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林
從音準問題說小提琴演奏
□周曉林
音準是一切器樂演奏成功的前提。與其他樂器不同的是,小提琴的音準問題是由它的自身結構特點決定的。而鋼琴、手風琴、吉它及其帶有品位的樂器,音高是由制造者測定的,演奏時只要手指到位即可。小提琴則是四條弦固定在光滑的指板上,它的音準是由演奏者在演奏時現行控制,如果掌握不好則直接影響音樂表現的效果。
音準問題涉及到許多方面,如:手形、換弦、換把等,還有視唱練耳、音樂知識、音樂修養,以及演奏時的心理因素和自身音樂素質等等。這些方面都會影響到演奏小提琴時的音準。
初學者,—般對于左手提琴的要領難于掌握,持琴時往往不能保持自然的手形,在肩、大臂、小臂、手、手指等其中的某一部分容易處于僵硬狀態,使左手在運指過程中緊張,手指運指的起落動作笨拙,四個手指找不到合適的位置、重心,手指要么不恰當地亂伸,要么縮著,很難適度。這種狀態看上去不舒服,也不自然。在這種僵硬的、緊張的狀態下,無法保證左手手指起落的準確性,音準也就無法保證。
針對這種情況,演奏者要有意識地去尋找放松的、自然的,能夠達到適合左手指運指的最佳狀態。例如在右手的幫助下挾好琴,左手手臂離開琴頸,將手握成拳頭,然后自然地放松開,手中可握上雞蛋大小狀就行了,這時的手形基本上就是我們需要的持琴手形了。還有一種毛病是左手持琴時大拇指處于僵硬狀態,這種毛病對正確手形的建立和以后換弦、換指、換把及快速運指都很不利,用上述方法克服這種毛病也很有幫助。
在演奏中,要經常不斷地注意調整自己的左手、左手臂,使其放松,形成左手的正確手形,運用舵式動作掌握正確的手指起落動作,使手指富有自然的彈性及把握好1—4指的四度位置,逐步了解掌握要領,漸漸地訓練出較好的手形,為演奏時獲得良好的音準打下較好的基礎。
換把時,由于心中沒有數,害怕到不了準確的位置,便盲目地從—個把位“跳”到另—個把位,其結果是換把不正確,音準沒有保證。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心理放松,先把存在的問題找出來,分析一下是換把的動作有問題還是其他什么別的因素。要解決好存在的問題,就需要分步驟進行科學的訓練。方法有三:一是用眼睛觀察、確定位置;二是用手移動的距離去把握正確的把位;三是用耳朵去聽,去檢驗所要換的音是否準確。當然,這一系列動作都是在瞬間完成的,—定要做得好,做得準確并不留任何痕跡。
利用二十四個大小調音階練習對提高學習小提琴演奏的音準是非常有益的。
通過不同調性音階的訓練,掌握各調音階中導音和主音的關系及導音的傾向性,這很重要。不同調的導音的位置也不同,但導音具有強烈的傾向性這一點是共同的。導音的音高處理得恰到好處,可以構成非常和諧的各調音階排列,聽上去使人感覺到所奏的音階調性明確,音與音的音程關系明確,那么,音階就演奏得比較準確了。
音準的訓練方法很多,如進行齊奏、重奏和合奏訓練等,要自信,要動腦筋想辦法,多方面訓練,逐步穩定地提高音準能力。
視唱練耳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然而,對于學習小提琴演奏來說,是不夠的。視唱練耳中的訓練和小提琴演奏中的音準情況有所不同。—是發音體不同引起的差別,二是在視唱練耳中可能已經做得很好了,但不能調好小提琴的五度琴弦。小提琴需更準確的音,要經常將視唱的音、練耳的音與小提琴演奏的音進行比較、判斷,強化音準意識。當你演奏樂曲或練習曲時,第一樂句、第—個音已從心中唱出,音的位置也已在心中定位,也就是說心中有數。這對把握音準學習音樂非常有益,要努力培養和挖掘這種預先音準能力的訓練。當你內心已有音高音調后,演奏時發出的音高音調與自己內心的音高音調才能相吻合。這里強調的是要使預先音響與實際音響相比較。如出現不準的音演奏者會難以忍受,左手就應靈敏地作出調整動作。揉弦是一種調整方法,調整動作的快慢、適當,直接影響音的質量,同時也涉及到手的技巧問題了。
小提琴演奏中音準問題是非常復雜的問題,實際掌握起來也十分困難,涉及的因素很多。我們在演奏或者教學輔導中,要不斷強調預先音調意識和聽覺的敏銳性,音準問題就會有很大改觀了。
一切難題,都有一個既難又易的辯證關系,苦盡甘來,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
責任編輯 李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