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衛思宇 李承明

橫山縣,地處陜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地帶,多年來走的是一條高消耗、低效益的發展路子,給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帶來沉重壓力。一段時期里,遺留問題種種,縣轄“村”“礦”關系緊張,社會管理混亂,縣域經濟發展滯后,雖為資源大縣卻是經濟弱縣。
2011年5月底,王效力臨危受命,由府谷縣縣長調任橫山縣委書記。短短幾個月時間,他以敢于負責、敢于碰硬、敢破難題、敢擔風險的魄力,團結新一屆橫山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從全國和全省的大局出發,維護橫山的大穩定、大和諧,謀劃橫山的大發展、大繁榮,開創了橫山工作的新局面。
王效力在10月底召開的橫山縣第十六次黨代會上全票當選縣委書記。11月8日在延安干部管理學院,記者就橫山安邦富民、跨越轉型,早日實現經濟強縣、文化強縣等發展方略專訪了縣委書記王效力。
西部大開發: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能力建設,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這標志著我國進入了全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新時期,全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變化提出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橫山縣是否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新思路、新辦法來解決當前的社會矛盾,構建和諧橫山?
王效力:按照橫山總體發展思路,實現強縣富民這一奮斗目標,必須正確處理好穩定、和諧、發展的關系,必須堅持民生率先,千方百計實現民生大眾化。
穩定是前提、是基礎。沒有穩定,什么事也干不成,甚至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我們深刻反思,認真總結,吸取教訓,扎扎實實抓好事關穩定的各項工作。
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為契機,以抓好信訪維穩工作、平安橫山建設、安全生產工作為突破口,加強形勢政策和民主法制宣傳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正確看待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和問題,提高認識水平和判斷能力,不斷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依法維護合法權益。加強對流動人口管理,全面推進“兩個實有”管理體制,解決好脫管、漏管問題。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疏導,強化特殊人群幫教管理,幫助融入社會,嚴控重新違法犯罪。加強對無職青少年、農村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的教育培訓工作。高度重視互聯網、通訊網絡等虛擬社會的管控,切實加強社會輿情監管。
西部大開發:能源產業是橫山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和基礎,而村礦和諧是促進縣域經濟大跨越的根本,在解決村礦糾紛這一突出矛盾中,您有哪些具體措施?
王效力:橫山縣加快建設和諧礦區、建立長效機制,及時總結推廣經驗,采取領導定點聯系、責任部門包抓、鄉鎮全面負責、企地密切合作的有效措施,促進廠礦企業與當地群眾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在共建方面,廠礦優先安排當地群眾就業,鼓勵支持當地村民創業;積極參與當地新農村和生態環境建設,扶持當地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實現以工補農、以工促農;采取多種方式加快利益共享機制建設,讓當地群眾自覺關心、支持廠礦建設和發展。在共治方面,廣泛建立村企聯合黨建、矛盾協調化解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三項機制,形成村企共治長效機制。在共享方面,要重點落實、分配、利用好噸煤10元的利益共享基金,監督企業在兼顧自身發展的同時,著力解決廠礦區群眾在行路、上學、飲水、用電、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以及環境治理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十二五”期間,要通過共建、共治、共享三種途徑,形成企地、村礦之間和諧相處、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良性循環,讓廠礦區群眾人均純收入在全縣率先突破1萬元大關。
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堅持不懈開展宣傳教育,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利益導向、責任意識和是非觀念,自覺從集體利益出發,從全縣發展大局出發,形成和睦相處、共同致富的和諧鄰里關系。
西部大開發:橫山縣作為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區域,在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發展能源循環經濟上有哪些重大戰略部署?


