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萍,盛家和,姚曉賓
河南省腫瘤醫院檢驗科,河南鄭州 450003
我院從2009年開始使用AVE-763B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進行尿沉渣檢測,在檢測過程中,筆者發現,該儀器具有快速、不易污染、并減輕了工作中的勞動強度等優點,而且它能及時對流動視野中的有形成分進行捕捉、判別、并定量報告,使尿沉渣的檢測自動化、操作規范化。但在使用過程中,筆者也同時發現,各檢測項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擾因素,尤其是紅細胞和白細胞。目前尿液分析的方法主要有顯微鏡檢查法、流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法、干化學法等,顯微鏡檢查法是最常使用并得到公認的檢測方法[1-2]。為此,筆者將通過AVE-763尿沉渣分析儀與顯微鏡鏡檢對尿沉渣中紅、白細胞的檢測進行比較,并進一步探討其假陽性影響因素,為今后工作積累經驗。
選擇2010年3~8月來我院就診的門診患者50例,住院患者1530例,其中,女877例,男653例,用一次性尿杯留取中段晨尿(尿量>20 ml)待檢。
AVE-763B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OLYMPUS顯微鏡,水平式離心機,離心管,尿沉渣計數板。
所有留取的尿標本經人工充分混勻后分別倒入2支清潔的試管內,各10 ml左右。一份上AVE-763B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做自動分析檢測,另一份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3版)[3]尿沉渣檢查的方法,離心沉淀后取尿沉渣進行顯微鏡檢查,所有標本檢測均在2 h內完成。
AVE-763B 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紅細胞:0~4 個/μl,白細胞0~8個/μl。顯微鏡鏡檢正常參考范圍:紅細胞0~3個/HP,白細胞0~5個/HP,超過此范圍為陽性。以顯微鏡檢查作為尿常規檢查中有關形態學檢查的“金標準”,AVE測得陽性標本而顯微鏡鏡檢陰性視為假陽性,AVE測得陰性標本而顯微鏡鏡檢陽性視為假陰性。
使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儀器法和鏡檢法比較采用配對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VE-763B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查尿中紅細胞和白細胞,結果比較見表1。配對χ2檢驗結果顯示兩種檢測方法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紅細胞和白細胞檢測兩種方法比較Kappa值均大于0.8,說明兩種方法對紅細胞和白細胞檢測均具有較高的一致性。鏡檢法檢測紅細胞的假陽性率為12.7%,白細胞的假陽性率為9.5%。

表1 AVE-763B尿沉渣分析儀與手工鏡檢結果比較(例)
雖然儀器法和鏡檢法具有較好的一致性,但是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判,紅細胞檢測的假陽性率為12.7%,假陰性率為14.9%,白細胞檢測的假陽性率為9.5%,假陰性率為1.6%。紅細胞檢測存在更多的干擾因素引起儀器誤判,常見的影響因素見表2。結晶和霉菌孢子易引起儀器誤判為紅細胞,上皮細胞和大量紅細胞易引起儀器誤判為白細胞。

表2 儀器法假陽性的主要影響因素
尿液有形成分檢查是常規尿液分析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診斷腎臟疾病及泌尿系統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可為臨床提供診斷及鑒別診斷的依據。AVE-763B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采用“機器視覺技術”,即通過全自動顯微鏡和數碼圖像采集單元的配合,采用計算機圖像處理與識別軟件,自動跟蹤,識別和分類尿液中的有形成分。獨創低倍鏡掃描陰性過篩,低倍鏡目標定位,高倍鏡跟蹤識別功能,通過顯微鏡對流動計數池內的有形成分的顯微放大,由主機控制攝像同步裝置對分布在視閾內的樣品攝取多幅圖像進行分析處理,實現了樣品的傳送、樣品的染色、混勻、吸取、排放及定量以及顯微鏡鏡檢過程的全自動控制,需人工干預少。在檢測過程中筆者發現,該儀器對陰性標本過篩較可靠,不失為一種尿液篩查好方法,但尿中有形成分復雜,有干擾因素存在會引起儀器誤認造成假陽性,需要人工辨認[4]。
本實驗結果顯示儀器法和鏡檢法檢測紅細胞Kappa值為0.83,白細胞Kappa值為0.88,說明兩種方法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兩種檢測方法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在工作中,儀器法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判,由表2可知:結晶是造成紅細胞假陽性的最主要因素,這可能與在做質控過程中,用高倍鏡調焦距時光線太強,致使結晶類物質反光太強,且某些結晶與紅細胞體積大小相似,以致機器誤認有關。霉菌孢子和成團的細菌也是造成紅細胞假陽性增高的原因。因此,當尿液中出現上述成分而提示紅細胞結果異常時,應鏡檢復查[5]。白細胞假陽性大部分是由于鱗狀上皮細胞引起,占70.5%。當尿中出現鱗狀上皮細胞時,由于其細胞核與白細胞體積和形態較相似,在機器攝取的圖像中,鱗狀上皮細胞的核就會出現藍色的“+”,顯示是白細胞,而被機器誤認。當尿中紅細胞數量較多時,大量的紅細胞會造成白細胞假陽性。筆者在檢測過程中發現像草酸鈣結晶、非晶形鹽類結晶對紅、白細胞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會造成二者呈假陽性增高,本組中結晶對紅細胞造成的假陽性占62.4%,對白細胞造成的假陽性占10.3%。
在醫院尿標本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對每個標本都嚴格操作進行人工鏡檢是很困難的。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的普及,解決了尿液分析中的主要問題。AVE-763B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規范了尿液檢查的報告形式和尿液自動檢測的標定,操作簡便。由于尿中有形成分形態大小不一,存在干擾因素,因此,當尿沉渣分析儀與鏡檢不符時,要以顯微鏡檢查為準,并密切結合臨床綜合分析,必要時進行動態觀察[6]。
[1]叢玉隆,馬俊龍,岳秀玲,等.中國健康人尿液顯微鏡檢測法有形成分結果調查[J].臨床檢驗雜志,2006,24(2):81-84.
[2]叢玉隆.尿沉渣檢查標準化建議[J].中華檢驗學雜志,2002,25(7):249-250.
[3]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293-296.
[4]左新華.AVE-762沉渣分析儀、尿干化學分析儀及尿沉渣鏡檢聯合監測的臨床應用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0,28(1):75-78.
[5]李一龍.UF-100尿沉渣儀紅細胞測定質量探討及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31):89-90.
[6]李光亮,金曉東,陳廣平.UF-100尿沉渣分析儀和干化學測定尿中白細胞和紅細胞的比較[J].國外醫學:臨床生物化學和檢驗學分冊,2005,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