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雅靜 (天津職業大學圖書館 天津 300410)
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信息激增,使圖書館界合作發展館藏的意愿愈發強烈。通過聯盟合作實現更全面、更高層次的文獻保障,已經成為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趨勢。基于這一現實,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開發了館藏綱要評估方法,將其作為館藏建設、管理、評估的工具。館藏綱要在合作館藏發展的協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臺灣吳明德教授將其定義為“描述圖書館現有館藏強度及未來館藏強度的大綱或摘要。換句話說,館藏綱要以摘要的方式描述圖書館的館藏范圍、館藏強度及未來收藏計劃”[1]。國外圖書館已將館藏綱要評估方法應用于多個領域,本文僅針對館藏綱要評估方法在合作館藏評估工作中的運用加以探討。
合作館藏評估工作一般由威望最高的圖書館(中心館)負責領導和組織,由多個圖書館(參加館)共同參與,是規模化、系統化、多學科主題的評估工作。合作館藏評估首先要將待評估的館藏按照學科大類(如化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等)劃分成不同的評估任務,然后以本國的館藏綱要為基礎展開。目前各國的館藏綱要大多是在美國的館藏綱要標準的基礎上結合本國的具體情況修改而成的。
在合作館藏評估工作中,中心館負責創建并維護館藏綱要評估數據庫,由參加館向數據庫提供本館館藏評估記錄。評估記錄要求參加館為本館館藏在現有館藏強度(Collection Level,簡稱CL)、采訪任務強度(Acquisition Collection,簡稱AC)、收藏目標強度(Goal Level,簡稱GL)方面賦予相應的館藏強度指標(0~5級),中心館根據這些評估記錄生成分析報告。分析報告應當涵蓋某類目文獻的現有收藏情況、采訪情況、收藏目標等信息,還應包括該類目下同一細分類目不同參加館的文獻收藏情況和該類目下同一參加館不同細分類目的文獻收藏情況。
館藏綱要工作表是用館藏強度指標與館藏強度指標值相結合的方式構建的,用以呈現館藏評估結果。這是一種標準化、國際公認的描述館藏的格式。
館藏強度指標包括3個細化指標:CL、AC和GL。CL描述了在開展館藏綱要評估工作之時已有的某一學科、專題領域館藏的收藏水平;AC描述了某一學科、專題領域館藏的采訪情況,反映了正在采訪中的館藏收藏水平;GL描述了根據圖書館發展目標、館藏發展政策、客戶需求、文獻采訪協議等作出的某一學科、專題領域館藏的缺藏情況。
館藏強度指標值是指以標準化、國際公認的格式描述館藏水平。館藏強度指標值用于體現某一學科、專題領域文獻收藏的完備程度。館藏強度指標值的具體內容見表1。
表1中第1、2、3級又可劃分為多個次級(見表2),如第2級又被細分為2a和2b兩級,參加館在使用該館藏強度指標值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用2級或2級下被細分的2a級、2b級。
對于參加館而言,每個主題上都有CL、AC、GL相應的值(0~5)。CL、AC、GL和5級館藏強度指標值構成一個二維的館藏綱要工作表。參加館可以根據館藏綱要工作表衡量本館的收藏情況。
語言代碼用以標識某個主題文獻的語種情況。其中,“E”表示文獻主要是英文,很少或根本沒有其他語言;“F”表示文獻主要是英文,也有一部分其他語種;“W”表示文獻包括各種語言;“Y”表示文獻包括一種或多種語言,但不含英語。如果館藏文獻沒有標識語言代碼,則默認為“E”。

表1 綱目式館藏強度指標值定義集[2]

