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雯
從女性話語的角度解讀電視劇《杜拉拉升職記》
□唐 雯
英國女性主義研究者詹妮弗·柯茨通過研究女性朋友之間的談話向人們展示了女性朋友們在探索自身、世界和世界中自我位置的交談中建立了友誼,并且能夠自我反省。本文擬借這一觀點對電視劇《杜拉拉升職記》中的女性交談話語特征進行分析和解剖。
杜拉拉升職記 女性交談 建立友誼
女權主義研究者認為女性交談的特征是女性在社會中地位的反映,它揭露了現有權力結構的諸多不合理之處。
而在以詹妮弗·柯茨為代表的女性主義者從女性交談的話語角度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大量的女性交談的錄音資料得出女性在與朋友交談時使用的語言策略,目的在于實現女性間的友誼,并維持道德觀念和平等關系的互惠。
在本文中,作者將這五種策略運用在電視劇《杜拉拉升職記》中進行研究。《杜》打破女人只可是小鳥依人、在家相夫教子的角色的傳統觀念,給女性朋友們樹立了具有審美現代性的理念。所以電視劇必然會從女性語言與非語言的角度來揭示這一主題。
策略一:講述故事
在詹妮弗·柯茨的理論中,所謂的講述故事,即女性朋友們通過交流彼此的故事,一起分享對個人身份,“自我”的構建與再構建,不僅滿足了女性朋友接觸彼此生活的需要,也有助于把自身經歷置于一個詮釋的框架中。
在《杜拉拉升職記》中,女性遇到的問題都是通過她們之間的交談揭示出來的。例如:夏:“拉拉,快,快來吃飯。怎么啦?一臉舊社會的表情,出什么事啦?”
杜:“還能出什么事啊!還不是那個胡阿發。今天我去那昆山巡廠,就我們兩個人,坐在車里本來好好的,結果他突然把腳伸過來,蹭我的腿,趴在我的腿上一樣,緊接著,他用手捏我的手,惡心死了!”
夏:“怎么那么不要臉啊!”
杜:“不要臉的還在后頭呢!你知道嗎?你知道他跟我說什么嗎?你回去好好考慮考慮!”
夏:“考慮什么呀?”
杜:“還能考慮什么啊!他要潛規則我。”
這段交談是由女性在職場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展開的,在彼此的交流過程中,進一步拉近了她們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友誼的發展。我們還可看到,女性的故事強調人物和地點,這樣容易使我們立足于日常生活,思考自身的日常經歷。
策略二:限制手段
在詹妮弗·柯茨的這一理論中,限制手段的言語特征是使用模糊限制語和模糊限制行為,如“一些”、“我覺得”、“你知道嗎”等。它的功能在于可以表達各種疑慮和信任,達到與朋友保持平等關系,建立親密的關系。如:
海:“拉拉,你一個人啊?”
杜:“我本來想找黛西來的,但是她有事,我就自己過來了。”
海:“黛西啊,她怎么看都不像吃員工食堂的人,你看她那個包包,絕對不是假貨,要好幾萬塊呢!”
杜:“什么?好幾萬,那么貴啊。”
海:“是啊,我也一直沒想通,你說她長得那么漂亮,行頭又那么好,怎么會來當一個助理呢,想不通。”
杜:“她沒準就是那種,不為賺錢才上班的人唄。”
這段交談中,為了避免一老一新的討論會產生彼此之間的距離,海倫明智地選用了模糊話語,以達到在談話中,各自都能言其所想而又不阻礙他人發表個人的觀點。在這里,海倫與拉拉的距離拉近了,在彼此心中有了一些共同的秘密。
策略三: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的語言特征就是用問句和疑問句的形式把發言者引入交談,使交談繼續進行。尤其在討論爭論性的話題時,我們用問句引入不同的觀點,從而避免公開與他人產生分歧,通過這種方式,建立共同話語權的模式。請看下面的例子:
海:“您好,請問怎么稱呼啊?”
杜“您好您好,我叫杜拉拉,是來應聘市場助理的。”
海:“哦,請稍等一下,要不要喝水呀?”
杜:“不用啦不用啦,謝謝,我就在兒這等著就行。”
海:“好,您是薇薇安的朋友嗎?”
杜:“不是,剛剛在這兒遇到的。”
在這段交談中出現的三個問句,在詹妮弗·柯茨的理論中,被分為以下幾個功能:1.獲取信息的功能,2.維持交談的功能,3.引發新話題,鼓勵他人敘述的功能。
這些問句,表征了女性在交談中的目的性很明確,即拉近距離和維持談話,也揭示了她們圓熟的交際技巧。
策略四:重復
重復是女性朋友交談的基本特征,它存在的作用是標志著女性朋友間團結一致,表達交談中發言者的積極參與。如下:
杜:“我沒事。你們先走吧。”
夏:“你,你。”
杜:“你們走吧,我真沒事兒。”
夏:“我知道,你現在特別不想看到我,但是我真的,不放心你一個人。”
杜:“我沒有,我沒有不想見到你,我,我,也沒怪你呀。這感情的事情,哪里有誰對誰錯啊,你一直把我當成親妹妹一樣,你肯定不會故意瞞著我,故意騙我。我知道,我知道的。”
夏:“當然了,我當然不想騙你,只是,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說,拖來拖去,就弄到現在這個樣子,是我沒用。”
在詹妮弗·柯茨看來,通常被人們視為瑣碎的閑聊、擺龍門陣講故事,甚至是令人厭煩地搬弄是非的這種女性交談對于人類生存和成功交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重復可以維持交談的連貫,而連貫恰恰使友誼得以維持下去。
策略五:合作話語權
相對于男性,女性朋友在交談中更樂于使用合作話語權,這種功能的使用在詹妮弗·柯茨看來恰恰是力量的表現,這是源于女性對交談中敏感的人際關系的關照。如:
海:“這位是杜拉拉,這是黛西。”
黛:“沒想到我們兩個是同事啊!”
海:“你們兩個認識啊?”
黛:“不是,我們只是見過一面,不好意思,上次誤會你了。”
杜:“不不不,昨天我也不好,我沒跟你說清楚,那我們重新認識一下吧,我叫杜拉拉,以后叫我拉拉就好了。”
黛:“呵呵,我叫黛西,你好!”
在語料的最后,三個女性一起笑,這體現了女性朋友也用回應、重復、玩笑和逗趣等其他策略,維護她們共有的交談空間,維持彼此的聯系,它強調了合作話語權的是建立友誼的有力方式。
詹妮弗·柯茨從新的角度來解讀了女性交談的特征,她通過研究女性朋友們之間的談話向人們展示了她們運用語言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她們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彼此之間的友誼,同時作為弱勢群體,女性朋友不得不為人際交往的需求培養一種更為特殊的敏感性,以預見強勢群體——男性的需求和欲望,為女性朋友爭取更多平等、獨立和自主權。
本文通過對《杜拉拉升職記》中女性話語的解讀,盡管這一解讀語料與詹妮弗·柯茨從現實生活中女性談話錄音的語料相比,有一定的差別,但這正說明她理論的普遍適用性和合理性。
[1][英]詹妮弗·柯茨著,吳松江譯.女士交談:建構女性友誼的話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
[2]邱云華主編.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藝術學系 2010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