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衛,劉 琴(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重慶市 401147)
處方是指由注冊的執業醫師和職業助理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由取得藥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審核、調配、核對,并作為患者用藥憑證的醫療文書[1]。處方點評是根據相關法規、技術規范,對處方書寫的規范性及藥物臨床應用的適宜性(用藥適應證、藥物選擇、給藥途徑、用法用量、藥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進行評價,發現存在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并實施干預和改進措施,促進臨床藥物合理應用的過程[2]。衛生部于2010年2月10日發布了新的處方點評表,要求衛生行政部門在對醫療機構實施監督管理的過程中,對其用藥處方進行評價。同時,要求藥師對處方用藥的適宜性進行審核。新的處方點評表要求每月點評100張處方,因我院是一家三級乙等專科醫院,主要從事精神疾病的治療,為使點評處方的結果更加合理,故樣本處方擴大了10倍。本文擬通過對我院2010年全年的處方用藥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并重點對應用治療精神障礙藥(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抗躁狂藥、鎮靜催眠、抗焦慮藥和精神興奮藥)的處方進行評價[3],以了解我院治療精神障礙藥的應用現狀,為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抽取我院2010年全年所有門急診處方,共計12 563張,統計每張處方的日期、患者年齡、藥品品種數、治療精神障礙藥、基本藥物品種數、藥品通用名數、處方金額、診斷等。
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基本藥物行動委員會、合理用藥國際網絡合著的《醫療單位合理用藥調研方法與評價指標》介紹的方法,結合《處方管理辦法》,采用Excel軟件對所抽取處方進行統計。調查每張處方的平均用藥品種數、治療精神障礙藥應用率、注射劑應用率、基本藥物占處方用藥的比例、藥品通用名占處方用藥的比例及每張處方的平均金額等。隨機抽取10%的治療精神障礙藥處方,根據《處方管理辦法》、《新編藥物學》(第17版)、《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中國精神障礙防治指南》(CCMD-3)等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評價,并對不合理用藥處方進行分類統計。
處方評價結果統計見表1。

表1 處方評價結果統計Tab 1 Results of prescription evaluation
單張處方藥品金額統計見表2。

表2 單張處方藥品金額統計Tab 2 Amount of drugs in each prescription
調查發現,我院治療精神障礙藥以單一用藥和二聯用藥為主,分別占所抽查處方的48.88%和48.68%;僅有少部分處方為三聯用藥,且多為1種或2種抗精神分裂癥藥與抗抑郁藥聯用。治療精神障礙藥聯用情況統計見表3。

表3 治療精神障礙藥聯用情況統計Tab 3 Combined use of psychotherapeutic agents
根據《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不合理處方分為3種類型:不規范處方、用藥不適宜處方和超常處方。不合理處方情況統計見表4。

表4 不合理處方情況統計Tab 4 Statistics of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由表1可見,我院平均每張處方的用藥品種數為1.99種,與國內其他醫院的數據相當[4]。隨著用藥品種數的增多,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會增加。另外,有些患者可能會要求醫師開一些與此次疾病診斷無關的藥品。為了保護患者用藥安全和防止藥物資源浪費,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應盡可能地單一用藥或二聯用藥。
了解治療精神障礙藥的應用情況,可反映我院的合理用藥水平。調查發現,我院治療精神障礙藥的應用率高達98.30%,這與我院是一家專科醫院有關;同時,與國內其他同類醫院相比,該比例還是較為合理的。我院門診注射劑應用率為2.82%,與國內其他醫院相比[4,5],該比例偏低。我院門診基本藥物應用率為56.23%,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86%~88%[6]相比較低,與國內調查數據[4]相比也略低。主要是由于我院基本藥物品種較單一,一些療效較好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7]未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另外,目前我國的醫藥市場還不是很規范,非《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進入醫院,會直接給醫院帶來經濟利益,由此直接導致基本藥物應用率偏低。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衛生服務需求,醫藥人員應大力宣傳和應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里的品種。
調查發現,我院單張處方金額在100元及以下的占23.63%,100~500元的占40.04%,500~1 000元的占22.10%。整體看來,我院單張處方金額偏高。出現此問題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一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無論進口還是國產品種的價格均較高,它們在我院的平均單價為166.00元;二是不排除極少數醫師為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單張處方開多種藥或開一些昂貴、進口藥品;三是部分患者要求醫師開一些與此次診斷無關的藥,比如僅可改善腦功能的但并不對精神病有多大治療作用的藥。
治療精神障礙藥一般只宜用1種,如果確實需要聯用,須有明確的指征,而且最好是選擇有協同作用的2藥聯用,同類藥物不能聯用。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用藥,多選用1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即可,有時可選擇1種典型抗精神病藥[7]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聯用;對抑郁癥患者,多選用1種抗抑郁藥;對雙相障礙患者,多選擇抗抑郁藥加心境穩定劑聯用;對嚴重混合型情感障礙患者,有時也可采用2種以上藥物聯用[8]。如果2藥聯用即可達到療效,三、四聯即無必要,用藥過多會增大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聯用藥物中,至少有1種對主要癥狀有明顯作用;聯合用藥時需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特別應避免聯用毒性相同的藥,以免發生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應。
通過對我院處方調查與評價表明,我院的用藥情況基本合理,但仍需進一步提高處方質量、重點審查處方的合理用藥情況。尤其是治療精神障礙藥的選用尚需進一步規范管理,確保臨床用藥安全、經濟、合理、有效。
[1] 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S].衛醫發[2007]53號.
[2] 衛生部.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S].衛醫管發[2010]28號.
[3] 衛生部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組織編.中國醫師藥師臨床用藥指南[M].第1版.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1 212-1 253.
[4] 陳蓮珍,王淑潔,王 青,等.合理用藥國際指標現場調查[J].中國藥房,2003,14(3):156.
[5] 徐振文.600例國際指標合理用藥調研報告[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07,1(3):23.
[6] 劉皈陽,魏宇寧,董圣惠,等.我院門診處方評價方法及其結果分析[J].中國藥房,2008,19(16):1 262.
[7] 李鴻培,張石革.神經-精神科疾病合理用藥專家圓桌會議紀要[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6,6(2):65.
[8] 安德魯斯(澳),肖澤萍,徐一峰.精神障礙的處理[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