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心
會計是伴隨人類生產實踐和經濟管理的客觀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在現代會計實務中,各國都在致力于不斷規范各會計主體的會計行為,使其提供符合質量要求且有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決策的會計信息。會計工作雖然專業性很強,需要具有相當專業知識的人才能夠掌握,但它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企業其他的管理工作一樣,存在著道德問題。因此,會計信息的質量的好壞,不僅決定于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也決定于其道德狀況。
加強會計道德建設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會計人員不斷追求崇高的會計道德觀念,達到更高的會計道德境界,塑造出高尚的會計道德品質,從而在從事會計工作的時候,廉潔奉公、忠于職守,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培養會計人員的重要措施
思想意識修養、道德品質修養和科學文化知識素養相互結合,構成了社會主義會計人員的全部修養內容,這是會計隊伍培養“四有”新人不可缺少的條件。
2.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有效手段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進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和會計職業道德修養,是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根本途徑。
3.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有助于形成全社會的廉潔之風
市場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市場經濟在發揮巨大效應的同時,也有其負效應。只有包括會計人員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把外部強制性約束條件“內化”為自覺行動,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腐敗行為。因此,要用會計職業道德來規范、指導自己的行為,逐漸形成會計職業道德責任心和榮譽感,并且正確地行使權利,忠實地履行義務。
目前,會計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跑冒漏滴嚴重、財會基礎工作薄弱化的現象仍較普遍存在。會計人員在富有深厚文化高尚道德情操的民族,接受自古至今職業道德的教育,按照職業道德的要求在長期會計工作實踐中,經繼承發展,培養形成了自己獨具特點的職業道德,對當今會計人員總體上觀察,可以認定其職業道德在本質上是良好的、高尚的。主要的問題如下:
1.在依法辦事和客觀公正方面存在缺欠和失范
遵紀守法的意識日益淡薄,在利益面前容易迷失自己;缺乏客觀公正的工作態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會計監督有名無實難以發揮作用。表現為會計監督“對下不對上”對單位重大的和單位負責人的經濟活動,從內容到形式幾乎都不存在監督,也就是放棄了監督,甚至出謀劃策、通同作弊。
2.工作環境不同,職業道德缺欠和失范的程度不同
在企業中和在行政、事業單位中不同。在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較高,除搞好會計核算外,常需要提供信息,作出分析、預測,參與生產經營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稍遜,在企業中的會計人員從提供失真的會計信息情況看,在執行會計準則、法規、制度方面有明顯不足。單位會計基礎工作和內部控制制度薄弱。單位負責人的道德水準的高低與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有一定的關系。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欠,在不同年齡層次,表現出不同特點。
1.“法、范”結合,為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提供堅實的保障
我們既要運用《會計法》等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行為進行強制約束,又要運用職業道德規范對從業人員的思想、行為進行引導和啟迪,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當前財會領域的根本大法是《會計法》,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和《會計法》的貫徹實施緊密結合起來,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現實需要?!稌嫹ā返?條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第46條還規定:“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這兩項法律條款有力地保證了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使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從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單位負責人的非正常干預,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2.凈化環境,創造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良好社會背景
凈化會計職業環境,即通過創造和利用社會物質、精神生活條件以及社會一切有利資源來推進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主要應抓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領導干部的道德素質,會計人員是在本單位領導的具體領導下進行工作的,因此,單位領導的道德水平、道德修養直接影響著會計人員的道德水平發揮。二是要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以促使會計人員嚴格按規定的程序、手續辦事,用制度約束增強會計人員的信用意識和職業道德。三是要健全組織機構和用人制度。單位內部組織機構決定了會計人員的地位和獨立程度,一般情況下,會計人員在單位的地位越高、獨立性越強,則越有利于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同時,會計人員的任用和選拔方式也影響著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狀況,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越高,對會計人員信用意識和職業道德的正面影響就越大。
3.加強學習,提高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思想認識
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道德決策能力的提高,必須依靠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會計教育發展得相當迅速,但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迄今為止仍是盲點,尚未引起會計職業界足夠的重視,與培養“德才兼備”的目標不相符。我們應建立一整套會計人員素質教育的規則,進行多層次、循序漸進和全方位的教育,大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校教育,尤其要注意在會計學原理等會計基礎課程中增設有關會計道德的內容;二是在職教育,可分層次進行培訓,同時要注意教育的對象應當全面。在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進行政治思想、法制、業務素質、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的教育,使其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4.建立健全職業道德評價系統,確保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系統包括社會組織、大眾輿論對會計行為的道德評價,會計人員之間以及會計人員對自身行為得到的評價。建立健全職業道德評價系統,可以成立一個自律組織“道德委員會”,并制訂會計職業道德評價標準以及適當的評價方式。可采取單位內部評價、自我評價、外單位服務對象評價、會計組織評價等方式相結合,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狀況始終處于社會、單位和個人的監督之下,促進會計人員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形成。對道德評價結果應使用獎懲手段,并與崗位升職、職稱晉級、精神與物質獎勵結合起來。同時還應當建立健全選拔機制,使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