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瑤 褚鴻儒 (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海南海口 570000)
埃爾.格列柯(1541-1614)有西班牙畫圣之譽,是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埃爾.格列格”意思是“希臘人”,因為格列柯出生于希臘的克里特島,他的原名為多梅尼科.狄奧托普洛斯。他定居西班牙托萊多城38年,直到逝世,他藝術創作的輝煌階段是在西班牙渡過的,因此,畫史將他歸為西班牙畫家之列。
丹納在《藝術哲學》中這樣寫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質面貌都取決于種族、環境、時代三大因素”。藝術家的個性特征與時代、民族等社會歷史條件相統一而形成藝術風格,藝術風格是使形式與內容以特定的方式統一起來的一種力量。主觀來看,藝術家的生活經驗、審美趣味、文化教養、藝術修養對自己藝術風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影響;客觀來看,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風尚、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傾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對傳統的態度也會對藝術家個性的形成起作用。
美術方面,16世紀的歐洲是個承前啟后的階段,文藝復興的風潮在這個時期漸漸衰退,藝術家們面臨如何抉擇自己的藝術道路,因此掀起了一股反對意大利風格主義的浪潮,這種反抗,在意大利有卡拉瓦喬,在荷蘭有倫勃朗,在弗蘭德斯有魯本斯,在西班牙有格列柯等。在這種風格探索中,格列柯把自己獨特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他們一方面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傳統;另一方面在表現藝術思想、審美觀念、作品內容與形式等方面又有所突破,從而造就了17世紀繪畫的復雜性、多元性以及異常繁榮性。
格列柯公元1541年出生于希臘克里特島,家庭屬于希臘傳統東正教中等資產階級,他的出身是他一生著迷宗教畫的最根本原因。《拉奧孔》在我看來便是格列柯作為一個虔誠的教徒希望自己死后能升上天空與上帝同在的象征,這幅畫有種鄉愁的味道夾雜其中,似乎感覺畫家晚年有意歸根希臘文化。格列柯年輕時,克里特島受威尼斯統轄,格列柯的哥哥經常為他買一些復制版畫,這些復制版畫讓這位未來的大畫家能夠同時獲得希臘、拜占庭和意大利不同文化的熏陶。在1567年格列柯去威尼斯之前主要學習圣像畫,受后拜占庭風格影響。作品有《三王朝圣》《圣母睡眠中升天》《圣路加畫圣母像》《耶穌在果菜園祈禱》《耶穌為門徒洗腳》等。格列柯處于文藝復興盛世之后的時代,這一點注定他接受的拜占庭風格已經不是原來那樣的呆板,所以他畫的生動感人也不為過。在威尼斯,格列柯受提香和丁托萊托的影響,雖然這個時期他的繪畫風格仍以拜占庭風格為主,但明顯受到威尼斯的華麗色彩和造型的影響。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有《三折式祭壇畫》《最后的晚餐》等。在離開威尼斯到羅馬前,格列柯見到柯勒喬的畫,他對柯勒喬的作品給予很高的評價,他晚期作品中飛翔的小天使就受到柯勒喬的影響。離開威尼斯后格列柯來到了羅馬,在羅馬的六年時間是格列柯將威尼斯所學完全消化吸收的時期,風格愈加成熟。
離開意大利,格列柯來到了他的第二個故鄉,西班牙的托雷多。在托雷多一呆就是四十年,正如格列柯的好友詩人霍爾坦修.帕魯維西諾修士所說:“克里特島給格列柯生命和畫筆,托雷多這個第二個故鄉使他永生。”在托雷多格列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綜觀西方美術史,大批藝術家的作品都是圍繞著基督教,試想如果沒有宗教,那么整個西方藝術我們從何說起,那些宣傳基督教的“圣經”故事的繪畫也不會誕生。格列柯一生都在創作宗教題材的作品,也許因為他出生于傳統東正教家庭,所以能用一顆更加虔誠的心靈去表達上帝使帶有原罪的大眾擺脫原罪進入理想中天堂的愿望與感激。格列柯生活的年代雖然是文藝復興這個強調人性回歸的年代,但基督教本身倡導對人的關愛,所以與文藝復興并不沖突。
16世紀是動蕩、懷疑、探索、多種文明并存的時代。馬丁.路德在1517年展開聲勢浩大的宗教改革運動,西班牙也經歷了一場與伊斯蘭教摩爾人的漫長斗爭,這也加強了西班牙對天主教會的忠誠。了解了這樣的時代背景,在欣賞格列柯的繪畫作品時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他為何將畫面處理的錯綜復雜、動蕩不安,大部分人物的頭部微微揚起,眼睛清澈明亮充滿希望,畫中人的動勢都具有向上升騰的感覺,仿佛等待著上帝的召喚。這與哥特式教堂通過尖頂表達人們想與上帝接近的愿望不謀而合。格列柯的作品中形式與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完美結合在一起,他所要表達的精神意圖充斥于畫面的每一筆顏色。這是格列柯對時代的理解,也是格列柯作為基督徒將心中的愛用作品表達出來的一種方式。
格列柯的繪畫風格是在托雷多形成的,那么讓我們看看他在托雷多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格列柯來到西班牙發展,但他在馬德里并沒有受到國王費利佩二世的熱情款待,這使格列柯憤然離開,隨即去了托雷多。中世紀的托雷多,是一座擁有20萬人的城市,既是西班牙的首都,也是歐洲重要的政治、文化、商業和手工業中心之一,1561年費利佩二世遷都馬德里,托雷多從此失去了往日的繁華,但它依然是古老的西班牙的神秘和騎士制度的圣地,宗教、文學、藝術等各方面活動還是很活躍,擁有畫家創作的理想環境。格列柯先到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在那里受到冷落后于1577年來到托雷多,在托雷多的幾十年間得到了當地沒落貴族的喜愛。
我們再來看格列柯的風景畫《托雷多風景》,這幅畫被很多人認為是美術史上最出色的風景畫之一,他在創作這幅作品的時候,風景畫作為獨立畫種在歐洲剛剛出現。這幅畫刻畫了曾是西班牙舊都的城市的凄涼沒落的晚景,層層烏云壓著的天空,怪異陰郁如夢幻中的景象,天空中透露出幾道光分撒在扭曲不安的建筑、土坡和樹木草地上,分不清是白天還是夜晚。畫中的托雷多城和現實有一定的差別,格列柯帶著強烈的主觀情緒描繪了一幅托雷多的“精神肖像”。在《拉奧孔》中,托雷多的風景被當做背景使用,同樣陰郁不安。這凄涼沒落,躁動不安的感覺似乎也是格列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描繪。
格列柯在落寞的托雷多城過著不問世事的生活,他終日呆在貴族為他提供的別墅,在沒有陽光的屋子里作畫,只為了把心中的光描繪在畫面上。正是這種環境使格列柯的心靈得到了凈化也是他的心靈更加自由,激發了他潛在的神秘主義氣質,因此,他的作品受到西班牙上層社會的喜愛。
綜上所述,格列柯極具個性的繪畫語言的形成在我看來除了他自己的藝術、文化修養以外,少不了這個時代,以及這個時代的宗教和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了解了這些我們便可以更好的向這位大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