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群
目前,我國企業發展過程存在的諸多問題,既有企業自身存在的對經濟發展具有負面影響的問題,又有阻礙企業科學發展的內外環境因素,其中資金匱乏和財務管理問題,是主要癥結。以解決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突破口,促進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是當前會計界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是在現金管理上不夠規范和嚴格,導致資金利用率低或資金不足。由于一些企業管理和決策者對現金擁有量的錯誤認識,致使現金閑置利用率低,不能正常參加生產周轉;有些企業的資金缺少使用預算和計劃,盲目過量購置不動產,應對經營急需的資金能力較差,極易陷入財務困難境地。二是應收賬款的周轉問題,導致資金回收速度較慢。主要是因為賒銷制度不完善,制約措施不得力,及時兌現應收賬款率低甚至形成呆賬。三是存貨控制出現問題,延長了周轉周期。由于一些企業存貨擠占資金較多,甚至是其營業額的數倍,造成資金大量呆滯,周轉不夠靈活順暢。
企業股權結構體現高度的集中性,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投資者與經營者合一,這種模式給企業財務規范管理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決策不科學、不民主,隨意性較大,個人說了算的情況比較普遍,投資決策失誤的現象屢見不鮮。
缺少高素質財務管理人員,是制約企業財務核心作用發揮的主要問題。企業普遍存在重技術輕管理現象,對會計人員重使用輕培養,滿負荷地工作使會計人員被動地處理日常事務,沒有時間和精力主動鉆研財務管理業務,沒有能力處理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關系。一些企業財會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化、系統化的教育培訓,出現許多無證上崗的現象。財務與會計界限不清,缺少專職的財務管理人員,財務管理和會計人員的職能兼任,造成內部管理無序,崗位不明確,責任不清晰。
目前,我國企業運轉獨立、渠道多元的融資體系已初步形成,但是,制約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仍然是融資難、擔保難。主要原因有:一是過多數量的債務,相對較大的融資成本,導致一些企業信譽下降;二是一些企業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較少,使一些企業長期處于競爭和發展的不利地位;三是因為一些企業是非國有企業,銀行方面受傳統思想觀念和行政違規干預的影響,貸款不積極、不及時;四是財務管理缺乏外部監督,一些企業的財務管理仍處于記賬管理階段,職能部門和行業協會沒有進行有效監督。
一是一些企業投資所需資金嚴重短缺,資金來源主要靠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銀行因向一些企業貸款的風險高而提高利率,無形中增加了一些企業的融資成本,導致一些企業借貸困難;二是存在追求短期目標行為,由于有些企業自身規模較小,貸款投資所占比例較大,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增大,它們總是想方設法盡快收回投資,很少或根本不去考慮擴展規模使企業可持續發展;三是投資存在盲目性,投資方向飄忽不定、難以把握。
1.產權制度改革勢在必行。產權規范改革的作用,一是解決所有權過于集中的問題,建立多元化的產權結構,防止“一股獨秀”局面出現;二是積極組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形成現代的企業治理結構。新的產權結構形成后,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體制和機制,為財務科學規范管理奠定制度和組織基礎。
2.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按照國家現行相關財會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規范、完善和自律的財務管理組織體系,以及財務管理制度。結合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在規律,對財務管理的組織體系和相應的工作機構,在分工協作的原則下,確定管理崗位和職責,嚴格財務管理的審批程序和工作流程;與此同時,依據國家法律法規,針對企業財務管理上的薄弱環節,制定并嚴格執行財務收支計劃、籌集資金方式、成本和資產費用管理、工資及勞動用工、分配利潤等相應的管理制度。
1.提高資金的運營效率。調整和改善資金結構,形成比較合理的債權債務比例,使資金應用的積極效果達到最大化。既要調整和改善資金結構,又要保持一定數額的付現能力,使日常資金周轉靈活順暢,防止市場波動和貸款困難帶來的不利影響,現金持有量保持在最佳狀態。
2.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依據企業制定的相關制度,在應收賬款發生后,企業要按一定的程序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按期收回款項,避免因拖欠時間過長而發生壞賬。及時編制賬齡分析表,對各項欠款是否超過信用期要心中有數。按照欠款的時間和額度,企業要采取不同的收賬方式,并制定出經濟、可行的收賬辦法,對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要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3.加大財產控制力度。企業要不斷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在財產物資管理上,如物資采購、領用及產品管理等等,要建立規范嚴格的操作程序,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必須將財產的登記與管理分開,建立內部相互制約的機制。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促進科學規范管理,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1.強化人本理財意識。企業在財務管理中要樹立人本理財的思想,克服“物本理財”的觀念,要做到理解人、尊重人、服務人、滿足人的合理訴求,規范財務人員的行為,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財務體制和運行機制,注重對人的激勵和約束,充分調動財務人員科學理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強化風險理財意識。在財務管理中,要時刻樹立風險意識,善于對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因素進行科學預測,有前瞻性、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防范措施,避免遭受損失或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
1.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嚴格執行會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無會計資格證書的從業人員,必須經過教育培訓、崗前考核,達到要求標準后方可上崗;不具有相應的職務任職資格者,不能被委任為會計領導崗位,委任條件決不可因人而異;堅持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業務技術教育,提高道德和業務素質,不斷加強對財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加強對《會計法》、《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學習、貫徹和落實,增強財會人員的監督意識和自律意識。
2.企業領導者要不斷學習相關法律。企業領導者,要不斷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只有通過企業財務人員和領導人員甚至全員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善企業財務管理狀況,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只有財務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保障企業的生產經營順利進行。因此,企業要對財務管理提高認識,積極進行改革創新,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才能實現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