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財政廳 鄭 偉
近年來,信息化已成為全球社會發展的一大潮流,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產業優勢及由信息化帶來的管理效率優勢。現在世界各國順應這一潮流,在大力發展本國信息產業的同時,也都在加快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進程。面臨全球信息化浪潮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機遇與挑戰,確保政府工作“與時俱進”,中央提出建設“電子政務”的要求及目標,政府有關部門也加快了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2OOO年8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級專家代表團來財政部會談有關財政改革時提出,中國財政管理改革涉及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等多方面的根本性改革,必須要有現代化的政府財政管理信息系統作為支撐才能順利進行。
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和政府財政管理的信息化工作。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江澤民總書記指出“四個現代化,哪一化都離不開信息化”的論斷,不僅從現代化全局的戰略高度肯定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而且明確了信息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超前發展地位。為此,2OO1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重新組建了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對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領導,并提出我國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戰略,部署了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規劃。按照政府先行的原則,國家加快了電子政府工程的建設步伐。作為電子政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財政管理信息系統具有信息資源重要、信息覆蓋全面、信息聯系廣泛等特點,它的推進與實施,將極大地促進電子政務工程整體功能的發揮,推動國家信息化戰略部署的實現。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規范財經紀律,加強資金監管,推行和完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等財政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2OO1年底國務院做出了“收支兩條線”的改革決定。同時,中紀委也把深化財政改革,加強財政管理作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重大舉措;加快推進綜合財政預算和部門預算管理和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作為今后廉政建設工作的重點。
為適應信息全球化迅猛發展的趨勢和我國政府管理現代化、信息化發展的要求,吉林省財政廳按照省政府、財政部的規劃,開始“政府財政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2OO2年初,遵照朱镕基總理的指示,財政部將“政府財政管理信息系統”正式命名為“金財工程”。2OO2年8月5日,中辦、國辦《關于轉發〈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OO2]17號)將“金財工程”列為全國十二個重點電子政務工程之一。2OO2年8月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批復了“金財工程”的總體建設規劃。從2OO2年以來,全國各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要求,在推進部門預算改革、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同時,著手規劃建立與實施“金財工程”;2OO3年我省成立了專門工作小組,在考察了國內幾個試點省市政府財政管理信息系統運行模式和建設經驗的基礎上,于2OO4年初完成初步設計,開始試點工作。
結合我國財政改革的總體目標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財政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思路,“金財工程”主要建設政府財政業務管理系統和信息網絡系統兩個方面。
為支持部門預算改革實施部門預算編制審核系統;為強化預算約束力,監管預算執行,有效調度國庫資金,配合國庫支付改革實施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系統、現金管理系統、債務管理系統;為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實施工資集中發放監控系統;為落實“收支兩條線”政策,切實加強收入管理實施收入管理系統;為規范采購行為,強化采購支出管理,支撐政府采購管理改革實施政府采購管理系統;為摸清預算單位家底,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實施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為落實積極財政政策,模擬分析評價財政政策執行效果,提高財政宏觀調控能力,實施財政經濟景氣分析系統;為實現一級財政一本賬,達到信息共享實施總分類賬系統、標準代碼庫系統;為實現與其他經濟部門的有效數據交換實施接口子系統等。
信息網絡系統覆蓋全省各級財政管理部門和財政性資金使用單位,包括由政府信息網絡統一平臺/公共通信網絡平臺、各級財政部門的局域網、外網組成的網絡通信平臺;采用集中化數據管理的計算機系統硬件和操作系統軟件平臺;為保證財政核心業務應用系統的統一而建立的數據庫平臺;保證“金財工程”安全運行的網絡安全管理體系四大部分。
建立與實施“金財工程”,將從根本上改變財政系統多年來簡單粗放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依法理財、規范透明、運轉高效的新的管理模式,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公共財政體系架構提供技術保證。
“金財工程”全面建成實施后,預算編制審核系統將依據收支測算系統和預算基礎資料使預算的編制審核過程合理化、科學化,建立以績效預算為目標,可追蹤問效的部門預算,使財政資金的分配合理有效;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將大大減少預算執行的隨意性,可監控任一部門、任一時間點的財政資金收支狀況,從根本上防止財政資金的體外運行和沉淀。
通過加強財政經濟景氣預測與政策分析,為財政系統編制預算和中長期財政發展計劃服務,將有利于促進財政政策制定和財政管理科學化、規范化。
財政改革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客觀發展的必然要求,“金財工程”所推進的每一項重點業務建設都與財政改革息息相關。部門預算改革、國庫支付改革、“收支兩條線”改革、政府采購改革、工資發放改革等,每項財政改革的順利實施都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改革過程中所涉及的巨量數據靠手工或簡單的計算機化管理是無法實現的。如果沒有“金財工程”的建設,就無法順利完成財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因此,“金財工程”的建設是改革的需要,是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