表2 綱目式館藏強度指標定義集(第1、2、3級的次級) [2]
每個參加館均被賦予一個獨有的國家統一代碼(Nation Uniform Code,簡稱NUC)。例如,在澳大利亞圖書館館藏評估工作中,參加館均被賦予各自的NUC代碼,其中,“ANU”代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圖書館,“NCM”代表悉尼音樂學院圖書館,“QU”代表昆士蘭大學圖書館,“NSL”代表新南威爾士州立圖書館等。
為了使讀者對館藏綱要評估方法有較為直觀、全面的理解,本文以澳大利亞的各類圖書館東北亞文獻館藏評估工作例證,詳細介紹館藏綱要評估的具體步驟。
澳大利亞圖書館自二戰結束以后開始重視建立和完善東北亞文獻館藏,與中國(除澳門地區外)、朝鮮和韓國的圖書館、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館藏交換關系。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澳大利亞圖書館的東北亞文獻館藏數量迅速增加。1995年2月,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在堪培拉召開了第3屆亞洲問題和圖書館工作圓桌會議,會議通過了有關使用館藏綱要評估東北亞文獻館藏情況的決議[3]。根據此次會議,澳大利亞圖書館開始著手利用館藏綱要對東北亞文獻進行合作館藏評估。評估工作由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領導、澳大利亞眾多圖書館共同參與完成。評估工作以澳大利亞館藏綱要為基礎,其綱要是基于美國的館藏綱要并針對澳大利亞的具體情況修改而成的。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分布式國家館藏計劃辦公室(Distributed National Collection,簡稱DNC)負責創建并維護澳大利亞圖書館館藏綱要評估數據庫(Australian Conspectus Database,簡稱ACD),并負責館藏綱要實施的日常事務。參加館須使用澳大利亞館藏綱要并向ACD提供評估記錄,同時根據該數據庫的評估記錄生成有關東北亞文獻收藏情況的分析報告。
這部分工作中,首先由東北亞文獻館藏評估工作的參加館在ACD中填寫評估數據;其次,參加館為本館東北亞文獻賦予相應的CL、AC、GL指標值(0~5),統計出不同級別的CL、AC、GL評估記錄占所有評估記錄的比例,并列出支持本科生、研究生課程學習和獨立研究(3~5級)的館藏所在館的NUC代碼;再次,參加館根據評估結果制定東北亞文獻的館藏發展方向。
3.1.1 CL評估記錄
在20個擁有東北亞文獻館藏的參加館中,有19個參加館(約占95%)為ACD提供了160條CL評估記錄(見表3)。
3.1.2 AC評估記錄
在20個擁有東北亞文獻館藏的參加館中,有10個參加館(約占50%)為ACD提供145條AC評估記錄(見表4)。
3.1.3 GL評估記錄
在20個擁有東北亞文獻館藏的參加館中,有9個參加館(約占45%)為數據庫提供70條GL評估記錄(見下頁表5)。
3.1.4 東北亞文獻館藏發展方向
良好的館藏評估工作能夠使圖書館員更好地了解、管理并使用館藏,還可以為圖書館館藏合作發展提供參考信息。基于這些目標,參加館需要根據館藏評估結果概括描述出被評估館藏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例如,悉尼大學圖書館將其收藏的有關韓國歷史的文獻的CL指標評為3級,而且計劃繼續發展這一領域的館藏并保持在3級水平,以支持本科生課程學習的需要;同時,其收藏的有關韓國文學的館藏計劃從2級水平發展到3級水平。

表3 現有館藏強度(CL)評估結果[4]

表4 采訪任務強度(AC)評估結果[4]

表5 收藏目標強度(GL)評估結果[4]
在對參加館的東北亞文獻館藏強度進行等級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各館東北亞文獻的CL、AC、GL指標值進行橫向比較,以顯示相同學科主題下不同館的東北亞文獻收藏情況。將比較結果以主題大綱分層方式編排,基本格式見表6,舉例見表7。

表6 比較結果編排格式

表7 澳大利亞圖書館東北亞文獻館藏強度比較結果[5]
在館藏橫向比較中,比較結果以主題大綱分層方式展開的優勢在于:層次清楚,一目了然;既包括了采用美國國會圖書館分類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簡稱LC)分類的館藏,又容納了采用杜威十進分類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簡稱DDC)分類的館藏;在對館藏強度評估時各參加館力求做到最深一級,如多數以“1a”、“2b”的形式體現評估結果。
在參加館對本館東北亞文獻館藏強度進行等級評估的基礎上,以館為單位對某一館收藏的東北亞文獻的CL、AC、GL進行縱向比較,以顯示同一參加館不同主題的東北亞文獻的收藏情況。參加館根據其地理位置分別被劃分為:澳大利亞首都直轄區、新南威爾士、昆士蘭、南澳大利亞、維多利亞、西澳大利亞,其中新南威爾士的參加館不同學科主題的東北亞文獻館藏強度比較結果見表8。

