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敏 張皖瑜 尹湘毅 方紅梅 聶牛燕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感染管理科,江蘇南京 210002)
空氣潔凈技術在手術室的應用及感染管理
黃慧敏 張皖瑜 尹湘毅 方紅梅 聶牛燕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感染管理科,江蘇南京 210002)
目的正確使用潔凈手術室,提高醫院感染控制質量。方法通過對潔凈手術室基本要求的掌握和影響因素的分析,將建筑學與環境衛生學相結合,制定綜合的感染管理措施,對潔凈手術室實施連貫、立體、動態、全過程監控。結果優化了醫院潔凈手術部的感染控制體系,促進手術室管理規范化,有效控制了醫院感染。結論建筑布局的合理設計,凈化系統正確的應用與維護和科學規范的管理,對有效控制在手術室引起的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護理質量至關重要。
手術室 空氣潔凈技術 醫院感染 管理
潔凈手術室是一項集軟科學和硬技術為一體的系統工程,包括了空氣潔凈技術、醫學無菌技術、醫院感染控制技術、醫院管理科學和建筑設計在內的多學科綜合型產物。為保證手術室內各項潔凈技術指標的控制,維持潔凈室應有的作用,我們必須對潔凈手術室的運行、建筑布局設計、環境質量控制和手術間醫務人員進行科學嚴格的管理。
1.1 空氣凈化過程 是通過科學設計的多級空氣過濾系統向室內輸送潔凈空氣,不斷沖淡和稀釋粒子濃度,并通過排氣系統去除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和微生物,創造潔凈微環境。
1.2 潔凈手術室標準及用途(表1)

表1 潔凈手術室標準及用途
2.1 手術室的氣流控制 菌落作為微粒會按空氣的方向和速度運動,因此,控制氣流具有重要意義。氣流控制包括兩個層次,一個是總體的,一個是局部的總體控制是控制手術室內各房間的空氣流動,局部是控制房間內手術區和周邊區空氣的流動。氣流要依手術部的布置而設計,總的原則是氣流要從最潔凈的房間流向次潔凈的房間,從手術區流向周邊區。
2.2 潔凈送風系統維保 送風系統是潔凈手術室的核心,其工作原理是用物理的方法阻止微粒的進入,有初效、中效、高效3個過濾器,其作用除了輸送手術間無菌風以外,還可以保證手術室內正壓。如空氣過濾器堵塞時,引起新風量小、換氣次數少、靜壓差小、送風量少、截面風速小、影響單向氣流組織,導致空氣潔凈度降低。
2.3 環境衛生學的影響 手術部凈化系統通過對手術室各參數的控制,使手術部處于受控狀態,達到降低術中及術后患者感染的目的[1]。合適溫濕度的控制,可以降低人體發菌量和室內細菌繁殖;有效自凈時間控制,可以避免前臺手術對后臺手術潔凈環境造成污染。此外,潔凈技術只能對進入潔凈室的空氣潔凈,對物體表面或突發污染沒有處理能力;因此,要保持室內潔凈衛生,盡量減少和防止由于固態和液態的微粒形成氣溶膠對病人所造成的危害。
2.4 醫務人員動態影響 對手術室建設而言,空氣凈化系統能夠比較容易使潔凈手術室內達到處于靜態無菌的控制標準,但實際的手術室在動態使用中是否能保持一定潔凈水平,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人是手術室運行中最重要的污染源,手術人員身體所散發的菌塵產生的空氣污染和術前手衛生、術中無菌技術操作的不規范,對近在咫尺的手術病人的切口危害成為造成術后感染的第一可能因素。
3.1 嚴格管理氣流組織 Ⅰ~Ⅲ級潔凈手術室內集中布局于手術臺上方的送風口,應使包括手術臺的一定區域處于潔凈氣流形成的主流區內。送風口的面積不低于6.24 m2,不高于7.48 m2。百級潔凈區的氣流必須是單向流,高效過濾滿布比應不低于0.75,潔凈氣流滿布比應不小于0.85。Ⅳ級是混合送風氣流,對送風口布置方式不作特殊要求[2]。所有潔凈手術室內采用雙側下部回風,走廊采用上回風,不設余壓閥向走廊回風,室內回風口氣流速度不應大于 1.6 m/s,走廊回風口氣流速度不應大于3 m/s。排風口設在上部,其位置在病人頭側的頂部。排風口進風速度應不大于2 m/s。Ⅰ、Ⅱ級潔凈手術室內不應另外加設空氣機組。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要學習和領會潔凈手術部的建設標準,通過現場監測、詢問、分析取得第一手資料,切實做好相關部門的參謀,及時改進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3.2 加強送風系統的管理 醫院配備專職維修工程技術人員對送風系統進行定期保養和故障檢修,每半年對送風量、氣流、噪聲、靜壓差監測一次并出檢測報告,每周對新風管中的初效過濾器進行清洗,對機組內的初、中效過濾器分別于每3個月、每6個月清潔保養一次,每年對高效過濾器進行檢查,出現漏氣或堵塞及時更換,更換后必須對潔凈手術室的各項指標進行重新調試和檢測。對天花板送風的網孔板每月清潔一次,回風口過濾網每周拆開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對手術間、無菌物品間進行靜態空氣監測,以檢驗凈化的運轉狀態,及時發現、解決問題。