惠民小區廉租房圓了困難居民的住房夢
王效力:今后一個時期,橫山縣總的發展戰略是大區域布局、大板塊發展,就是在無定河以北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無定河以南推進農業產業化、特色化,無定河流域打造文化旅游業、水稻漁副業規模化、集約化。
堅持“強抓煤、拉動油、轉化氣、帶動鹽、開發土”的資源大轉化戰略。一抓項目建設。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經濟、就是抓發展理念,以“三區一園”為核心區,依托資源優勢、用重大項目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到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要突破600億元。二抓資源開發。規劃建設以波羅鎮為中心的煤炭產能園區、以石灣鎮為中心的油氣產能園區、以黨岔鎮為中心的巖鹽產業園區,加快煤炭資源整合,規范油氣資源開發,逐步開發巖鹽、高嶺土等非煤資源,發展壯大工業經濟。到2015年,要形成年產4000萬噸煤炭、20萬噸原油、40億方天然氣、300萬噸制鹽、600萬噸甲醇、120萬噸醋酸、500萬噸水泥、5000兆瓦電力生產能力。三要抓能源轉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度轉化能源資源,大力發展煤電、煤化工、煤電載能、油氣化工、巖鹽化工產業,拉長煤、油、氣、鹽資源產業鏈,最大限度提高資源開發附加值和綜合利用水平,減少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建設環保、節能、循環利用的能源化工基地,打造全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西部大開發:農畜產業是橫山縣的又一大傳統優勢產業,在強縣富民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橫山縣涉農產業發展將有哪些新亮點?
王效力:農業重點抓產業、抓生態、抓收入。一是抓特色產業。發揮比較優勢,圍繞羊、豆、薯三大主導產業,輻射帶動農業向機械化、產業化發展,抓好羊、豆、薯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加快地理產品保護申請和商標注冊,切實加強“橫山羊肉、大明綠豆”等名優品牌保護,帶動特色種植、養殖業發展。到2015年,羊子飼養量要達到180萬只,豆類種植面積要達到50萬畝以上,年均出口創匯保持在2000萬美元以上;薯類種植面積要達到30萬畝以上。二抓生態環境。以建設全國生態環境重點示范區為目標,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友好環境。到2015年林草覆蓋率達到40%以上,實現全縣生態環境大改善。三抓農民增收。堅持富民與強縣并重,優先謀劃富民工程,逐年提高財政投入比例,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做大做強特色支柱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切實加強農民合作組織建設,積極推廣“公司+協會+農戶”模式,促進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十二五”期間,農民收入要由種植、養殖、務工三大支柱向加工業、服務業等多元化渠道延伸。
西部大開發:以十大民生建設為目標,提高群眾幸福指數有哪些具體措施?

大漠蔬菜生產基地建成高標準日光溫室700座

溝壑坡峁鑄就綠色豐碑

向老年人發放生活補貼
王效力:民生是目的、是追求。要始終把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首位,讓36萬人民人人享受發展成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一是教育工程。到2013年“雙高普九”通過省上驗收, 2015年力爭全縣實現十五年義務教育。二是就業工程。從明年起,重點解決高校畢業生、城鎮下崗職工、農村富余勞動力三大群體就業問題。三是健康工程。爭創國家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千方百計穩定低生育水平。完善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逐步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提高到90%以上。四是文體工程。倡導開展講誠信真情感恩、講品德謹慎言行、講正義明辨是非、講文明樹立新風“四講”活動,實施“一張報紙、一套節目、一個網站、一場說書、一首民歌、一面腰鼓、一臺好戲”的“七個一”文化精品工程。五是社保工程。抓緊實施白于山區移民搬遷工程,城鄉低收入家庭和“五保戶”做到應保盡保,到“十二五”末,實現全縣各項社會保障全覆蓋。六是安居工程。“十二五”期間,全縣新建經濟適用房2000套20萬平方米、廉租房2800套14萬平方米、限價商品房5000套67萬平方米、公租房3000套24萬平方米,城鄉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保障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七是交通工程。高標準建設懷遠大道和204省道橫山段改線工程,形成“四縱三橫二環城一通道”大交通網絡。到2015年,實現全縣公路網絡化、縣鄉公路等級化、鄉村公路通暢化、村組公路通達化、客運線路輻射化。八是飲水工程。按照先急后緩、先易后難、突出重點、集中連片的原則,全部解決剩余鄉鎮農村不安全飲水問題。到“十二五”末,城鄉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6%。九是清潔工程。加強配電網建設和城鄉電網改造,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加快實施城區集中供熱、大氣污染治理、節能減排、污水垃圾處理和農村改水改廁改圈項目,實現城鄉居民生活環境清潔化。十是信息工程。啟動建設“數字橫山”,逐步實現電信網、廣電網和互聯網“三網合一”。
西部大開發:談談今后五年全縣工作的總體思路。
王效力:剛剛結束的橫山縣第十六次黨代會提出,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富民強縣的總目標,突出和諧穩定、跨越發展兩大主題,采取抓干部作風、抓制度執行、抓工作落實三大措施,實施能源大轉化、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民生大眾化四大戰略,推進平安橫山、富裕橫山、綠色橫山、文明橫山、幸福橫山五大建設,全面實現橫山經濟社會發展大跨越。
西部大開發:“十二五”橫山縣域經濟社會提出了怎樣的奮斗目標?
王效力: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生態環境極大改善,各項事業更加發展進步,社會大局更加穩定和諧,黨的建設更加富有成效,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到“十二五”末,全縣生產總值突破600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100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000元;建成全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生態環境重點示范區,2013年進入全省十強、西部百強縣,2015年躋身全國百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