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如意 (浙江財經學院藝術學院 浙江杭州 310018)
假設明日的世界將變得更加高齡,我們該如何設計產品以尋求適用于特定生活方式和年齡層的睿智方案。
人口統計數據顯示,發明與科技的進步更需要關注一個事實,到了2030年,40-60年齡段的人將成為相對多數的存在。這些絕大部分的人要么可能堅持拼搏事業,要么可能躺在醫院乏人照顧,當然即使適時退休在家也不可能有日本ZMP公司制造的服務機器人照料在旁。在這個日漸衰老的高齡者的社會里,我們所要思考的是,社會現象下浮現的改變,如何要求且驅使人們對設計發展出全新的理解。
人的預期壽命每年平均增加三個月,預計,202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2.48億,老齡化水平為17.17%,高齡者的市場正在持續增長。作為提倡無障礙環境的日本先于西方很多國家開始實現設計便利生活的目標,堅持讓所有人都能受益于低障礙的環境,尤其是老年人,采用易用、有效、便于高齡者使用的簡單產品,或者說是老人用品,進一步克服老齡化帶來的挑戰。
假設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花費昂貴的費用請保姆照料在家,那么未來的制勝關鍵就不在于勞動力的充足與否,或是家電設備的智能化,而是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便利、易用和親切的產品。
未來的高齡者絕不會是虛弱無力的老人,他們對于產品的要求也不再是請求他人幫忙的結果,六十歲以上的人能使用的觸摸屏在哪里?裝有急救措施的血壓計又在何處?甚至為何旋轉藥瓶的瓶蓋都需要花費精力?這些產品不會再隱藏在藥店或是家用醫療用品店里,人們可以在街角的商店或網絡上隨處所見。2046年的銀發族,將要求家庭產品具備功能兼具美感,符合人體工學的出色外形,順暢高效的交互界面。新時代的老年人擁有一定的購買力和特殊的消費需求,步入老年更是樂趣十足,五十歲以上的年齡段同樣購買了百分之五十的臉部保養品、百分之八十的高檔旅行。針對老年人的設計市場前景甚廣,舒適易用將是讓老年人產品得以迅速進入日常生活的關鍵。
信息時代的特征之一是各種各樣的基于軟件的產品充斥于我們的生活當中,或是鬧鈴功能的家庭管理終端,或是看得到對方的可視電話,或是電腦上網,又或是遙控頻道的電視機,數碼相機,甚至是提款機等。這種狀況導致很多沒有接受過專門培訓的人也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交互性電子設備。所以一款產品,尤其是數字化產品這種含有科技元素的產品,其易用性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們的交互方式與操作難度,這種“易用性”就是“好用性”與否就是屬于“可用性”(usability)的研究范圍。
基于可用性的原則就是從人的角度看產品系統是否易用、高效、令人滿意。可以從五個方面去理解,包括:①有效性;②效率;③吸引力;④容錯;⑤易學。這五個方面集中反映了用戶對產品的需求,其關鍵在于讓生活更加的簡便,易于以最自然舒適的方式使用產品。這其中包括特定時間內用戶與界面的交互頻率、用戶對于產品及界面使用時的易學性,用戶使用完產品之后的滿意程度。在涉及到交互的產品的設計初始階段,就應該基于可用性的原則進行。市場總是為那些向用戶提供價值,讓用戶滿意的好產品而準備的。一個可用性產品的設計過程,從了解誰將會使用產品,使用目標是什么,以及需要怎樣的使用過程,這些始終都需要圍繞著產品的可用性進行設計和開發。
現代生活水平正在以一個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生活更好了,但是同樣的,工作的壓力,人口的增長,以及人口的老齡化從宏觀與微觀意義上都增加了整個社會的各種問題,而對于人類來說,健康問題就是在這種高強度工作以及環境等問題引發的更普遍的問題,造成了人的亞健康與各種慢性病滋生,所以,在當今社會,醫療產品越來越小型化,漸漸走入家庭,到每個人的手中,尤其是一些監測類的產品,可以由患者病人在家里自己操作,而在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超過65歲的人群,也就是老年人,而且據統計:當中又有80%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將近八成至少有一種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或者抑郁癥。
面對老年用戶數量的增長,那些需要老年人在家里自己操作的醫療產品,其數字化的結果并未如想象中的那樣,能給使用者帶來很好的操作體驗或者設計者當初考慮的方式去引導消費者的使用方式。適用于家庭的醫療產品開始更加注重滿足情感化的需求,尊重人們的心理感受和使用體驗,以達到符合老年用戶的特殊需要,由此,基于可用性的設計對于老年人家庭醫療產品的研發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開發針對特殊人群,尤其是老年人使用的家庭醫療產品需要在之前進行一定的市場分析,去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情感特點,甚至為老年人設計的這些產品,有許多可向殘疾人銷售,具備通用性的設計特點。設計師需要考慮到非常具體的設計要求,要進行一些調查問卷,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會有利于設計方案的針對性以及深化和擴展。
