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聶 志,崔 進,趙 川,張玲玲,邊 莉
(1.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神經內科,云南 昆明 650032;2.昆明醫學院,云南 昆明 650031)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常發生在45~60歲,是侵襲性最強、具有高度惡性、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盡管改善了外科手術方法及放、化療手段,但是病人的生存期仍不到1年。主要是由于腫瘤細胞侵犯到周圍腦組織,與周圍腦組織分界不清,以致手術無法切凈。根據腫瘤的組織學特征,WHO將膠質瘤分為4級:毛細胞星形細胞瘤(Ⅰ級),低級別星形細胞瘤(Ⅱ級),間變形星形細胞瘤(Ⅲ級),多星形膠質母細胞瘤(GBM,Ⅳ級)。這種分級是基于細胞的表型和組織、細胞的生物學行為不同而進行不同的分級。
一、臨床資料:收集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有68例成年膠質瘤病例病理切片及蠟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診斷標準,經兩位以上病理醫師進行分類診斷。男性46例,女性22例,參照WHO2006年膠質瘤分級標準:Ⅱ級10例,Ⅲ級13例,Ⅳ級45例;原發病例30例,復發病例38例。年齡(54±5.64) 歲。
二、染色方法:在每塊選中的蠟塊標本中連續貼2片,備HE,CD44免疫組化染色。免疫組織化學采用EnVision兩步法,試劑盒均購自北京中杉金橋公司,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三、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應用Ridit分析方法對雙向有序二維列聯表定性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免疫組化證實CD44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中心區明顯表達,在邊緣區呈弱陽性,在外周區呈陰性 (圖1)。

圖1 CD44在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的表達
CD44在Ⅳ級膠質瘤(GBM) 的表達水平明顯增高,而其他較低級別膠質瘤和非腫瘤組織CD44表達水平較低(P<0.05)。提示CD44與膠質瘤的惡性程度有相關性。雖然Ⅱ級和Ⅲ級膠質瘤之間無明顯差異,但二者較對照組仍明顯增高(圖2)。

圖2 CD44在膠質瘤的表達水平
本研究提示CD44可能是腦膠質瘤的生物學標記。這個生物學標記的基因表達在腦腫瘤中均明顯增加,而且涉及到細胞重要功能,這些細胞功能有助于腦腫瘤的生成[1]。特別是CD44,廣泛分布于細胞膜,是一種跨膜黏附蛋白,在許多生理和病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包括基質的黏附,淋巴細胞吸附和激活,傷口的愈合,促進生長,維持細胞的生存和遷移,及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2]。
CD44可能在加速腫瘤細胞惡化中存在以下幾種機制。惡變的細胞通過與細胞外基質中特殊受體結合而獲得運動功能,細胞骨架通過信號換能參與細胞的移動。CD44調節細胞黏連性、活動性、基質的退變、細胞的增殖和存活,這些因素誘導腫瘤細胞轉移級聯。特別是CD44與細胞外基質幾個成分結合后(包括透明質酸,膠原蛋白,纖維連接蛋白和骨橋蛋白),吸引腫瘤細胞,隨之腫瘤細胞在轉移位置生長并表達CD44[3]。實際上,促使腫瘤細胞的轉移。由此可見,惡性膠質瘤周邊CD44表達的上調可能說明腫瘤細胞生長和轉移。CD44的表達自腫瘤邊緣向中心逐步增加表明自引導信號引導腫瘤干細胞的轉移,腫瘤細胞自引導和轉移導致了惡性腦腫瘤的進展,使得GBM患者的預后較差。本研究雖然明確利用CD44作為判斷GBM預后有用的指標,但是怎樣影響腫瘤進展機制是未來研究的方向。
[1]HUA JW,KIMHR,LEE JH,et al.Expression of standard CD44 in human colorectal carcinoma association with prognosis[J].Pathol Int,2009,59(4):241-246.
[2]OKAMOTO I,TSUIKI H,KENYON LC,et al.Proteolytic cleavage of the CD44 adhesion molecule in multiple human tumors[J].AmJ Pathol,2002,160(2):441-447.
[3]ICZKOWSKI KA,OMARA-OPYENE AL,SHAH GN.The predominant CD44 splice variant in prostate cancer binds fibronectin,and calcitonin stimulates its expression[J].Anticancer Res,2006,26(4B):2863-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