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鑒 助 工(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現代產品的批量標準化生產和大量消費是當今工業設計發展的推動力。市場競爭和批量標準化生產催生了工業設計的誕生。工業設計既不屬于工程方面設計遇不屬于美術設計,它包括藝術和科學,綜合了技術、藝術、人文和環境等諸多要素,使產品在外觀、結構、和性能得到統一,在滿足功能的同時也兼顧了人的審美要求。隨著科學的進步和各種文化思想的涌現促使著設計的不斷發展。每一種設計風格和思潮出現都需要適合社會的發展。工業設計作為一門學科體系,離不開理論的支撐,技術美學在這種需求的態勢下應運而生。技術美是技術活動和產品所表現的審美價值,一種綜合性的美。從它的組成上看,既有功能美也要有藝術美的因素。其產品的造物結構、形式與功能的關系等等都是技術美學本體論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人性化技術和現實環境問題的研究逐漸成為美學研究的重點。技術美成為了人性化的尺度,同時人性化也成為了設計的原則之一,已經成為當今設計的主流。人性化和技術美在設計中無論何時都是緊密相連的。
技術美學是商品經濟和現代生產方式發展的產物,是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產物,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人性化設計是指在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的同時,加入精神與情感需求的設計。它包含了產品設計的社會性與安全性的要求,并在設計中注重產品的進一步擴展和深化。“人性化設計”作為當今設計的主流,體現了后工業時代特色,是工業文明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功能和結構的不斷發展,為方便人們使用提高效率成為當今設計的任務之一。
在當今的工業設計領域里,蘋果公司的產品設計無疑是最成功的,在他們沒有充分認識到設計所帶來的重要性時蘋果公司卻是一個快要倒閉的公司。當喬布斯重新擔任蘋果公司的CEO并聘請喬納森?伊夫為整個蘋果公司的設計部門主管時,蘋果產品精彩絕倫的設計就因為這一對黃金搭檔的合作變得讓人期待。強勢的老板再加上有著堅定不移的設計取向和完美創造力的設計師,甚至設計師的設計能夠超越老板的的愿景,因此蘋果的產品每一款都是經典和完美。蘋果產品在市場之所以成功離不開他們對新工藝、新材料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們通過不斷的嘗試新工藝、新材料并突破傳統的色彩觀念融入創新功能以簡約的造型方式體現出蘋果產品自己的人性化設計和技術美學風格。下面就從三個方面來分析蘋果成功的因素。
蘋果公司設計主管喬納森?伊夫曾說過:“不要想在產品中塞進太多東西,專注于重要的事物上,只做人們真正關切的事物,否則產品會因為太過復雜而宣告死亡,保持簡單是很困難的事情。”從上面的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蘋果的設計原則就是以簡潔的外觀、好用的功能為宗旨。蘋果的造型方式就是簡約設計,比如正四邊形,比例控制良好的矩形,在此基礎上引入圓角。而這是大部分人對蘋果產品風格的大致印象,實際上蘋果一直在變,從 1998年以來,蘋果產品上可以看出這些圓角和曲線的進化歷程。從以大大小小的完美圓弧和彩色半透明風良好結合的浪漫主義時期代表產品iMac G3以及iBook G3 (Clamshell) 直到后來的Power Mac G4 ,從一開始到后來相對穩定的后浪漫主義時期,我們可以看到大的圓弧開始慢慢收縮,產品的外觀開始慢慢趨向理性。2001年1月發布的PowerBook G4這個在材質上有著鈦合金版的,外型上和PowerBook G3相比大大簡化的產品,正式標志著蘋果的產品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那就是“理性主義”。設計者將多余設計的曲面統統去掉,用最簡潔的直線和平面來重新設計。PowerBook G4也為蘋果今后的產品線以及為蘋果的產品定下了簡潔硬朗的基調,就是簡潔平面和小圓弧的過度。
