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有和 人民出版社副社長 編審

主持人
“文化生態”一語點破了在開發文化資源發展中所要遵循的規律與觀念,將文化開發提升到一個更為全面的高度。同時也為伊金霍洛在今后開發成吉思汗文化中融入了新的思想與活力。在城市建設上、文化經濟上、旅游發展上、品牌塑造上,伊金霍洛人正朝著一個新的方向前進,但如何正確邁出自己的步伐還是需要慎重思量的。
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陵已是世界上公認的,也是唯一的無可復制的最具影響力的成吉思汗祭奠地,它的存在、它的文化的積淀、它的歷史的厚重感,都要遠比發現實際的陵更重要,意義更深遠。
伊金霍洛旗要發展文化旅游經濟還有幾點需要注意:
第一、抓緊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成吉思汗陵,每年都要舉行規模宏大的祭祀儀典。“成吉思汗祭祀”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700多年的歷史。“成吉思汗祭祀”是一種獨特的民族祭祀文化現象,突出了蒙古民族最高祭祀儀式,因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歷史信息、獨特的文化傳承,2006年6月,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和愛護。但目前它的影響力卻遠遠低于其本身之價值,雖然已被列入了全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在全國的旅游文化線路中,我們還很難看到“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之鄉”的蹤跡。我們要在“查干蘇魯克祭典”這一基礎之上進行充實、豐富、提高,在大力宣傳的基礎上,努力爭取早日將其申報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二、歷史文化資源的有機整合
伊金霍洛旗是成吉思汗文化傳承的核心區。除成吉思汗陵、查干蘇魯克祭典外,還保留了很多與成吉思汗相關的歷史遺跡和文化傳說。如鄂托克旗公其日嘎蘇木西南30公里處的阿爾寨石窟,它至今還是一個“謎”。在茫茫大漠草原懷抱之中的一塊丘陵地上,聳立著一座孤零零的紅砂巖石小山。山雖小,但巖壁陡峭,在險峻的峭壁上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石窟,即俗稱“百眼窟”。還能看到的石窟尚存49座,這些石窟不很規則地排列在巖壁上,分為上、中、下三層。在石壁的中上部,還有9座造型、大小不等的浮雕石塔點綴在大石窟之間。
在伊金霍洛區域內還有很多與成吉思汗歷史有關聯的歷史文化遺承、遺跡尚待開發,如達爾扈特民俗、達爾扈特八大廟、陶高布拉格神泉、郡王府等。我們在保護利用開發成吉思汗歷史旅游文化的資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除成吉思汗陵、查干蘇魯克祭典等成吉思汗文化的核心內容外,還應把諸如阿爾寨石窟、百眼井等所有與成吉思汗歷史有關的有形和無形的歷史文化資源,全部打包放在一起,形成一個成吉思汗歷史文化圈。
第三、歷史文化資源的科學利用
在大力開發成吉思汗文化旅游資源的同時,先要好好的深度發掘與成吉思汗文化相關的歷史文化資源,把內容做扎實了,這是第一位。
這幾年伊金霍洛旗在注重城市建設的同時,聯手東聯集團大力修繕了成吉思汗陵,并規劃建設了成吉思汗陵旅游區、蒙古歷史文化博物館、成吉思汗大道、母親園等,這對保護和弘揚成吉思汗文化,提升伊金霍洛旗富民強旗、轉型發展的軟實力,進一步樹立伊金霍洛旗城市品牌形象無疑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這些畢竟都是剛開發的新景觀,無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文化的積淀上,以及內容的形式上都還缺乏對旅游者的高度吸引力。要發展旅游業,僅靠歷史文化資源和建設一些新的景觀還不夠,要會宣傳,要對優秀文化資源學會科學的去利用。
還應考慮到能否把客人吸引來?怎么吸引來?能否把人留得住?留下來能否滿意?這不但要靠合理科學的宣傳,再就是要靠我們的內容,靠硬件,要有能看的東西,還得靠我們的服務,靠我們的熱情。
第四、歷史文化資源的橫向協調、綜合發展
歷史文化資源的有效發展,向來不是單一的。伊金霍洛旗歷史悠久,人文獨特,要使歷史文化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大發展,還需要得到橫向的協調扶持和經濟上的有力支撐。
依托國家西部大開發和能源產業的大發展, 伊金霍洛這幾年已在經濟上處于西部乃至全國的前列。伊金霍洛旗經濟上的雄厚實力為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大投資,積極宣傳,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又會回過頭來反芻推動地區的品牌效益,帶來經濟上的更高收益率。結合成吉思汗文化及沙漠生態綠化、煤炭能源形成伊金霍洛旗的三大獨特城市品牌,在政府的主導下,大力開發黃、綠、黑三大旅游觀光產業帶,黃:即以歷史文化資源成吉思汗陵為中心的史跡、紀念地、博物館、民間傳說、民俗歌舞表演等的文化旅游;綠:即以治沙防沙工程、植樹造林工程、生態濕地保護、民居、城市建設的生態旅游;黑:即煤氣能源建設、工業項目的考察旅游。三大線路、互補互動、橫向協調、綜合發展。

“大方”亞洲曲棍球冠軍杯賽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