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瑞芬,陳一秀,王向軍,孫雨晴,王 瑾,馮雪梅,閆秀紅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呼吸科,北京 100102
近年來,動脈穿刺技術已成為臨床工作中廣泛應用的護理操作技術。常選用橈動脈進行穿刺[1],采集動脈血標本做血氣分析,但動脈穿刺方法較多,有文獻報道,橈動脈一次穿刺成功率為90%左右,但穿刺方法大多數較局限,僅限于橈動脈搏動較明顯的患者。反復多次的穿刺使患者產生恐懼和緊張心理,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為此,通過改進穿刺手法以求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減輕患者的痛苦,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9年9月~2010年1月我院100例需檢測血氣分析的患者。其中,男 48 例,女 52 例;年齡(64.33±12.22)歲。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動脈采血器(BD PresetTM2 ml)。
1.2.1 操作前
向患者及家屬告知動脈采血的目的、意義和方法、采血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做好心理護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1.2.2 操作中
1.2.2.1 對照組 協助患者取臥位或坐位,將一小棉墊放置在患者手腕處,手臂自然放置[2];常規消毒前臂掌側腕關節上2 cm處、穿刺部位的皮膚及操作者的左手食指、中指;操作者以左手食指、中指指腹觸摸橈動脈,食指指腹置搏動最明顯處,用右手持動脈血氣針以適當角度斜刺中食指指腹下橈動脈[3]。
1.2.2.2 觀察組 協助患者取臥位或坐位,將一小棉墊放置在患者手腕處,手臂自然放置;常規消毒前臂掌側腕關節上2 cm處、穿刺部位的皮膚及操作者的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采用體表坐標定位,以橈骨莖突為基點,向尺側移動1.0 cm,再向肘的方向上移0.5 cm即為進針點;操作者以左手無名指沿橈骨莖突向尺側移動1.0 cm,中指指尖緊靠無名指觸摸處即為橈動脈搏動最明顯處,食指沿動脈走行滑動2 cm左右,無名指和食指繃緊皮膚,用右手持動脈血氣針以適當角度斜刺中中指指尖下橈動脈。
1.2.3 操作后
囑患者按壓采血處5~10 min,正確處理廢物,整理好床單位。
分別記錄兩組的穿刺時間、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性刺進血管并抽出足量動脈血液)、多次穿刺成功率(反復在皮膚內試探穿刺直到抽出足量動脈血液)、失敗率(沒有抽出動脈血或血樣不合格)、患者的疼痛反應及血腫發生情況。其中,患者的疼痛反應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進行評分(0分:非常愉快,無疼痛;1分:有一點疼痛;2分:輕微疼痛;3分:疼痛較明顯;4分:疼痛較嚴重;5分:劇烈疼痛,但不一定哭泣)。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除對照組中患者年齡和體重指數外,均為非正態分布,使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穿刺時間和穿刺結果比較,差異均有高度統計學意義(均 P<0.01)。 見表 1。

表1 兩組穿刺時間和穿刺結果的比較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血腫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評分和血腫比較
從表1中可以看出,改進后的橈動脈穿刺結果較改進前有顯著性差異(P<0.01)。主要原因為改進前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只是固定了橈動脈的一端,皮膚未繃緊,血管易滑動,易穿透血管甚至傷及骨骼,引起血管痙攣[4],從而降低穿刺成功率。而改進后的方法,采用了體表定位和兩端固定法,在定點明確的基礎上,很好地繃緊了皮膚,固定了血管,從而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從表2中可以看出,改進后的橈動脈穿刺方法與改進前在患者的疼痛感上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改進穿刺方法前,皮膚未充分繃緊,在穿刺過程中,穿刺的距離長,穿刺力度大,對皮膚及皮下組織的刺激就大,尤其是刺激含有豐富游離神經末稍的真皮乳頭層及皮下組織使疼痛感增加[5-7]。改進后的方法很好地解決了以上缺點,從而減輕了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
從表1中可以看出,改進后的橈動脈穿刺時間較改進前具有顯著差異性(P<0.01)。改進后的橈動脈穿刺方法,通過體表定位能夠迅速的找到穿刺點,而且固定手法的改進,能夠很好地繃緊皮膚固定血管,有效地縮短了穿刺點的定位時間,從而縮短了穿刺時間。
從表2中可以得出,血腫的總體發生率為12%,這證明了現有的按壓方法和按壓時間比較成熟,同時也說明了操作者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操作,患者的心理護理做得比較到位。
綜上所述,改進后的橈動脈采血方法能夠大大提高動脈血氣采集成功率,既減輕了患者的疼痛,也降低了臨床耗材;還縮短了操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樣本量較少,經過擴大樣本量的驗證后,期望能將其在臨床上推廣。
[1]孫小寧,趙強.橈動脈的應用解剖與提取[J].中國臨床醫學,2003,10(3):430-431.
[2]張飛彩,丁紅琴,黃群華.橈動脈穿刺方法的改進[J].護理學雜志,2005,20(3):74.
[3]高林玲,任小紅.兩種橈動脈采血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較[J].長治醫學院學報,2009,23(5):377-378.
[4]竇靜.血氣分析動脈穿刺采血的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06,22(20):3179.
[5]鄧穎珍.快速靜脈穿刺法探討[J].實用護理雜志,2006,22(4):43.
[6]沈秋云,沈錦春.兩種手背靜脈穿刺方法比較[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12):71-72.
[7]張慶云,馬寧.直接橈動脈穿刺在血液凈化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2A):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