再者,針對性很重要。要了解老年人有什么樣的特別的需求,他們有哪些特別的問題需要關注和解決。比如,我們所設計的家庭醫療產品能夠提供與其他已有產品不一樣的新功能,和其他的醫療產品相比提供的功能有什么具體有用的區別,然后能夠解決老年人什么樣的醫療要求,具體采用怎樣的結構、造型元素、色彩特征、大小尺寸等。
此外,特別需要注重用戶體驗。在強調交互過程的易用性、易學性的同時,需要體現產品的親切感、舒適性和安全性,在設計上用“情”貫穿始終,滿足老年人渴望交流和關注的心理,更能體現對老年人的關懷。
針對老年人的家庭醫療產品(Medical and Health Care Products)指的是能夠在家庭使用的醫療保健產品,它應該具有一定的醫療或保健的功能,包括診斷、檢查、治療與保健的功能范圍。其設計必須建立在可用性的基礎上,以用戶為中心,讓產品去關懷用戶、親近用戶、體貼用戶,滿足使用者的需要。基于可用性的家庭醫療產品的設計,就是以深入分析研究老年這個群體用戶為核心,然后為他們設計出他們真正需要的親切、易學、易用、有效的交互家庭醫療產品。
1) 減少“認知摩擦”
家庭醫療產品屬于老年人日常使用的設備,其適合使用的特點應該是不需要經過一定的、專門的培訓,應該盡量做到所有的操作界面看了就會用,或者配以簡單使用說明就能用。而不需要經過復雜的學習和積累經驗,從而令人產生畏難感,在這里稱之為“認知摩擦”。它是當人的智力遭遇隨問題變化而變化的復雜系統規則時遇到的阻力。具有軟件交互的認知摩擦度就很高。而現在的家庭醫療產品的數字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所以可用性的設計原則顯得尤其重要。
而實現這條設計特點要求的基礎,就是其外形的簡潔以及操作界面的親切感。越簡單的東西越能讓人理解,而不用花費心力去學習如何操作,并且用起來也十分方便。
2) 簡潔性
家庭醫療產品的外觀及界面設計應以簡潔性為原則,讓產品的形式在具備應有功能的前提下,簡化操作步驟,使交互過程清晰明了。簡化設計也是減少和避免誤操作的最有效的途徑。家庭醫療產品的出現,充當了醫生的角色,老年人不僅需要操作產品進行自我治療,還要在某些時刻做出及時的判斷,因此復雜的操作會給使用者的操作上造成不便,甚至影響產品功能的發揮。
3)功能實用
家庭醫療產品也需要注重其實用性,尤其在老年人產品的設計中,因為老年人本身不會在意產品的裝飾,他們更響東西能有用,實用。所以更需重點研究產品的實用性,除了滿足日常診斷檢查的功能之外,能夠兼具其他生活護理輔助功能。并且將多功能化、復雜化的產品進行整合,針對特定的使用需求進行設計,而不是盲目增加產品不必要的功能。
4)操作便捷
由于老年人生理機能的下降,他們在操作數字產品時,往往會對按鍵的功能和操作順序的記憶產生困難,從而在使用中遇到障礙。作為老年人日常的醫療護理產品,其數字化更應帶來硬件的操作和界面的交互設計過程的簡單和便捷,而不是更加復雜的操作方法,需要一本很厚的說明書的產品一般用戶是難以接受的,更何況來年人。在設計時考慮產品的快速操作的便捷性也更加符合老年人醫療產品的特點,尤其在突發狀況下的特殊使用需求。
5)交互界面的易辨性
老年人的感知能力和四肢的靈活程度逐漸衰退,針對老年人使用的產品,其設計需要著重從人體工學的角度,注意產品的尺度標準。在人機交互界面的設計時,對產品功能說明、操作示意等的描述圖案、文字都需要根據老年人生理上的辨識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特點來進行設計,以保證老年人能夠更加輕松、準確、高效地使用產品,增加數字產品的交互順暢度和親切感。
6)安全舒適
老年人在選購產品的時候特別關注產品使用時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老年人要求的是產品的安全和不易出錯,除了要提高產品使用的安全度與舒適度,還要考慮采用一些相對綠色、環保材料,來滿足老年人對產品的本身安全性要求。
生活水平進步,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家庭醫療產品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家庭中,對此類產品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也對老年人家庭數字醫療產品的本身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可用性設計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1]奧利佛?赫維格.通用設計.龍溪圖書.2010.1.
[2][美]Alan Cooper.交互設計之路——讓高科技產品回歸人性.Chris Ding等譯.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3.