
數字化監獄
文/阿碧
越獄在電視劇里很過癮,在現實中很嚇人。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科技新成果,讓電視版的越獄更精彩,讓真實版的越獄盡可能少發生。
提到越獄,我們頭腦中會浮現影視劇中的相關鏡頭。在現實生活中,也不時從世界各地傳來服刑人員從監獄中逃脫的新聞。服刑人員越獄后往往會制造新的犯罪,令公眾感到不安全。2011年9月11日,河北深州監獄一名服刑人員王振輕越獄脫逃。該服刑人員于今年1月入獄,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目前,警方正在對該逃犯進行全力追捕之中。無論是警方還是公眾,都不希望有服刑人員越獄的案件發生。自古以來,沒有一所監獄或縱容或容忍服刑人員越獄,于是修筑了防止服刑人員越獄的高墻,打造了堅固的牢門。然而,墻體和牢門的安防功能是有限的,很容易被服刑人員突破。為了防止服刑人員從監獄逃脫,各國監獄不斷發展越來越先進的監控技術,尤其是各種數字技術應用到監獄的日常管理和監控中,令監獄的智能監控程度越來越高。事實上,數字技術在監獄中的應用也大大減少了越獄發生的概率。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推廣應用,“數字化”這一管理的新思路也開始進入到監獄管理的實踐之中。2007年5月,日本首家“無圍墻”監獄投入使用。這家高科技監獄位于日本南部的山口縣。與戒備森嚴的普通監獄不同,這家監獄四周沒有高高的圍墻,取而代之的是無線柵欄和紅外線傳感器等高技術警報設施。設計這套安全系統的研究人員說,服刑人員會見親友時,不需要警衛陪同,因為通過囚衣上的電子標簽,監控人員可以通過電腦看到他們的一舉一動。這所監獄由政府出資,20年內將投入520億日元用于設備和各項服務支出。新監獄投入使用后,每年可望節省運營成本50億日元。
監獄,是強制管理違法犯罪人員的場所,是實現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最重要環節之一。在數字時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監獄像日本的“無圍墻”監獄那樣,改變過去“高墻陰森”的面貌,注重利用包括安防系統在內的各類信息系統,為服刑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改造環境而變得更加人性化,也減弱了服刑人員越獄的意愿。隨著新一輪數字化監獄系統的改造升級,監獄管理正在朝著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方向快速發展。監獄采用數字技術之后,不但可以減少看守的警力,而且可以逐步消除服刑人員的抵觸情緒,因為服刑人員也不喜歡有人24小時盯著他們。若是采用監控系統,他們就不會產生強烈的被他人窺探的心理。
目前,監獄中與安全防護相關的系統超過20個,包括監控、監聽、門禁管理、巡視、周界防范(高壓電網、泄露電纜等)、應急報警、監室對講、會見管理、違禁物品檢測等。而有些監獄的數字化系統還將生活中的常用功能和系統考慮在內,像逢年過節表演時,每個活動室通過電視臺直播切換功能可以看到其他活動室的現場情形,活躍氣氛。這些小系統投資不大,更富有人情味,對服刑人員的身心和改造有益。
偷偷帶入監獄的智能手機增加了越獄的可能性
對監獄中的服刑人員,目前最常用的手段是視頻監控。視頻監控是整個監獄安防系統的基礎,它既保證了在押人員的所有活動都在監所值班干警的視線范圍之內,同時又保證了出現事故后有視頻錄像文件可供事后查證。因此,監獄視頻監控系統是提高監獄安防、技防水平的重要工具,它對于監督服刑人員的改造、防范監獄內突發事件的發生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監獄監控系統覆蓋范圍主要包括監室、監獄周邊以及公共區域。獄警全天24小時輪班盯著視頻監控錄像,一旦服刑人員有什么異動,就通知同事趕過去。在香港電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監牢的兩個或多個服刑人員因為某事打斗起來,獄警立即通過視頻監控發現了這個異常情況。然后,監控獄警通知了其他值班獄警,獄警們帶著電警棍及時制止了發生在監室內的暴亂。
如果單純靠警員查找畫面的異常情況,有時會因警員的疏忽或者疲倦而漏掉一
些需要關注的畫面。在一些越獄案例中,服刑人員就是在半
夜獄警最困倦的時候成
功逃脫。為此,一些國家開發了智能視頻監控技術,可以解決傳統視頻監控系統所固有的一些缺陷。智能視頻監控技術的出現,
實現了監控方式由被動到主動的轉變,能夠實現全天
