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樂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廣西百色 533000
目前對肺結核療效的評估除了痰菌、病原菌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外,還沒有一項直接有效的指標。培養方法需要時間較長,而涂片檢查假陰性率較高,影像學檢查對設備和人員的要求較高,因此兩種方法都不能很好地反映菌陽患者預后,結核桿菌的感染會引起機體各種免疫和炎癥反應,而C反應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作為一種重要的反應介質,在促進吞噬細胞吞噬細菌、激活補體、調節免疫應答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它能敏感地反映機體炎癥反應[1]。超敏C反應蛋白(hs-CRP)不是一個新的C反應蛋白,而是采用更敏感的方法測定的體內低濃度CRP,其在健康人的血清中微量存在,而在炎癥和組織損傷中可以明顯提高,近年來已經廣泛應用于細菌與病毒感染的鑒別和許多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及預后的判斷方面[2],但是在肺結核療效中的應用較少,為此本研究對108例初治肺結核患者的CRP分析如下:
選擇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肺結核患者共108例,根據痰涂片的結果分為:菌陽性組患者69例,男 45例,女 27例,平均年齡(31.3±22.2)歲;菌陰性組患者39例,男 27例,女 12例,平均(39.2±17.1)歲。 所有研究對象均由臨床表現結合影像學檢測、細菌涂片等確診,所有研究對象符合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頒布的《肺結核診斷治療指南》[3]。并且所有研究對象均為初治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排除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腫瘤、風濕性疾病等其他合并癥者。
所有患者在抗結核治療前和治療后1個月分別檢測ESR和hs-CRP,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ESR檢驗按魏氏法測量;分離血清后,采用美國Beckman CX-V型全自動生化儀及對應的試劑進行hs-CRP檢測,方法為免疫散射比濁法。治療方案:菌陽性患者2HRZE/4HR;菌陰性患者2HRZ/4HR(R利福平,H異煙肼,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
所有數據經過校對后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 11.5建立數據庫,計量資料數據用()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 ESR 水平:菌陽性患者為(49.43±12.32)mm/h,菌陰性患者為(47.32±11.32)mm/h,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hs-CRP 水平:菌陽性患者為(39.51±9.32)mg/L,菌陰性患者為(33.46±9.18)mg/L,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治療前ESR和hs-CRP水平分析
治療后1個月,通過對痰涂片和影像學觀察發現,108例患者92例好轉、16例病情未見好轉,ESR治療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hs-CRP在好轉患者中治療后水平遠遠低于治療前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47,P<0.01)。未好轉患者hs-CRP水平治療前后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ESR、hs-CRP指標的比較
CRP是丙種反應球蛋白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因可以跟肺炎鏈球菌的多糖C反應而得名,hs-CRP并不是新的CRP,而是指用非常敏感的方法檢測血清中微量CRP。研究顯示正常人血清中hs-CRP含量極低,但在外傷、感染和部分免疫性疾病發生時可以迅速升高,且因hs-CR具有半衰期較長,穩定性好,無晝夜變異,不受進食影響,檢測技術成熟,測量方便以及價格低廉等優點,在感染性疾病中有很好的應用前景[1]。因此探討hs-CRP與肺結核患者預后的關系具有重要臨床意義。但是CRP作為反應炎癥活動性的指標常被用在肺結核的價值目前褒貶不一[4]。國外學者研究顯示[5],人感染因引起炎癥反應和組織的特異性反應而產生疾病。在結核病灶中聚集的活性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合成釋放大量的炎癥介質,這些炎癥介質可以刺激肝臟和上皮細胞增加CRP的合成,因此CPR在肺結核患者中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并且有研究顯示,CRP在診斷活動性肺結核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達到了78.15%和70.59%[6]。本研究發現hs-CRP在好轉患者中治療后水平遠遠低于治療前水平,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t=11.47,P<0.01),而 ESR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結核桿菌引起肺臟特異性反應及非特異性反應,血清CRP迅速升高,抗結核治療后好轉后患者炎癥減輕,炎性介質產生減少,從而血清CRP水平都有明顯降低,而ESR無明顯改變說明在反應組織修復方面CRP較ESR更為靈敏,因而更能反映結核的治療療效。但也有學者提出相反結論[7],認為結核感染并不會導致血清CRP濃度的升高。可能是由于該研究以PPD實驗作為判斷結核感染與否的唯一標準,忽略了接種卡介苗同樣會引起PPD實驗的陽性結果所致。
綜上所述,hs-CRP評估肺結核臨床療效較ESR有明顯優勢,并且臨床上對hs-CRP的穩定性較高,檢測技術成熟,測量方便以及價格低廉,故可以作為常規的檢測指標評估肺結核的治療效果。
[1]Caner SS,Koksal D,Ozkara S,et al.The relation of serum interleukin-2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with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J].Tuberk Toraks,2007,55(3):238-245.
[2]李明友,黎永新,雷達,等.聯合測定肺結核患者結核抗體、血沉和C-反應白的意義[J].現代醫藥,2007,7(5):67-68.
[3]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2):70-74.
[4]Choi CM,Kang CI,Jeung WK,et al.Role of the C-reactive protein for the diagnosis of TB among military personnel in South Korea[J].Int J Tuberc Lung Dis,2007,11(2):233-236.
[5]Lawn SD,Obeng J,Acheampong JW,et al.Resolution of the acutephase response in West African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for pulmonary tuberculosis[J].Int J Tuberc Lung Dis,2000,4(4):340.
[6]袁保東,鄭春蘭,肖勇,等.血沉及高敏C-應蛋白判定肺結核病情活動的價值[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9(4):524-527.
[7]張淑蘭,溫懷凱,陳向陽,等.結核桿菌感染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浙江預防醫學,2010,22(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