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琨
(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江蘇淮安 223003)
高校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骨干分子和中堅力量,是溝通師生感情,傳遞師生信息的橋梁和紐帶,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當前,許多高校都非常重視學生干部的培養,但在管理方法的傳授上一直零碎、不成體系,導致許多學生干部的管理能力還很欠缺。我們引進曾仕強先生的中國式管理理論,結合高校學生干部工作的特點,嘗試破解學生干部管理疑難,尋求學生干部管理良策,破解學生干部的管理之道。
1.自身基礎理論不深。首先,許多學生做學生干部,并不是真心想為學生服務,而是奔著評獎評優和黨員發展而來,因而對工作興趣不大,責任心不強,動力不足。其次,一些學生干部感到實際工作零碎、瑣散,感覺學不到太多東西,只是體驗著本身工作的應激,體驗不到工作的快樂,心理上便對現有職位產生失望,很少有進一步學習和探求的欲望,所以理論素質不是很高。
2.老師重視程度不夠。老師經常對學生干部要求高,要求他們既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要做出表率,更要在工作中要積極主動。但在學生干部使用與付出并不對等。不少老師平時在學生干部的培養和關懷不夠,導致許多學生干部到大二、大三紛紛告退,管理能力好的學生太少,學生干部有斷層,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
3.學校培訓方面不足。學生干部平時要參加沒完沒了的會議、工作,再加上平時很多學業要完成,因此很少有時間去思考工作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但不少學校的培訓大多是零散、插針式的,而且大多是空洞的理論、空話大話,在學生干部培訓經費使用上,舍不得花錢請一些管理名師來講學培訓,導致學生干部管理能力原地踏步。
學生干部是高校學生干部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學生干部的管理能力,讓他們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能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我們嘗試用曾仕強先生的中國式管理理論來提升學生干部管理能力。任何組織都可以簡單地分為三層:基層員工、中層干部、高層領導。整個管理中的問題都可以濃縮在下面這張圖中,我們形象地把它概括為“藏寶圖”,見圖1。

圖1
此圖有點像武俠傳說中的眾人千辛萬苦尋求的 “藏寶圖”,把這張圖里隱含的信息都一覽無余,都領悟到,學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就會上一個層次。
1.組織分為三個階層,這三個階層如曾仕強所說,分別對應天、人、地三個角色。高層對應天的角色,古時候皇帝被稱為天子,天上顯著的特點就是無,什么都沒有,都全部掉到地下去。高層思想源泉如老子所說的無為,無為不是真正的不為,他需要干部的有為來配合的。如高層講的話,中層干部要用心體會,合理傳達。高層希望中層直接承擔其責任,根據具體情況仔細考量,尋求對策,同時也要用心思考,提高自己的智慧。基層扮演地的角色,顯著的特點就是,地是長物的,需實實在在的。所以我們建議如果大家平時參與一些基層方面的工作,一定要踏實、苦干。投機取巧、花言巧語的人不適合在基層。中層對應于人的角色,我們常說:“他有什么資格管我?”很形象地說明了我們的管理和倫理分不開,因為我們腦海中一直深信事情的成敗得失在很大程度和人的善或不善的行為有關,所以人一定要講良心,樂意為組織奉獻,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任何組織選干部都注重個人自身的職業道德,希望有一個榜樣作用,同時還要具備干部的一些專業能力。干部首先需要能干,同時能迅速、快捷、有效地做好上傳下達,使整個組織運轉起來。我們可以簡單地用中國象棋做類比,領導如將、帥,活動范圍都有限,看起來基本上不作為,而車、馬、炮卻聽將帥之令,四處沖鋒殺敵,直搗對方老巢。顯然領導關鍵要培養干部的積極性,平時進行無形和有形的鼓勵,讓他們工作自主,發揮力量。
2.基層干活一切按規章制度執行,所有的文件都有具體的標準,辦事基本上都是按制度執行。我們看平時的基層干部都是按規章辦事,符合規定通過,不符合規定,任何人都不行。基層偏重于“情、理、法”中的法,法是過去的產物,所以基層大多活在過去,基本上按制度辦事。中層干部上有高層壓著,下有基層頂著,難為。既需要把上級的話合理傳達,又有盡量把下級的問題、不滿都合理地反映上去,既要讓上級放心,又要讓下級覺得你熱心,需要一切以理為主。理是現在的指標,干部活在現在,大多根據當時的時空變化做合理的調整,偏重于合理化,一切都合理,讓各方都能處于一個滿意的位置。高層偏重于人性化,在他的腦海中沒有絕對的對錯觀念,主要以情為重,偏重于人性化。情是未來的埋伏,我們平時和身邊的朋友多接觸,才會不斷地增進感情,需要幫忙的時候,一句話就行了。所以高層注重于長遠,活在未來。但我們對高層的提醒是,由于特權永遠存在,只能轉移,不能消除,因此違法的事絕不能干。學生干部,也不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四處斂財,敗壞自己和整個組織的聲譽。