候不間斷地對視頻進行檢測,自動發現監控畫面中的異常情況,從而能夠更加有效地協助警員處理危機,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誤報和漏報現象。比如,當有可疑人員試圖翻越監獄圍墻或者在圍墻邊徘徊時間過長時,智能監控系統會立即報警,并啟動跟蹤系統自動追蹤目標,使服刑人員的身影持續放大并顯示在畫面中央,這樣警員可以看到清晰的目標特征,以利于確認可疑人員的身份,并有利于事后對照取證。
為了方便親屬探監,也為了方便獄方對探監進行監控,防止親屬傳遞越獄信息,一些監獄開始實施視頻探監。也就是說,可以讓服刑人員和家屬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視頻對話。比如,新加坡監獄管理機構已開始提供視頻會議,作為家屬探監的高科技選擇。新加坡監獄部門在新加坡一個郊區的監獄里開放了第一個監獄內部的視頻會議室。視頻會議室內有視頻攝像機、麥克風和電視顯示屏。監獄內的服刑人員允許進入這個特殊的房間通過這些高科技設備與親朋好友會面。每個服刑人員每星期可以使用2次,每次20分鐘。目前,視頻探監獲得了一些服刑人員和親屬的歡迎,尤其是那些離監獄較遠的地區的服刑人員家屬,也適合那些不愿意與服刑人員親自會面的家屬。在一些案例中,服刑人員越獄的動力來自于對親人的思念。多給服刑人員視頻探監的機會,有利于服刑人員加快改造的步伐,盡快洗心革面之后回到社會。在不少國家,被異地關押的服刑人員要得到一次親屬探監的機會并不容易。如果采用視頻探監,就方便多了。
在澳大利亞的亞歷山大中心監獄,獄警比其他地區的監獄要少得多,這是因為這座監獄布設了無線傳感網絡系統。每個服刑人員的腳踝上都佩戴了一塊像手表一樣的儀器,那就是對他們進行定位的無線射頻傳感器。這個特殊的“腳鐐”沒有鑰匙,只需要在遠端的計算機上輸入一串復雜的密碼,“腳鐐”就可以順利開啟。如果有服刑人員企圖用暴力弄斷這個傳感器,系統會馬上報警。這種特殊的設備可使服刑人員在一定的范圍內進行無獄警看守的活動,而不必擔心囚犯潛逃。顯然,這種新系統可以降低監獄的運行成本——減少看守人數。同時,可以給犯人相對比較寬松的自由,從而結束犯人只有在“放風”時才能享受到陽光的限制。
監獄對于安防系統設計具有高安全性、穩定性和實時性的要求。目前,監獄系統中所采用的視頻監控系統、報警系統以及門禁系統等都是基于有線通信,這就使得一些不便于布線的區域成為了安防監測的盲區。為此,一些監獄逐步采用上述亞歷山大中心監獄所使用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由于服刑人員數目較多,無線傳感網絡只需傳輸兩類數據:一是服刑人員的活動范圍超過規定范圍;二是傳感器受到外力作用或能量即將耗盡而失效。為了防止獄警受到來自服刑人員的攻擊,一些監獄也會給獄警佩戴傳感器。無線傳感網絡可以精確地區分監獄里的獄警和服刑人員。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基站一般布置在監室、生產區、制高點、禁閉室、教學區、醫務室等,實現對于監獄的全面覆蓋。通過周期性或不定期地改變監測傳感器基站的位置,可以消除現有有線監測系統在監測上的盲區和死角,更加有效地防止服刑人員鬧事或越獄。
馬歇爾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昆廷監獄的信息系統工程師。他說:“在牢固的監獄里布置監控網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還是禁止鉆孔的區域。然而,有了無線傳感網絡系統,施工的難度就小得多了,基本上沒有穿墻打孔的需要。”當然,要向監獄管理者說明這套系統的可行性并不容易。在安裝無線傳感網絡的初期,馬歇爾有一項“重要”的任務是向監獄長和獄警們證明無線傳感網絡不會導致他們手里的對講機失靈,或者證明監獄附近的人員不會竊聽到對講機的信號。然而,很快管理者就享受到這套網絡系統的好處。馬歇爾說:“現在很多獄警都說比以前輕松多了,他們見面都會感謝我。”
英國的“警察樂隊”曾經在一首歌曲里唱道:“不管你逃到哪,我都能盯著你。”現在,英國警察的確可以做到這樣了。英國的監獄把無線射頻傳感技術和衛星定位技術結合起來,不但可以監控越獄的逃犯,還可以監控假釋的服刑人員。這種技術就如同沒有柵欄的監獄,將有可能制止那些在假釋期間發生的犯罪,從而成為警方保護公眾的利器。該設備和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相連,并結合了手機技術。通過無線射頻電子標簽,監視器可以隨時發現違法者所在位置,知曉他們是否離開了特定的地點以及是否違反了宵禁。這項新技術可以適用在家庭暴力犯、偷車賊以及少年犯身上。在一些地區,警員在特定的時間下載資料,以便了解違法者一天之內的動向。還有一些地區的警員采取新技術和傳統方式相結合的方式實施跟蹤。