表8 部分新南威爾士地區參加館的不同學科主題的東北亞文獻館藏強度比較結果[6]
館藏綱要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圖書館評估館藏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在我國圖書館領域尚未得到普及和重視。盡管我國一些較大規模的圖書館利用定量或定性方法評估館藏,但多數評估范圍僅限于本館館藏,少有對跨地區多館合作館藏評估的實踐,而且多數評估結果缺乏層次性、針對性、鮮明性和標準化,無法在合作館藏發展中起到協調作用。
隨著信息資源的極度膨脹,圖書館合作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一方面,合作發展館藏以制訂合作發展館藏政策、對參與合作發展的圖書館館藏進行定期評估為前提,這種持續的評估工作宜采用現在國際公認、標準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強的館藏綱要方法,現有國外成功案例能夠為我國圖書館合作館藏發展提供經驗與參考;另一方面,現有館藏評估軟件系統層出不窮,如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的WorldCat Collection Analysis系統能夠通過網絡提供快捷、客制化①、交叉學科的館藏評估服務。這些軟件系統陸續被引入我國,由于任何評估軟件都以館藏綱要為基本思想,而且其開發理念都是由館藏綱要中的“用固定標準及表述繪制每個參加館每個學科主題的文獻強弱”[7]這一核心精神延伸而來的,所以圖書館人員應盡快了解并普及館藏綱要評估的工作要領和相關流程,理解并掌握館藏綱要評估方法,這對于今后使用評估軟件是有幫助的。
館藏評估以館藏發展政策為基礎,沒有館藏發展政策,評估就沒有意義。館藏發展政策是形之于文字的明確敘述,其中應包括館藏目的、館藏選擇與淘汰原則,列舉館藏的范圍與強度,確定選書工作的職責等。在館藏評估工作中,首先應深入研究館藏發展政策,確保評估團隊對待評估館藏有較全面的了解。
制定科學、合理的館藏政策是國外圖書館館藏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目前我國臺灣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普遍制定了館藏政策,但是我國大陸地區近幾年才開始引入標準化的館藏政策撰寫方法。館藏政策研究與應用的滯后直接導致我國很多圖書館沒有制訂館藏評估標準,無法順利開展本館范圍內的館藏評估工作,更別說開展合作館藏評估工作了。所以,應當盡快制訂館藏發展政策,為館藏綱要評估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館藏綱要評估方法從研究階段進入應用階段時應避免“全面”傾向,即不顧人力、技術水平相對滯后,急功近利地對各個學科主題、各種語言文獻都進行評估。因為這樣很容易導致在評估數據出現錯誤的時候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筆者建議,在館藏評估起步階段從某一學科領域進行突破性嘗試,逐步摸索工作經驗,及時糾正出現的錯誤,待技術成熟、操作熟練后再逐步推廣到更多的學科主題文獻。
館藏評估工作需要組織團隊合作完成,合作館藏評估更需要不同圖書館開展跨地區、跨系統的館際合作。館員的能力、學識和工作熱情直接決定了評估工作的效率及評估結果的參考價值。筆者認為,評估人員應具備有關館藏綱要評估的基本知識、評估文獻涉及的相關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對圖書館行業的熱情、持之以恒的工作耐心、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評估專家相互溝通的語言技巧。因此,各參加館有必要在開展聯合評估工作前系統地對館員進行技能培訓,并邀請本次評估工作涉及的學科專家進行相關學科專業基本知識的講授和指導。只有擁有較高素質的評估團隊,才會產生具備更高含金量的評估結果。
利用館藏綱要評估合作館藏是我國圖書館領域的新課題,筆者希望本文能夠啟發更多的學者對該領域展開深入研究,從而使我國圖書館合作發展跟上世界的步伐。
注 釋:
①客制化是指一種個性化的服務,表示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特別的定制,以滿足其需要。
[1]王瑞玲.館藏綱要方法的理論與實踐的發展[J].圖書館建設,2008(8):34-37.
[2]Guidelines for a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y Using the Conspectus Model[EB/OL].(2010-06-16)[2010-11-29].http://www.ifla.org/publications/guidelines-for-a-collection-development-policyusing-the-conspectus-model.
[3]顧 . 亞洲圖書在澳大利亞[EB/OL]. [2010-11-20].http://www.bengu.cn/homepage/paper/paper43.htm.
[4]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Collection Strengths in Korean Library Materials: An Overview [EB/OL].(1996-02-09)[2010-11-20].http://www.nla.gov.au/niac/conspectus/ka.html.
[5]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Collection Strengths in Korean Library Materials: A Comparison Report [EB/OL].(1996-02-09)[2009-10-07].http://www.nla.gov.au/niac/conspectus/kb.html.
[6]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Collection Strengths in Korean Library Materials: By Library [EB/OL] .(1996-02-09 )[2009-10-07].http://www.nla.gov.au/niac/conspectus/kc.html.
[7]Wood R.The Conspectus: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uccess [J].Library Acquisition:Practice&Theory,1996(20):43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