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 林,羅 艷 ,張苗云,李 洪,鄭克勤,李雙花,阮 元,林 赟
(1.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云南 昆明 650021;2.昆明醫學院,云南 昆明 650031;3.云南省德宏州瑞麗市防艾局,云南 瑞麗 678600;4.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2)
中緬邊境線較長,當地民族人民跨境而居,互相往來頻繁。因鄰近金三角,邊境雙方吸毒人群較多,跨境購買毒品及吸毒現象兩國頻繁。95%以上已脫毒者半年后就又復吸[1]。因長期濫用毒品,生活起居無規律,飲食營養不重視,食物攝入量少等使機體處于負平衡狀態[2],會造成自身營養不良和免疫力下降。而飲食營養狀況將直接影響吸毒者的戒毒、生存質量、抗病毒治療及艾滋病死亡等結果。目前未見有關邊境地區該類特殊人群營養學調查研究報道,本研究通過對中緬靜脈吸毒人員營養學相關情況調查及對比分析,為相關部門針對戒毒人員營養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提供科學依據。
以云南省瑞麗市戒毒所 2010年度所收戒的全部緬甸籍靜脈吸毒人員及同區居住中國籍靜脈吸毒員共 222人為調查對象,統一培訓專題調查小組,以問卷形式回顧性收集被調查者入所前營養學相關數據。內容包括基本情況、膳食結構、營養學相關知識知曉情況、獲得相關知識的途徑。采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導入SPSS11.5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
共發放222份問卷,根據信息完整性原則以及正反問題得分一致性原則,共篩選出有效問卷220份,其中97名緬甸籍,123名中國籍。緬甸籍平均身高166.24±6.53cm,平均體重60.31±10.85kg,平均年齡29.82±9.08歲,49.5%未婚;中國籍吸毒人員平均身高166.02±7.90cm,平均體重 58.36±7.02kg,平均年齡 31.34±8.10歲,43.1%的人未婚。文化水平:緬甸籍被調查者中81.4%為初中及以下;中國籍被調查者中92.7%為初中及初中以下。
與中國2007年營養學會推薦標準相比,中緬兩國調查對象谷物類日攝入量、畜禽類日攝入量明顯高于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標準,而奶類日攝入量則明顯低于推薦標準,說明兩國調查對象不同程度存在營養攝取不平衡狀況,詳見表1。
兩國營養搭配知識知曉程度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79,P>0.05),維生素 C知曉情況兩國人員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355,P<0.05),具體結果見表2。
獲得營養學知識的途徑以從廣播電視獲取為主,此途徑緬甸籍人員占30.0%,中國籍人員為43.9%。經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6.473,P=0.091),見表3。

表1 中緬兩國調查對象人均每日主要食物攝入量表(g)

表2 中緬兩國調查對象對營養的知曉程度

表3 中緬兩國調查對象獲得營養學知識的途徑
瑞麗市是云南省通往緬甸最重要的陸路邊境口岸。同種族邊民過境往來頻繁,食品結構、營養觀念及膳食文化相差不大。本研究結果顯示:根據2007年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標準,此次調查人群膳食模型呈現出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奶類攝入量不足的特點,主要表現在谷物食物消費量大,平均日消費量在500g以上,而奶類食物日消費量明顯低于300g。膳食特點為高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纖維,低優質蛋白,容易出現營養不良,不利于靜脈吸毒人群的戒毒。此外,在調查中也發現該人群畜禽類動物性脂肪攝入過量均大于160g/d,遠高于2007年中國營養學會公布適宜攝入量 50~75g/d,這個結果與張鵬[3]對普通人群的調查一致。這種高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容易造成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發生,也不利于靜脈吸毒人員長期的身體健康。
兩國邊境地區吸毒人員營養搭配知識知曉程度相似,且 50%以上人員有較高知曉程度,提示一半以上的調查對象擁有相對正確的食品營養搭配知識。但吸毒人員回答以維生素C為代表的營養學知識時,中國籍靜脈吸毒人員知曉率明顯高于緬甸籍人員,68.3%中國籍人員知道維生素C,而緬甸籍只有40.2%的人員知道。
另外,兩國邊境吸毒人員營養學知識獲得途徑來看,該類人群從電視廣播獲得相應知識的卻很少,均不到一半(緬甸籍戒毒人員從電視廣播獲得的知識率為30.0%,而中國籍戒毒人員為43.9%)。而電視廣播是當今社會的主要傳播媒介,具有獲得知識簡單方便、形象生動等特點,所以相關部門應該考慮加大電視廣播的宣傳力度。其次,應與戒毒所管理人員配合,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各種形式的講座、培訓及展板展示等,多途徑為吸毒人員提供相關知識。
本研究結果提示,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包括靜脈吸毒人員在內的人群膳食結構會自然而然地向“富裕型”發展,不僅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素攝入也不完善,醫療及戒毒所相關部門應加大營養方面的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工作,倡導平衡膳食,為該類人群成功戒毒提供一個良好的知識儲備和身體條件,最終達到增強吸毒人員體質,增強免疫力,控制艾滋病發生發展的目的。
[1]任雪峰,易代均,金釗毅.勞教戒毒人員的心理特點及矯治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0,(8):201.
[2]方英燕,蘇俊義.強制戒毒所傳染病患者管理的難點與對策[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08,14(3):187-188.
[3]張 鵬.社區居民膳食結構及營養狀況的調查分析[J].臺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