3.整個組織基層注重利,中層切實負責,高層擁有權。但許多人工作角色錯位,以至領導、干部、員工之間矛盾重重,基層消極怠工,工作不積極;中層干部越權;高層事必躬親、爭權奪利。人生所有都從定位開始的,定位不清,勢必引起一連串的人事地震、民怨眾怒。以下扼要說明破解之法。如圖1所示,組織落實到學校的社團、班級,普通學生乃為基層,他們只需做到兩點:(1)遵守學校紀律,與人為善,為同學熱心,盡力幫助干部。(2)把成績搞好,底線是及格。對于普通社團組織的干事來說,還需為部長、主席適當分憂解勞。自己平時多接觸他們,一方面,從他們身上能學到不少知識,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在幫助他們的時候增加他們對自己的好印象。中層學生干部需做到三點:(1)做好上傳下達。許多學生干部平時喜歡送禮、請客吃飯,平時工作一塌糊涂、三心二意、錯誤百出,送給他高位,他卻留下千古罵名,那又何必?盡力把自己該做的事先做好才行,否則別的免談。這里要說明,做好上傳下達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干部對老師的話要合理地傳達,一定要牢記先贊成后反對,兼顧各方立場,把問題處理好。(2)為老師分憂解勞。如果自己工作做得再出色,同學打幾個小報告,自己得不到老師的信任,下面的工作是否還有動力?現在工作競爭激烈,除非不做事,一做事總有人不滿。許多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別人打小報告并不是壞事,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時間長了,聽多了,難免有種種猜疑。所以自己還要掌握一套技巧,讓上級真正放心,即使別人打小報告,也不會相信。這需要學會做到兩點。首先要養成大小事都匯報的習慣,不僅把工作做到,而且適當地宣傳自己的工作,時間盡量控制在五分鐘之內,打消上級的疑慮。其次把功勞讓給老師。平時許多干部和老師搶功勞,殊不知功勞不是搶來,是讓出來的。合理地讓一下,下次老師也會照顧你的。總之,學生干部要見縫插針地工作,當然不是拍馬屁,要心正,不去刻意為之,盡力培養自己工作習慣,為自己工作做好準備。總之,得到上級的支持極為重要,因為哪怕得到100%的民心,如果得不到上級的支持,也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3)熱心為大家服務。在重大評獎評優方面,要適當發揚風格。民心也很重要,學生干部畢竟處在學生中,如果大家都不支持,顯然就會失去工作的動力。為此在工作時要多為周圍的同學考慮,切實為他們做些實事。適當地把一些獎勵讓給大家,盡力給一些特別需要幫助的同學,這才是真正心系民心的好干部。作為學生干部的領導,輔導員老師、各行政部門的管理老師等要做到四點,以此來加強學生的能力和責任心:(1)定期對學生干部進行培訓,授之以“漁”,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更好地為老師、同學服務。(2)對人、錢要全盤控制。平時人員選拔、考核、獎懲、退留最終都需要讓學生干部和你商量,錢財報銷也需要到你這里審查,最好最到心中有數,防止腐敗滋生。(3)培養他們工作的責任感。工作需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腳印,來不得半點虛假,鼓勵大家切實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用心為大家服務。(4)進行不定期抽查。工作時候不能僅僅靠聽,更要到現場去看看。定期檢查,容易造假,只有不定期抽查,才能更好地了解現實情況。
4.特別要注意每個階層的想法不一樣。在高層眼中,越權遠比失責可怕,而干部反而認為失責比較嚴重,越權不是太重要。越權是做了不該做的,失責是該做的沒做。如開一次大型晚會,事先都沒和老師商量,學生干部就讓學生排節目,一直要到最后正式演出時,需要經費、場地布景之類才找領導,就有越權之嫌。干部多做,有時領導反而認為是壞事,所以一定要養成匯報的習慣。如果遇到緊急情況,事后一定要及時請示。還有一點,領導和基層的關系很友善,而對干部卻經常發火,干部會經常生基層的氣,就是因為領導認為單位是基層努力的,而干部卻認為紅包是由領導發的。觀念不同,導致對基層之間的態度不同。所以工作時,和不同人交往,先要想想自己處于哪個階層,進行合理的互動,這樣關系才會越來越融洽,工作才能更上一層樓。
總之,“藏寶圖”變化多端,像孫悟空的七十二變,需用心領悟。本文拋磚引玉,希望高校學生干部都能利用這個圖,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找到自己的管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