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供電公司 段朝陽 王 璟
隨著電力和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及用戶和電力公司對電能表的要求愈來愈高,電能表作為用戶和電力公司交易平臺,其作用至關重要。電能表作為衡量電能的計量儀器,其技術性要求很高,既要求精確、更要求穩定,并保證長期可靠運行,并且隨著我國電力市場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電力系統越來越復雜,作為電力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電能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滿足各方面的需求,電能表設計也朝著復費率、精確計量、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在工業用戶的電力系統中,電能表從性能上還要滿足惡劣的工作環境,電壓高、電流大、負荷重等條件。但我國早先普遍使用的感應式電表存在精度差、功耗大、受諧波影響大等問題,在用電計費上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損失。隨著電子技術發展和現代電力應用,電能表專用計量芯片如ATT7022B、ATT7022C也隨即而出,從某種程度上提高了電能計量精度,簡化了電度表設計結構,功能上也得到了更多的擴展[1]。但是為了提高電力管理部門工作效率,實現遠程控制、自動抄表等,那么高精度智能電能表才是今后市場的迫切所需。
本系統采用專用計量芯片來檢測電信號,配以微控制器(MCU)編程實現多種功能。檢測部分由精密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和外圍處理電路組成,從而得到電流、電壓、頻率、相位等電網的實時參數,經計量芯片ATT7022B處理,并使用FPGA實現其通信,將計量得到各種電網參數進行處理和相應的存儲,最后通過液晶顯示屏顯示或通過通信模塊(RS-485或紅外)進行遠程通信和紅外抄表。
本論文設計的SPI接口電路連接可以參考圖1,ATT7022B的SPI通信格式是相同的,8位地址,24位數據,MSB在前,LSB在后。CS為片選,允許訪問串口的控制線,CS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是表示SPI操作開始,CS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時表示SPI操作結束,所以每次操作SPI時CS必須出現下降沿,CS出現上升沿時表示SPI操作結束;DIN為串行數據輸入,用于把用戶的數據(如數據/命令/地址等)傳輸到ATT7022B;DOUT為串行數據輸出,用于從ATT7022B寄存器讀出數據;SCLK為串行時鐘,控制數據移出或移入時串行口的傳輸率,上升沿放數據,下降沿取數據。SCLK下降沿時將DIN上的數據采樣到ATT7022B中,SCLK上升沿時將ATT7022B的數據放置于DOUT上輸出。
SPI讀操作時序圖如圖2。ATT7022B的計量參數以及校表參數寄存器是通過SPI
提供給外部FPGA來進行處理。
其命令格式為


圖1 SPI通訊接口

圖2 SPI讀時序

圖3 SPI寫時序

圖4 誤差實驗圖

表1 電壓測量數據及誤差分析
Bit7:0表示讀命令,用于讀取ATT70 22B的計量及校表寄存器。
Bit7:1表示寫命令,用于更新校表數據。
Bit6…0:表示數據地址,可參考數據輸出寄存器。
SPI讀工作過程中,通過SPI寫入一個8Bits的命令字之后,需要一個等待時間,然后才能通過SPI讀取24Bits的數據。在SCLK低于200kHz時,可以不需要等待;當SCLK頻率高于200kHz時,則需要等待大約3us。
SPI寫操作時序圖如圖3。外部處理器可通過SPI對ATT7022B的校表寄存器進行寫操作。
其命令格式為

Bit7/6:1 0表示寫命令,用于更新校表數據寄存器。
Bit7/6:1 1表示寫入特殊命令字。Bit7: 0表示讀命令,用于外部處理器讀取ATT7022B的計量數據。
Bit5…0:表示數據地址,可參考校表寄存器。
SPI寫工作過程中,通過SPI寫入一個8Bits的命令字之后,不需要一個等待時間,
繼續通過SPI寫入24Bits的數據即可。
校表是對各相電流增益、電壓增益、功率增益、相位進行補償,功率增益不要分段。相位校正可根據精度要求,考慮分段或不分段進行。分段是按電流的大小來分,對相位校正,最多可分五段進行。ATT7022B做軟件校表時,一般來說電壓、電流校正,啟動電流設置,斷相閾值電壓設置,均沒有順序上的要求,但在進行功率增益校正時,應先設置合相能量累加模式(這個步驟也可省去,直接使用缺省值)、電壓通道ADC增益和高頻輸出參數,這是功率校正的條件,而后先作功率增益校正,再進行相位校正,相位校正是在完成功率增益校正后進行的。所有校正都是在相應的校表寄存器參數為零的條件下進行的[2]。
電能表主要功能是計量有功無功電量,對其精度的測試是判斷產品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首要條件,常用的測試方法是用精度更高的表(稱作標準表)做參考,觀察其與標準表的誤差有多大,并把誤差大小作為判斷其合格與否的重要參數,圖4為誤差測試圖,該實驗主要是對有功、無功、電壓、電流、頻率等參數進行測試。這些數據都通過SPI通訊接口傳輸出來。所以只要能正確獲得相關參數數據,那么就能驗證SPI設計的正確性。
精密電源臺提供電壓、電流分別給電能表與精度為萬分之五(0.05級)的標準表,通過標準表可測試有功、無功功率的誤差。通過電能表LCD顯示器可讀取電壓、電流、頻率值,并與電源顯示的標準值進行比較,計算出誤差。對電壓、電流、頻率的測試過程是:讀取電源臺顯示的電壓、電流、頻率值,同時通過LCD讀取電能表顯示的電壓、電流、頻率值,將測試的數據計算出相對誤差與絕對誤差。因以前沒有電能表顯示電壓電流值的國家標準,根據1級表的概念,電壓、頻率的相對誤差應小于1%,由于電流屬于電能中變化范圍非常寬的參數,對其小信號的判斷不能按上述辦法,根據經驗,電流的絕對誤差應小于0.1安培。表1記錄了電壓的測試結果,按照上述判斷依據,電能表顯示的電壓值滿足標準要求。而且也表明本文所設計的SPI工作穩定可靠。
本文提出在電能表設計中使用FPGA實現電能表內部數據顯示在外部顯示其的方法,通過整機調試實驗證明,該方法可行并且實用。本論文為進一步使用FPGA替代MCU來實現電能表的功能控制及通訊控制做了開拓性的研究,為進一步實現更高速的電能表的控制系統研究另辟了一條研究方向。
[1]郭松林,林海軍,張禮勇.電子式電能表專用芯片分類及原理[J].電測與儀表,2002,39(10):5-7.
[2]楊蕾,黃光明.ATT7022B自動校表平臺的實現[J].電測與儀表,2007,44(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