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莉 彭永
2011年3月,《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浙江海洋經濟迎來了新的建設高潮,海洋重大項目投資累計超萬億元,“十二五”期間投資約8000億元。如此巨量的資金需求,除了財政直接投入、投資主體自籌、銀行貸款等傳統融資渠道外,還必須拓寬其他融資渠道,實行多元化、市場化和體系化融資予以解決。融資是社會建設中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融資目標、融資需求、融資供給、融資模式和融資政策等諸多方面。為此,通過系統性融資規劃的編制,合理有效地引導社會各方資金形成合力,保障和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實施落地顯得尤為重要。
以融資規劃編制為載體,統一各方思路推動機制深化。開展系統性融資規劃不僅僅是為示范區各政府部門指導示范區建設提供決策參考,為各機構提升金融合力提供有效借鑒,更可以在過程中充分發揮載體和媒介的作用,以組建規劃項目組的形式形成各部門、各機構、各專家共同商議示范區規劃推動和實施的議事協調機制,從而打破行政部門間的權限沖突和行事瓶頸,積極創新推動政府職能的轉變,投融資體制機制的深化和完善。比如,在監管政策允許的前提下,探索推進海洋專屬融資平臺的創建和整合。
以各方資源整合為依托,引入專家力量共謀政策舉措。海洋示范區建設有序有效推進需要社會各方群策群力,通過融資規劃的編制,可以充分整合政府、金融等各領域一流智庫專家資源,為示范區建設出謀劃策,通過專家的參與引入國外的先進經驗,引入各領域研究成果,引入創新的金融思路等等,從眾多方面為示范區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咨詢建議。
以金融同業合作為根本,注重錯位發展提升金融合力。在推進示范區建設中,金融支持需要形成合力,有序投入重點建設領域,維護海洋金融的競爭秩序和提升金融資源的使用效率。在編制融資規劃過程中,要充分研究外部金融環境及不同金融機構的資源稟賦和戰略定位,倡導各金融機構支持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的錯位發展和合作經營。比如,對于融資額度大、期限長的重點海洋經濟項目,可以采用銀團合作方式;對于單一融資困難的海洋經濟項目,可以鼓勵銀行機構加強與信托、租賃等機構的合作。
以加強金融創新為手段,引領社會資金拓寬融資渠道。一是金融產品的創新。將示范區作為海洋金融產品創新基地,在船舶融資、貿易融資等方面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和優化組合,積極探索岸線收費權質押、海域使用權抵押等新業務,探索發展分離型離岸金融市場和離岸金融業務創新。二是金融渠道的創新。通過信托、租賃、擔保、基金等多元渠道,吸引民間資金和海外資金參與海洋經濟建設。三是金融組織的創新。推動改造設立專門的海洋金融機構,鼓勵在示范區尤其是舟山群島新區探索設立分支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船舶制造企業設立金融租賃公司等,為示范區建設提供更為專業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務。四是金融體系的完善。推動設立民間資本投融資服務中心、開設場外交易市場等提升區域的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
可借鑒的經驗是,2009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緊緊圍繞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遼寧沿海經濟帶、江蘇沿海經濟帶等19項重點規劃相繼啟動了系統性融資規劃工作,通過與各省政府部門的深入合作以及外部專家的有效借力,目前已聯合完成江蘇沿海、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等13項區域系統性融資規劃并提交政府部門,得到各省領導高度肯定,并被納入各地政府規劃體系予以推動和落實。如湖北省政府積極采納融資規劃政策建議,專門組建湖北省聯合發展投資公司作為武漢城市圈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融資主體;湖南省改組原湖南省土地經營公司為湖南省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湖南省兩型社會建設的主要投融資平臺,并與國家開發銀行共同組建長株潭兩型城市發展基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