監獄管理者在利用數字技術的同時,服刑人員也在想方設法利用數字技術。當然,他們不可能有電腦和網線。但是,在智能手機逐漸普及的今天,智能手機就相當于一臺能上網的小型電腦,讓服刑人員相互之間進行聯系,或與外界進行聯系。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有個名叫杜恩的囚徒在蹲監獄期間,利用巧妙隱藏的智能手機,不斷在監室內更新自己的個人交友網站且粉絲不少。現在,由于被秘密送入監獄內的手機越來越多,大量美國服刑人員竟然開始了“一邊坐牢,一邊上網”的特色鐵窗生活。現在,甚至有囚徒愛上了自拍,用智能手機將自己在監獄中的“靚照”發到網上與大家“共享”。
世界各國的監獄中都有服刑人員在偷偷使用手機,美國尤其盛行。2008年,美國馬里蘭州的警方在監獄中沒收了服刑人員的947部手機,南卡羅來納州沒收了2000部,加利福尼亞州沒收了2800部。在美國監獄,按照規定服刑人員是不允許有手機的。但是,那些服刑人員總是能設法弄到手機。手機改變了監獄關押的含義。囚禁本來是為了隔離犯罪分子,使他們和其他人分開,不再對其他人造成傷害。如果服刑人員只是用手機上網交友,或許危害要小得多。然而,不少服刑人員利用智能手機開展“數字陰謀”,他們通過手機網絡相互串通,實施監獄暴亂甚至越獄,或指揮獄外的同伙實施犯罪。
新澤西州的獄警在有關“鐵血幫”活動的聽證會上透露,警方曾監聽到3個關在不同監獄的服刑人員和監獄外面的3個黑幫成員舉行了45分鐘的“電話會議”。更令人不安的是,服刑人員有可能利用手機從網絡上查詢到一些信息,比如如何制造炸藥,如何制造生病假象,如何獲得官員、獄警和仇人的家庭住址等。巴西監獄在這方面的教訓更加深刻。近年來,巴西最大的監獄黑幫“首都總司令部”一直在使用手機加強對圣保羅州服刑人員的控制。2006年,由于對政府將它的一些成員轉移到看守更加嚴格的監獄不滿,“首都總司令部”通過手機指揮在幾十個監獄同時制造騷亂,并對監獄外的警察發動系列襲擊。僅僅4天時間,就有40名警察和獄警被殺死。騷亂最終造成200多人死亡。
服刑人員及其親友總能想出各種辦法來攜帶手機入獄,或將肥皂掏空把手機放在里面,或將手機粘在餅干盒中。2009年3月,巴西警方還挫敗了一起類似的案件——犯罪分子企圖利用信鴿向東南部城市索羅卡巴的一個監獄內運送手機。監獄警衛發現一只在電線上休息的鴿子的腿上系著一個小布包,于是用食物把鴿子誘下來,結果他們在布包里發現一些小手機的組件。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大部分監獄都設在鄉下,工作人員出入必須要經過X光機和金屬偵測器檢查。這仍然擋不住手機走私活動。人們采取古老方法,讓手機“飛”過柵欄進入監獄。有人將手機裝入足球踢進高墻,有的通過一種叫“土豆炮”的裝置把手機射到監獄中去。
為了藏匿在監獄里的手機,美國特里·比特納的公司則開發了一種名叫“手機獵狗”的專門探測監獄設施中手機的系統。一臺巨大的顯示器顯示了整個被監控設施的簡明地圖。安裝在設施內的手機信號探測器每秒鐘掃描7次。一旦發現信號,顯示器上就會在該地點出現一個圓圈。圓圈的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網絡類型。有些圓圈正在移動,表明有人在一邊走一邊打電話。有的圓圈只閃了不到一秒,表明有人在發手機短信。但是,能夠檢測出手機的地點,并不等于能杜絕手機使用。因為等獄警趕到現場時,手機可能已被藏匿起來。
美國參議員懷特麥爾則建議采取直截了當的辦法:“屏蔽這些東西!”盡管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存在很多問題。首先,這一做法違法。美國1934年通信法案禁止除聯邦政府之外的人攔截無線電傳播,其中包括手機電話。美國國會2009年1月提出了一個法案,要求聯邦法院準許在監獄屏蔽手機信號,遭到電信產業的反對。電信業認為,屏蔽服刑人員的手機的同時,也會屏蔽監獄工作人員和其他客戶的手機信號。同時,這種做法也存在一個技術缺陷:只要使用幾層錫箔紙就能使手機免遭屏蔽。
雖然服刑人員越獄的比例很低,但是他們造成的不良社會影響十分巨大,應該大力打擊。越獄在電視劇里很過癮,在現實中很嚇人。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科技新成果,讓電視版的越獄更精彩,讓真實版的越獄盡可能少發生。
編輯:陳暢鳴 charmingch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