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淦英
小企業的管理者,一般都不具備專業的工商管理知識,一部分小企業家的資本積累都是依靠機遇和冒險精神而取得的成功,至于國有小企業的領導都是經過政府部門的考核任命,這樣就使得小企業家們不太重視內部控制,意識不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有的認為是形式,應付檢查;有的認為內部控制會制約企業的發展。所以沒有在內部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有些小企業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是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業務的拓展,以前的制度已制約企業發展,企業的內部控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更有的企業照搬別人的內部控制制度,可想而知,這樣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企業的發展作用不大。
小企業在管理上,受制于企業的規模小、資金少,管理者往往很在乎成本,減少人員開支,選拔任用能人,往往幾個人的工作由一個人承擔,兼職身份在企業員工中非常普遍。生產和銷售過程中各環節應該有多人完成的,往往一個人集幾項工作于一身,開票、收錢、填憑證、審核、記賬本來應該幾個人做,但卻都由一個人來完成。表面看,企業節省了人力,節省了開支,辦事效率似乎高了,但這種違規操作,根本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可怕的是腐敗由此產生,導致企業資金的走向不明,資金管理風險增大,給企業的資產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
由于大中型企業對小企業的影響,其管理模式及制度機制都使得小企業紛紛效仿,小企業內部也建立內部審計機構,但小企業的家族性和管理上的“家長式”、“一言談”的模式,都排斥著內部的審計和外部監督,他們認為內部審計是找“茬”,提起來就讓人反感的工作部門。因此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約,尤其審計主要是針對管理者,更是被排斥和冷淡,很難公平、公正的開展工作,無法真正發揮監督的職能。小企業因其小而常被監督部門所忽略,外部監督的力度和次數都明顯不足。所有這些無不制約和影響著企業的發展,造成企業內部管理的無序,致使在小企業中私設“小金庫”現象普遍,坐支現金,賬證、賬實、賬表不符,財務管理混亂,弄虛作假現象嚴重,更有嚴重者違法亂紀。
我國許多小企業的風險控制意識和能力都非常低,經營規模和資本積累對于來自外部的風險機會沒有控制,對于金融危機、通貨膨脹基本沒有采取規避風險的措施。由于缺乏風險控制許多的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融資困難,最終難逃倒閉的命運。
避免企業內部的舞弊行為要嚴加防范,實行職責分工控制一般指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對于企業內部的工作分工問題,一個人承擔多項工作,可能發生錯誤和舞弊行為,同時又因為其個體的隱蔽性,很容易發生腐敗和舞弊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嚴明分工,明確責任。
企業的授權批準部門,是企業的管理核心,授權批準形式通常有常規性授權和臨時性授權之分。小企業應該建立授權批準體系,明確授權批準的范圍、層次、程序及責任。
企業財務控制主要是通過對會計行為的控制實現的,對內部資金的量化管理,是財務控制的主要內容。對涉及財務工作進行記錄、歸集、分類、編報等進行控制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和完善各種制度,比如財務人員崗位責任制,針對其工作內容和性質對會計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監督和制約;合理設置賬戶,登記會計賬簿,進行復式記賬;按照《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編制、報送、保管財務會計報告;按照規定取得和填制原始憑證;對憑證進行連續編號;規定合理的憑證傳遞程序;設計良好的憑證格式;明確憑證的裝訂和保管手續責任。
企業內部預算控制的內容涵蓋了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前瞻性計劃,編制科學的可操作預算的執行來實現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在實際工作中,編制預算可以比較、分析內部各企業未完成預算的原因,從而采取積極的整改措施,實現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編制預算的最終執行權要通過企業的管理層來實現,管理者對預算進行決策、指揮和協調。建立預算控制,確立預算目標,并組織實施,對預算執行的好壞進行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