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婷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中小企業對市場需求的變動反應及時,能夠合理的調動配置資金和勞動力資源。由于中小企業產出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受傳統體制和外部宏觀經濟影響等因素,使得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著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相適應的情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優化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財務管理質量,對于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我國中小企業絕大多數為鄉鎮企業和微型的家庭企業,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導致融資困難。中小企業資本規模很小,自有資金嚴重不足,信用觀念特別淡漠,導致銀行放貸慎之又慎。中小企業建立了較為獨立、渠道多元的融資體系,在籌融資上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政府支持,融資難、擔保難仍然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融資渠道少,獲得資金困難,后續資金嚴重不足,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有:中小企業注冊資本較少,資本實力有限,土地、房屋等銀行認可的不動產數量較少;負債過多,融資成本高,風險大,造成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大多數中小企業是非國有企業,有些銀行受傳統觀念和行政干預的影響,對其貸款不夠熱心;缺乏財務管理戰略,大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仍處于記賬管理階段。
不少中小企業對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資產等的管理不到位,財務管理職責不明,資產浪費嚴重。不少中小企業會計賬目不清,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企業領導營私舞弊、行賄受賄的現象時有發生;企業設置賬外賬,造成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的假象。有些企業的資金使用缺少計劃安排,片面考慮到季節價格波動,過量購置不動產,無法應付經營急需的資金,陷入財務困境。許多中小企業根本沒有設賬本,另外設有賬本的企業也存在親屬管賬、會計出納不分、財務管理混亂等問題。
中小企業的經濟實力薄弱,無法應對巨大的經濟沖擊,抗風險能力差。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這種模式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負面影響。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它在企業管理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跟隨成功者的做法,不失為中小企業避免風險的有效方法。
中小企業要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經營管理模式,加強技術革新、更換設備,加速產品的升級換代,走高科技發展道路,提高行業的競爭力。要強化中小企業內部會計的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使銀行認可,從而提高企業自身的融資能力。還要依靠企業的業績吸引資金,依靠誠信獲取貸款。中小企業要生存發展,一定要搞好市場調查、選準項目,注重自主創新、樹立新的管理意識。
中小企業應該樹立全新的科學決策理念,建立健全財產物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規范的物資采購、領用、銷售及樣品管理操作程序。充分認識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保證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改善內部管理模式,積極制定企業發展戰略,聘用專業人才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規范各項管理職能,建立有條不紊的企業內部管理系統。
加強資金管理,有效利用閑置資金,通過對賒賬環節及客戶信用等級的管理來提高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及時掌握市場信息、盤活存貨、降低庫存上積壓資金;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體系,防止企業財產的流失。為減小投資風險,中小企業應采取跟進戰略,緊跟市場主流,不做市場的開拓者。
總之,中小企業必須通過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來促使企業的各項指標達到金融機構的要求,以便更好地籌集到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涉及到信用環境、融資體制以及融資機構的服務意識等多方面的因素。要依靠企業的業績吸引資金,依靠誠信獲取貸款。中小企業要生存發展,一定要搞好市場調查、選準項目,注重自主創新、樹立新的管理意識。只有依靠企業全員上下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企業管理狀況,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