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凱,曹德琴
遼寧省本溪市中心醫院口腔科,遼寧 本溪 117000
牙周炎是一種破壞性疾病,其主要特征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癥,可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松動,它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也是影響患者牙齒美觀的不良因子。對于牙周炎繼發錯牙合及錯牙合伴發牙周炎的患者正畸治療是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1],其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綜合評估指標,并對機體的較多的因子有較明顯的影響,因此這些指標也可以作為評估治療方法有效性的指標[2]。本文中筆者就不同正畸術對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的療效和齦溝液及血清 p21活化激酶 5、白細胞介素-1β (IL-1β)、β-防御素 2(HBD-2)水平的影響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7年1月~2011年3月于我院進行正畸治療的48例牙周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各24例。A組的24例患者中,男10例,女14例;年齡29~56 歲,平均(36.3±3.5)歲;牙齒松動 1~2 度 22 例,3度 2 例;牙周炎繼發錯牙合患者9例,錯牙合伴發牙周炎患者15例。B組的24例患者中,男9例,女15例;年齡28~56歲,平均(36.1±3.6)歲;牙齒松動 1~2 度 23 例,3 度 1 例;牙周炎繼發錯牙合患者10例,錯牙合伴發牙周炎患者14例。兩組患者各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治療方法 A組采用固定矯治器進行治療,按照常規的治療步驟進行矯治治療,主要為粘合托槽,進行弓絲的彎制及調整,然后進行固定及調牙合。B組采用鋼絲結扎聯合復合樹脂夾板治療,采用結扎絲進行結扎,進行調整及酸蝕處理,粘結后覆蓋復合樹脂,固化光照及拋光等處理,然后進行后期處理調整。
1.2.2 檢測方法 將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前、治療后 1、3 個月的牙齦指數(GI)、牙周袋深度(PD)、牙松動度(TM)、齦乳頭探診出血指數(PBI)、上頜骨突度(SNA)、下頜骨突度(SNB)、上、下頜骨間的矢狀關系(ANB)、齦溝液及血清p21活化激酶5、IL-1β、HBD-2水平進行統計及比較。其中,血清p21活化激酶5、IL-1β、HBD-2水平均取晨起空腹靜脈血進行檢測,齦溝液則為搜集當天齦溝液送檢,試劑盒分別為p21活化的激酶5免疫組化試劑盒、人IL-1β ELISA試劑盒及人HBD-2酶聯免疫分析ELISA試劑盒進行檢測。
成功為牙周炎得到控制,錯牙合得到糾正,咬牙合恢復正常;基本成功為牙周炎狀況得到很大程度改善,咬牙合也基本達到平衡狀態;失敗為牙周炎和咬牙合等均未得到改善或進一步加重[3]。總有效=成功+基本成功。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相應的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將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比較,A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由表 2 可見,治療前兩組患者的 GI、PD、TM、PBI、SNA、SNB、ANB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治療后1個月及3個月 A組的 GI、PD、TM、PBI均小于B組,SNA、SNB、ANB改善幅度大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0.05)。
由表3可見,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齦溝液及血清p21活化激酶5、IL-1β、HBD-2水平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治療后1個月及3個月A組的齦溝液及血清p21活化激酶5、IL-1β水平低于B組,HBD-2水平高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 GI、PD、TM、PBI、SNA、SNB、ANB 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 GI、PD、TM、PBI、SNA、SNB、ANB 水平比較()
注:與B組同期比較,*P<0.05
牙周炎是侵犯牙齦和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癥,是一種破壞性疾病,絕大多數牙周炎患者都伴隨著牙齦萎縮的癥狀,調查發現,在45歲以上的人群,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齦萎縮現象[4],且其長造成牙齒的錯牙合情況,即需要進行正畸治療。而另外錯牙合并發牙周炎的發生率也較高,對于符合正畸治療指征者也建議進行正畸治療。
以往較多研究顯示,存在牙周炎需要進行正畸治療的患者往往存在機體中多項評估檢測指標的變化,而這些指標的變化不僅可以反應疾病的存在狀態,也可以對治療效果的評估起著一定的作用,可以反應疾病的發展及轉歸[5]。p21活化激酶5是在牙周炎患者牙周細胞中呈現較高表達狀態的一種蛋白,其參與骨骼重構的過程,在錯牙合患者中呈現特別高的水平狀態[6]。IL-1β具有細胞活化的作用,且具有免疫調節的作用,其在牙周炎患者中呈現高表達,與其炎癥存在的狀態有著較大的相關性。HBD-2則具有免疫防御作用,在機體的修整變化及重構過程中其一般呈現較低的狀態,反應機體的一種變化狀態,在牙周炎并正畸治療的患者中其水平逐漸升高,表示炎癥得到控制及治療的有效性[7]。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齦溝液及血清p21活化激酶5、IL-1β、HBD-2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齦溝液及血清p21活化激酶5、IL-1β、HBD-2水平比較()
注:與B組同期比較,*P<0.05
本文中筆者就固定矯治器與鋼絲結扎聯合復合樹脂夾板對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齦溝液及血清p21活化激酶5、IL-1β、HBD-2水平影響及療效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現固定矯治器占據較為明顯的優勢,其臨床效果突出,表現在治療總有效率的提高及 GI、PD、TM、PBI、SNA、SNB、ANB 等牙周炎和錯牙合的療效評估因子的改善方面,另外對患者的血清和齦溝液的p21活化激酶5、IL-1β、HBD-2水平研究也可以從一個方面反應機體的狀態,對疾病的改善有著積極的明確作用。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固定矯治器在牙周炎正畸治療患者中的綜合優勢明顯,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多項評估指標。
[1]夏勝甌.鋼絲結扎與光固化復合樹脂聯合夾板固定松動患牙治療牙周病50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4):458.
[2]盧東民,張李明.成人牙周炎繼發錯牙合畸形正畸治療的效果評價[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6,5(11):1710-1711.
[3]Inocencio F,Sandhu HS.Interdental papilla reconstruction combining periodontal and orthodontic therapy in adult periodontal patients:a case report[J].J Can Dent Assoc,2008,74(6):531-535.
[4]許婉卿,范春梅.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療前后血清TNF-α、CRP、sICAM-1及多項白介素水平變化研究[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1,27(4):452-453.
[5]Meyle J,Gonzales JR,Bodeker RH,et al.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enamel matrix derivative and membrane treatment of buccal classⅡ furcation involvement in mandibular molars.PartⅡ:secondary outcomes[J].J Periodontol,2004,75(9):1188-1195.
[6]王鳳麟.牙周-正畸聯合治療牙周炎致前牙扇形移位30例臨床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2011,40(2):163-164.
[7]陳慧云,孫微微.侵襲性牙周炎患者血漿β-防御素-2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1,24(3):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