3.3 環境衛生的監督管控 術前30 min開啟凈化系統調至高速運行狀態,濕度控制在40%~60%,溫度控制在22~25℃。手術間做清潔衛生時調至低速運行狀態,采用濕式保潔方式,每臺手術結束清潔工作完成后,局部百級間隔15 min,萬級應間隔30 min達到自凈要求,方可進行下一臺手術。清潔用具使用不易掉纖維的織物材料制作,不同區域的清潔用具專區專用,不使用一把拖布連續擦拭兩個不同的手術間,不使用一塊抹布連續擦抹兩個不同的醫療表面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對手術室各類消毒滅菌設備的物理、化學、生物檢測記錄及壓力蒸汽滅菌鍋B-D試驗結果、器械清洗質量和各項感控自查項目進行現場檢查,并對消毒滅菌物品、物體表面、皂液、消毒液進行現場監測,以保證消毒隔離措施落到實處。
3.4 嚴格術中人員的管理 進入手術部的人員必須按照規定穿無菌洗手衣褲,短上衣扎于褲內,以免在操作過程中污染無菌區?;蛐?、腹部皮屑及微生物等脫落污染無菌區,帽子遮住全部頭發,口罩遮住口鼻,手術中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談話。巡回護士嚴禁隨意在各個手術間移動,如有需要可通過電話聯系,嚴格管理本手術間人員參觀。為了控制人員流動,我院手術室采取對參觀人員登記并佩帶寫有手術間編號的參觀牌,確保人員只能在指定手術間參觀,手術進行中不得隨意走動。手術結束前,不提前做整理工作,特別是設備儀器應在病人離開手術室后搬動。
3.5 嚴格術前手衛生管理 手術人員的衛生手和外科手消毒是控制醫院感染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為規范洗手和外科手消毒行為,將相關洗手、外科手消毒步驟以醒目圖文張貼在洗手視線范圍內起指導監督作用,同時配備優質的快速外科手消毒液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和手術室護士長對外科手消毒的步驟進行現場查看,對不符合要求者現場予以指正。隨機對手術人員的衛生手和外科手消毒效果進行現場采樣,并與感染管理的達標考核掛鉤。
3.6 嚴密監管術中無菌技術 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對術中的無菌技術進行現場抽查。手術野皮膚消毒方法要正確,范圍要足夠,遞單、鋪單動作要輕柔,以免帶動空氣流動時細菌飄入切口。手術者要善于保護好切口,切除感染病灶或空腔臟器前,先用紗布保護周圍正常組織,防止液體外溢污染周圍組織和切口。術者的手術衣被血液、汗液浸濕以及手套被污染、破損時要立即更換。手術中對暫時不用的器械、敷料用無菌單覆蓋,減少器械敷料被空氣中的細菌污染機會。用后的器械及時擦凈血跡,擦血跡的紗布及時更換。對接觸胃腸道或膿液、結核和癌組織等病灶的器械分開放置,做好手術臺上的消毒隔離工作,對違反無菌原則者立即指出并監督改正。手術人員密切配合,盡量縮短手術時間,以減少手術中暴露時間,減少手術切口感染機會,降低醫院感染。
潔凈手術室的建筑結構布局和通道形式應符合便于疏散、功能流程短捷、潔污分明和保證不同區域間氣流的合理流向,防止外界污染的侵入,有效避免交叉污染的原則。應用空氣凈化技術可以控制微粒污染,為重要器官高難度手術營造了一個潔凈、安全的手術環境,對預防感染、提高手術成功率起到了重要的保證作用。要使潔凈手術室發揮預期的效果,必須投入管理力量,在抓好潔凈手術室硬件建設的同時,必須抓好軟件建設。手術室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種管理控制措施,把好感染控制的質量關,加強學習預防手術室感染的知識,通過感染管理科和手術室的監控[3],督促各級醫護人員嚴格遵守手術室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和提高全體醫護人員自覺遵守、各負其責的整體意識。醫院感染“零發病”是我們的理想和追求。
[1]李運萍.潔凈手術部啟用前后的醫院感染管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4):317-318.
[2]李清杰,劉運喜.醫院感染防控指南[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499-513.
[3]黃靜波,邱德葉,晏林妮,等.潔凈手術室感染管理環節控制與效果[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0,23(11):1201-1204.
Operating room Ai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黃慧敏(1977-),女,安徽安慶,本科 ,主管護師,從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R472.1
A
1002-6975(2011)15-1369-03
201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