眾所周知,產品的形式美是由造型,色彩,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而成的。但在眾多的因素中,色彩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能最先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并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色彩能使人產生聯想和感情,在產品設計中,合理利用色彩的感情規律,可以更好地表達設計主題,喚起人們的情感,引起人們對該產品的興趣,最終影響人們的選擇。在設計界,有個著名的色彩拯救企業的例子那就是蘋果公司。從色彩設計上看蘋果IMAC豐富的色彩使它從千篇一律的電腦中脫穎而出。在它的設計中,造型與色彩相得益彰,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情色彩,改變了人對電子產品舊觀念。原來電腦等高科技產品也可以是彩色的,可以是五彩斑斕的。在現代設計的色彩運用中,融入了設計師和消費者個人的情感、喜好和觀念。當然在iMac的時代,繽紛的色彩無疑是給看慣了黑、白、灰的消費者帶來了一場視覺的盛宴,人性化的設計使他們對產品有了更多的興趣和選擇權。隨著時代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消費心理的不斷改變,使蘋果在最近幾代的產品色彩上又有的新的變化。為了迎合人們對高科技產品的推崇,蘋果產品的色彩又回歸到了經典的黑、白、灰的色彩,但是與過去現代主義設計中的黑、白、灰的方式有所不同。新的產品通過亞克力、金屬鋁這兩種不同材質的運用來體現產品的色彩關系。(例如: PowerBook G4 現款iMac、Macbook Pro、Magic Mouse)。
除了以上兩個重要因素之外,材質的選擇也是產品不可或缺的要素,但與前兩個因素不同的是,產品材質的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源于人們對它的觸覺,這種觸覺和視覺的互相融合,讓人們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產生各種各樣情感體驗。木材讓人聯想起溫馨而布料讓人聯想起舒適,金屬則會令人產生浪漫而玻璃則會令人產生典雅的感覺。這或許就是材料給人們帶來的神奇表現。在產品中運用將這樣的材質,往往會使產品或多或少的帶上情感傾向。在工業設計界,蘋果公司不僅在造型方式和色彩設計上是領導者的位子,在新產品的新工藝和新材料上也是業界的領導者。正如iMac的暢銷一方面歸功于色彩設計,但是其在材質方面的運用也是功不可沒的,而且現在透明的材質早已成為iMac電腦的標志。進入21世紀的今天使用透明亞克力材質的時代已經過去,透明亞克力技術的大眾化趨勢已經體現不出蘋果公司在材料運用上的領導地位。蘋果公司把新材料的開發目標放在了金屬材料上,2001年,蘋果推出第一臺鈦合金制作的電腦——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她的誕生標志著iMac之前那種更趨于新奇異常的設計語言的終結。由于鈦合金材料太昂貴,蘋果公司并沒有把重心放在鈦合金材料上,他們把目光放在了又輕又可回收的金屬鋁的研發上。鋁材料的特性主要體現在可機加工性、可成形性、可鍛性、非鐵磁性、無毒性這些特性無疑對于有前衛的設計能力敢于創新的蘋果公司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契機。
綜上所述, 技術美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以人為本”。工業設計的目的是為人們提供合理的產品與服務,技術美學對“人性化”設計的研究,是為了產品能夠符合人們的需要,尤其是人們的審美需要。在文化整合過程中技術美學把生態的因素和社會倫理的審美文化加入到了工業設計的過程中,在自覺追求技術美的過程中逐步領會到社會的進步,通過提高生活情趣引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如果說當今人類社會生活和科技的發展為數字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那么人性化設計則是為這種條件進行升華與詮釋。在琳瑯滿目的產品中以人性化設計、時尚科技為主的產品總是脫穎而出。人性化設計不僅包括功能方面的,還包括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一件獲得成功的電子產品是要符合多方面的要求,因此技術美是功能和形式的統一,沒有哪個是哪個主導的問題,功能和形式的和諧一體才是技術美最為本質的特性。
[1]徐恒醇主編.《實用技術美學——產品審美設計》[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版.
[2]鄭應杰《工業品設計美學》[M].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版.
[3]何曉佑、謝云峰編著《人性化設計》南京 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
[4]《蘋果電腦IMac的案例分析》 姜霖 2001年.
[5]《喬布斯證明產品設計可以創造奇跡》 2003年.
[6]朱介英 《色彩學-色彩設計與配色》 中國青年出版社.
[7]邱志濤《現代設計與技術美學的思考》[J] 株洲工學院學報,2002
[8]范玉剛《技術美學的哲學闡釋》[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