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俐娜
會計職業道德貫穿會計運行的全部領域和過程。如同其他職業道德,其基本要求是忠于職守,所有會計從業者在其會計崗位都必須恪守準則、職業道德、履行崗位職責、完成自身承擔的全部任務。隨著我國交通運輸管理行業的快速發展,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直接決定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的質量,影響到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關系到對單位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質量,影響單位的管理效益。
交通運輸管理單位不但涉及規范道路運輸秩序、客運管理等工作,還涉及公路建設、公路養護等工程項目的實施和管理,是深受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行業與關鍵部門,搞好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升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可以從根本上維護單位財經工作法紀,消除違法違紀滋生的土壤,從而為單位的科學發展,立信為公,執法為民樹立權威地位。
會計職業道德是依靠會計從業人員的自覺性自愿地執行,并依靠社會輿論和個人價值觀念評價來實現,具有非強制性。現階段,我國有關會計的法制并不健全,相關法律對違法會計行為的制約缺乏強制性和操作性,客觀上不利于制約違法會計行為的滋生蔓延,缺失職業道德。另一方面,會計人員抵制違法會計行為,需要借助法律手段,尋求法律保護時,也缺乏相應的依據,從而無法充分保障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完全依照職業道德規范辦事。
一方面,在單位的職工教育中,單位也通常只是對于基本崗位技能、行業技術領域進行一定的在崗培訓等,對包括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在內的崗位道德建設未引起高度重視。另一方面,我國尚無針對交通運輸管理行業會計人員的專門職業道德準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僅僅散見于《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總會計師條例》等法規中。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提出了具體要求,但是內容較為概括、簡略,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行為沒有制定具體標準,對會計人員的從業行為無法作出具體指導。進一步來看,目前在交通運輸管理行業的實際工作中,隨著經濟發展,會計核算內容不斷增加變化,也未制定、出臺新的職業道德規范,進行相應變化。
由于長期的歷史原因,交通運輸行業特別是基層單位的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會計人員除了具備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具備較高的道德水平,較強的法制觀念。交通運輸管理行業部分會計人員未經過專門職業道德培訓,雖然具備會計專業核算能力,但是其他方面還有待加強,例如缺乏法制意識、缺乏自律意識等,導致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在工作中做出違法違紀行為。有的會計人員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不夠重視,法制觀念淡薄,不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辦事。由于嚴重缺乏會計職業道德約束,個別會計人員為了追求個人經濟利益,對造假行為不但不加以抵制,甚至還幫助出謀劃策,置國家法律于不顧。
盡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更多地屬于道德范疇而非法制領域,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有章可循與有法可依的觀念必須得到體現。會計法律規范是維護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手段,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離不開良好的法制環境。要明確會計從業人員堅持職業道德是其義務而非自覺行動。具體來說,財政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應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修改、完善相關法律和規章,對現有法律法規中相關責任和處罰不明確的條款加以完善,并對法律法規中未涉及而現實中存在的情況作出規定。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增加有關民事賠償的規定,對因有關人員造假而產生的損失應由其按照責任大小進行承擔。同時要注意廣開言路,虛心聽取社會與本單位干部職工對于財會職業道德執行情況的反映,以便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進。
單位要重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從單位制度的制訂入手,建立細致可行的會計職業道德標準,以具體規則要求會計人員工作,促進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進行。根據《會計法》、《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規定,要求記賬人員與業務、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出納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單位事項的決策和執行做到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崗位的設置和安排,落實好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和制約作用,避免會計人員由于職業道德缺失導致從事違法亂紀的行為。
要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幫助會計人員建立良好的誠信理念。強化職業道德教育。一是單位負責人要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意識,以身作則,帶頭遵守財經法紀。二是會計人員自身要及時了解并熟悉國家制定的各項財務法規、方針、政策,嚴格貫徹執行和遵守經濟法、會計法、證券法、稅法、審計法等相關法律制度,強化法律意識,提高自身修養。除掌握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之外,還應掌握時事政策知識、財政稅務知識、企業管理知識、電腦操作知識等相關知識。在具體業務上,掌握溝通技能與技巧,以理服人。
各單位要充分認識到會計職業道德培訓的重要性,把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培訓納入到單位培訓的范圍中來。要制訂長期的培訓規劃,不但抓會計人員專業培訓,更要把職業道德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作為重點來長抓不懈。要改變現行會計人員培訓教育過程中過于側重會計專業知識與技能,忽視職業道德教育的模式,充分重視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地位,在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培養中,采取多種措施培養會計人員的誠信理念,促進職業道德觀念的樹立,提高職業責任感。要使職業道德的培訓教育形成體系,將其貫穿于培訓教育的始終。應重視職業道德培訓的效果,要將職業道德要求與會計人員的具體工作結合起來,理論聯系實際,使會計人員對職業道德的行為標準有具體的了解。會計人員也應根據自己的工作特點和要求,自覺地學習相關的財經法規和職業法規,更要把會計職業道德的后續教育貫穿于整個職業生涯中,使會計人員養成良好的誠信品質,進而規范會計行為,充分發揮會計的核算和監督作用。
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形成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財會人員堅持原則,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才能更好地為國家管好用好寶貴的資金,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促進交通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帶動地方經濟建設。因此,在新形勢下,對財會人員職業素養的要求更高。要堅持財會工作的時代特色,不斷完善法制監督環境,進一步加大職業道德建設,加強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培養,努力提高交通運輸管理行業會計職業道德水平,促進交通事業的科學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