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辛,吳 駿,洪 偉,張 鴻,高云鵬
(昆明市兒童醫院 心胸外科,云南 昆明 650034)
食管閉鎖(CEA)是新生兒期需要緊急處理的外科疾病,現將我科2008年6月~2010年5月手術治療的5例報告如下。
資料和方法 本組患兒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入院日齡1~5d,體重2500~3200g,其中早產兒2例。5例均行食管造影確診并確定食管盲端位置。3例合并先心病、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Gross分型均為Ⅲ型。臨床表現: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肺炎、肺不張、口腔分泌物多、口吐白沫、嗆咳、發紺、氣促,雙肺羅音、營養不良。入院時插胃管在8~12cm處有受阻感。
手術方法 本組均在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下手術。先行胃造瘺術,然后取右側第4肋間后外側切口進胸,結扎切斷奇靜脈,顯露食管及食管氣管瘺管,適當游離近遠端食管,將瘺管結扎切斷,食管做端端吻合4例、端側吻合1例。1例的上、下盲端相距2cm,游離后牽引二端仍難以吻合,行環形切開近端食管肌層的Livaditis法吻合。術后2周拔出胃造瘺管。
結 果 4例治愈,1例術后肺炎加重,家屬放棄治療;3例獲隨訪3月~2年,恢復順利,無吞咽困難及狹窄。
討 論 CEA是新生兒消化系統較嚴重的發育畸形,死亡率較高,手術風險大,我們有如下的體會。
早期準確的診斷極為重要,本組患兒均因呼吸道癥狀就診,因進食困難和肺炎難以控制作進一步檢查而確診本病并手術治療,其中2d內確診2例,3d確診3例。CEA合并食管瘺管時,由于呼吸運動使大量氣體進入胃腸道,導致胃腸脹氣,腹部膨隆,腹壓升高,酸性胃液容易通過瘺管反流到氣管和支氣管,產生化學性肺炎,同時,由于唾液不能下咽,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肺不張。因此,CEA的早期診斷很重要。由于CEA患兒在胎兒期子宮內羊水較多,提高產科和兒科醫師對本病的早期認識就很重要。臨床上對于出生后出現口腔分泌物增多、或口吐白沫樣液、進食后嗆咳、發紺、氣促、甚至窒息者,應考慮CEA的可能,可以診斷性插入胃管,如果插管8~12cm有受阻感或反復折返回口腔,應考慮本病。使用水溶性碘劑做食管造影可確診本病,但造影畢應吸盡造影劑,以免反流引起窒息。本組均經食管造影確診為CEAⅢ型。本病確診后應及時手術,術前要控制肺炎,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營養支持治療,取半位臥,于食管近端置入導管,每15~30min做口腔吸引,翻身拍背,適當給氧吸入。
本組手術方式均采用經胸入路,認為該方法手術視野好。術中先行胃造瘺術,以保證麻醉及手術的安全,然后取右側第4肋間后外側切口進胸,結扎切斷奇靜脈,根據食管造影及胃管的位置尋找閉鎖的食管近端,閉鎖的食管遠端位于氣管分叉處,顯露食管及瘺管,將瘺管結扎切斷,食管做端端或端側吻合,吻合食管后將胃管經吻合口插入胃腔內。減少食管吻合口張力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1]。如果盲端距離>2cm,吻合口張力大,可行環形切開近端食管肌層的Livaditis法吻合,以減少吻合口張力。本組1例采用此術式,術后未發生吻合口瘺或狹窄。我們認為,提高手術技巧,保證吻合口血運,減少吻合口張力,是預防吻合口瘺的關鍵。
術后處理應注意 ⑴護理: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弱,術后極易發生硬腫癥,應將患兒放入嬰兒暖箱或輻射臺保暖;及時翻身、拍背、吸痰、霧化吸入,預防肺炎和肺不張。⑵預防感染及營養支持:由于患兒術前多有肺炎及營養不良,且術中對肺的壓迫作用,因此,CEA術后呼吸管理及營養支持十分重要,術后常規行呼吸機輔助呼吸,本組術后呼吸機輔助呼吸2~4d;術后就開始靜脈高營養(TPN),術后4~5d可經胃管注入牛奶;選用合適的抗生素,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術后2周拔出胃造瘺管。
[1]馬汝柏,葉蓁蓁,馬繼東,等.先天性食道閉鎖17例治療體會[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1997,18(2) :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