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平
(浙江省紹興市婦幼保健院,浙江紹興 312000)
手術室“木板標志式”管理取放無菌包方法的研究
徐利平
(浙江省紹興市婦幼保健院,浙江紹興 312000)
目的總結手術室“木板標志式”管理取放無菌包方法的優越性和可行性,并通過實驗方法驗證。方法按常規方法和新方法分別在取和放時間、移動次數、手碰觸次數三方面進行比較。結果新方法和常規方法在取和放時間、移動次數、手碰觸次數等方面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結論新方法能縮短取放時間,減少護士工作量;能減少手碰觸無菌包的次數,減少無菌包與柜面間的摩擦,便于檢查管理,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手術室 無菌包 管理
手術室工作質量直接影響醫療效果和病人的預后,加強各類醫用物品的消毒滅菌管理是保證手術室工作質量的核心。手術無菌包是主要的醫用物品之一,手術室無菌包的正確使用與保存,是手術室無菌物品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1]。常規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后,按失效期先后順序排列放置[2],每次取和放入滅菌包時,須移動原排列的無菌包。我院自2009年開始實行以木板作為標志,確定拿取的方向,存放和取用無菌包的時間大大縮短,且通過實驗方法驗證,與常規方法相比,在取和放時間、移動次數、手碰觸次數等方面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現介紹如下。
將無菌包按失效期先后順序排列放置,按照先滅菌先用的原則取用,將40 cm×55 cm大小的光滑木板放在最先滅菌時間的無菌包的右側,這樣夾板就作為標記,即板的左側依次為拿取的順序;當取下一個無菌包后,板依次移到下一個應拿包的右側。新滅菌的無菌包仍按滅菌的先后時間擺放,在循環中,板的左側為最早滅菌時間的包,板的右側為最近滅菌時間的包(圖1)。這樣取放時不需要移動其他的無菌包,只要移動木板即可,簡單方便,便于管理。

圖1 無菌包拿取順序
圖1中是以柜內一層作為研究對象,如柜內為多層面,使用方法也一樣,只要確定包擺放順序是從下而上還是從上而下,以保持循環的規律為原則。
為進一步驗證此方法的優越性,并為推廣應用提供依據,采用實驗方法進行了驗證分析。在柜內一排放置5只包為研究對象,包為同一規格的滅菌包 ,大小為30 cm×30 cm×50 cm,移動時雙手一次可挪動1只無菌包,以取和放時間、移動次數、手碰觸次數為3個觀察參數。取和放時間是指取出和放入一只無菌包所需的時間;移動次數是指一只無菌包從放入到使用需移動的次數;手碰觸次數是指一只無菌包從放入到使用可能碰觸到的頻次。由3名護士分別進行常規方法取放和新方法取放,重復進行10次,觀察記錄數據,采用 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表1 兩組方法比較
4.1 從結果可以看出,新方法與常規方法相比,在擺放時間、移動次數、手碰觸次數等方面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因常規方法每次放入無菌包時須將原有的包往前移,為新放入的包挪出位置,這樣不僅增加時間,而且增加原有無菌包的移動次數。而新方法是以木板為標志,包取出后只要移動板的位置,板跟著包走,板的左側始終為最早滅菌時間的包,包的右側為最早近滅菌時間的包。
4.2 經過1年的實踐,新方法的優越性充分體現出來。(1)能縮短取放時間,減少護士的工作量,并能體現節力原理;(2)能減少手碰觸無菌包的次數,減少污染的機會;(3)能減少無菌包與柜面間的摩擦,減少包布的損耗;(4)能便于檢查管理,在檢查無菌包的有效期時只要依次看板的左側,能提高工作效率。
4.3 在使用“木板標志式”管理取放無菌包時,木板要選擇大小合適,超過包的高度、表面光滑、顏色醒目的木板,要在板的左側寫上“請從我的左側拿”,起提示作用。同時也要做好板的清潔消毒工作,在柜面用消毒液擦拭時同時消毒木板并保持干燥。使用此方法前要對科室護士加以培訓,使每名護士理解掌握這一方法,在柜門外也可貼上說明示意圖。
[1]劉雙慶,楊曉瑩,潘小美,等.手術室無菌包存放不同時間對內層包布的細菌監測[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8):707-708.
[2]馬小琴.護理學基礎教程[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47.
Operating room Sterilized packing Management
徐利平(1965-),女,浙江紹興,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從事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
R472.3
C
1002-6975(2011)14-1269-02
201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